被流放後我慫恿上司造反了 第110節(1 / 2)

扯皮了兩天,別家得出什么結果他沒管,他只知道,他們齊家的機會來了。

他們一直都是商賈出身,雖號稱世家,但誰還不知道誰啊。如果沒有刑長風等人的造反,他們估計也就這樣了。但如今眼看著屬於他們的時機來了,更換門庭指日可待,還不出手更待何時?

都說商人膽子大,是這樣沒錯。

********

這一天的伊春軍屯,整個氣氛因為城主府對整個軍屯成員全方位覆蓋的封賞而熱烈著。只一人除外,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刑星月。

蔣明抱著哭泣的女兒,無奈地問道,「小祖宗,你又咋的了?」剛才還好好的,怎么一樣子臉就陰下來了?而且今兒個大家都高興,她為什么就不能和大家一樣呢?

刑星月不高興地扭過頭去,成為城主大人的妹妹,她當然高興。但一想到姚春暖那女人,竟然成為了新伊春的功曹,她就不爽。更別提,姚春暖那女人還找了一個身材精壯的俊小伙子,也不成親,就那么處著。上次見了,那女人面若桃花的,顯然日子過得比她還滋潤!一個罪臣之婦,她憑什么過得比她還好啊?

刑星月忍不住心中的酸意,抱怨道,「你說大哥他怎么那么糊塗,竟然讓姚春暖一個女的擔任功曹之職呢?」功曹,那是多么重要的職位啊!姚春暖那女人得了,真真是大權在握。

蔣明無語,他知道她這是又酸上了。他覺得她這真的沒必要。她過她的日子,人家過人家的日子,人家又沒礙著你啥的。

娶了刑星月之後,他就時常在感嘆,他就沒見過這么不聰明的女人,對於強者,就算不能交好,但不要去得罪,這應該做得到吧?

說句不好的話,你哥能當上城主大人,也有人家的一份功勞在里面,人家憑功勞晉位,別的人像吳總管啊於長史他們都沒意見呢,你倒是意見挺大的,毛病吧。

「你哥這么做,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行了,你身體弱,安心伺候相公就好,就別費神操心這些事了。」說著,蔣明還摸了摸她的臉。

她啊,真是沒自知之明,城主大人對她這個妹妹的情誼只剩下一丁點皮而已了,她還妄想插手他城主府的事啊?罷了罷了,早就知道她蠢了,娶刑星月這樣的蠢女人,好糊弄,就是挺費腰的。

這時,門外傳來岳母大人的動靜,她好像送東西來,給他們的那一份放下,拿起另一份就走。

刑星月一看她拿起另一份東西就來氣,不用想,這一定是給姚家送去的,「娘,你又去姚家!」

「我去看看。」

女兒家里這種氣氛,她不愛呆,她就覺得姚家氛圍好,時常溜達過去。就算姚春暖忙,見不著她,見見她那小閨女,再和姚母嘮嘮嗑也挺好。

刑母走了之後,刑星月又氣上了。

蔣明在一旁咬了咬牙,決定犧牲色相了。今天蠢妻子連受兩波沖擊,他不來一把大的,接下來幾天,受罪的人就多了。

*******

分發封賞的翌日,姚春暖來上值,剛踏進城主府,就停住了腳步,「你們是怎么回事?」

於宸、許翀等人身後一個個都跟著一個大塊頭。這配置,怎么和她有點像啊?

