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後我慫恿上司造反了 第114節(1 / 2)

而姚春暖說這番話有些狼性,是寧願讓他們學著去欺負人,不對,是欺負外族,也不希望他們被欺負,或者等被欺負了才想著還手,這樣太被動了。

說這話的姚春暖也是有感而發,她記得之前看過一場拳擊比賽,就是這場比賽讓她情緒波動很大,感觸很深。

他們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名,號稱禮儀之邦。那場比賽,中國選手剛上場,裁判還沒喊開始,就被某島國選手卑鄙無恥地從背後偷襲了,中途對方還有好幾次犯規,比如抓眼睛這些,裁判就像是眼瞎一樣沒有制止。等我國選手止住了頹勢,反擊之後,快贏得比賽的時候,某島國在台下的教練竟然趁人不備出手偷襲!中途還跑上台攻擊我國選手,島國選二打一,裁判也當作沒看見。

當時她看得心頭火起,直接關掉電視,拔掉電源,連後續都沒看!

當時她那個氣啊,固然島國的選手和教練不講武德,但中國選手,在上台後,對自己的對手,竟然沒有絲毫的防備心,竟然將自己的後背給了對手!還有就是,面對偷襲的教練,竟然秉承禮儀,不去攻擊!想依靠裁判將對方趕下去!太被動了!

卑鄙的人,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那個島國選手是,島國的教練也是。那么卑鄙的手段,他們用了一次,就不能用第二次了嗎?中國選手在有余力的時候,不將對方干扒下摁死,還死死地遵守拳擊賽制規則?點到為止?就是因為如此,這才讓對方有機可趁,重整旗鼓。

至今姚春暖都不知道那場比較的結果,不知中國選手是否有機會再次反敗為勝奪得最終的勝利,還是因為對方的卑鄙而輸掉了比賽。

*******

晚飯是在朱大帥的大帳里用的,他招待的晚飯還是挺好的。

飯間友好的氛圍,朱大帥想起剛才提起的他被謀去的第一座私庫,他忍不住試探地問,「姚功曹,聽說本大帥的第一座秘庫是你發現的,你能說說是能怎么找到具體的位置的么?」想起當初丟失的第一座秘庫了,至今耿耿於懷。更別提還有第二座第三座,當時都差點被刑家軍給摸走了!

朱大帥暗戳戳地想,說吧說吧,告訴了我,好教我知道哪里出了問題,回頭我一定注意。

姚春暖笑眯眯地道,「朱大帥,這事不是山賊所為嗎?我們大將軍只是湊