於宸幽怨地看了她身後的阿夏一眼,「還不是你的阿夏太饞人了。」近來阿夏屢立奇功,他們看著也眼饞啊。身邊有這樣的人保護著,可太有安全感了。

姚春暖無語,「於是你們就每人弄了一個大塊頭來保護自己?」在這五六萬大軍中,找出這么幾個大塊頭,恐怕也不容易。

「是啊。」甭管這些大塊頭手上功夫如何,挨打扛刀子效果應該不錯的,畢竟這么大的體積。

她都能想象,以後他們城主府的人出門談判,一上前,一溜煙的大塊頭跟著亮相,想想都刺激。

這些日子,吳總管負責統計目前新伊春的數十萬百姓、田地和還有的糧食。於宸還負責收編先前雷太守送人頭送來的一萬多士卒。忙碌了好些日子,他們總算將新地盤的諸事給理順了。幕府的成員們,升官後,都下地方了。

接下來他們新伊春要做的頭等民生大事,便是秋收。

軍事方面,他們進入緊急備戰狀態。城主大人帶著諸位將軍,在城主府另辟了一個軍機處,成天泡在那里,觀看輿圖,就著模擬沙盤,推演與朝廷平叛大軍的每一場戰役。但城主大人更多的目光是放在與新伊春接壤的大梁的各處城池。他沒有掩飾自己的野心,都反了,誰還和他客氣啊。

第146章

大封賞紅榜之後,城主府又貼出來一張大紅榜,不過是貼在另一面牆上了,這便是招賢榜。

招賢榜上寫著:今欲行大道,揚遠志,而人力不濟。今求賢若渴,特向四海張榜求士,不使野有遺漏。所有懷才不遇之士,皆可往之。這里唯才是舉,能者居之。彼有伯樂,以待千里駒,彼有梧桐,望鳳來儀。

這招賢榜針對的是朝廷舉孝廉之舉措。『唯才是舉,能者居之』這八個字,足以讓那些如許翀之流被壓制的人才趨之若鶩。

恐怕王朗自己都沒想到,第一個揭榜之人,竟然是顧賓。

一番交談之後,姚春暖對顧賓的印象不錯。只是,這顧賓,怎么看著有點眼熟?一問才知道,他來伊春月余了,是陪父親來找巴淵看病的。他父親得的是肝病,治療月余,病情已大好。

來這里月余啊,那他應該經歷了伊春的易主的整個過程,可以算是他們起事的見證者了。姚春暖暗忖,懂兵法,有理智,腦子清楚也有膽色,目光長遠,算是個難得的人才了。於是帶他去見了城主大人。一番問答之後,城主大人也肯定了他的才能,給了軍師將軍的封號,安排他輔佐蒙毅去了。

新伊春的大封賞以及招賢榜等一系列舉措,都被人有意無意地傳播出去了,反響還蠻大的。

一時間,無論是對普通老百姓還是人才,新伊春,都是一個充滿了吸引力的地方。

對老百姓而言,有地可中,輕徭薄稅,長官仁厚,加上居住的地方能看得起病,生命有所保障,這便是天堂一般的存在了。

對於有才之士而言,有功者賞,有過者罰,賞罰分明,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才是人才最需要的。再加上新做春招賢榜上表明了新伊春唯才是舉能者居之的用人標准,一時間,無數有識之士收拾行囊,打算北上。

******

砰!茶幾上的酒樽被掃盪在地。

三皇子渾身狼狽,站都站不起來,他抹了一把嘴角溢出的血,陰狠地看著太子,「你狠,夠狠!」關鍵是太子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不然他也不能上當。

太子此時也好不到哪去,他的身體本就差,加上這杯毒酒的摧殘,盡管他立即服下了解葯,但五臟六腑還是翻騰得厲害。

但是廢掉了老三,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的專屬太醫是極不建議他用這毒葯的,毒酒從身體過,最直接的後果之一,就是妨礙他的壽元。太子倒是無所謂,壽數這東西,本就是未知的,多幾年少幾年,誰又知道呢。

「老三,你別怪我心狠。你知道嗎?大梁已經經不起你的折騰了。」

「呵呵。」三皇子不屑,他喘著氣說道,「不知道!你怪本王應對不當?這關鍵的三四天你人在哪里?」

「我人在伊春,可惜,去晚了一步,沒來得及阻止刑長風起事……」太子絮絮叨叨地將自己的在伊春的心路歷程與三皇子和盤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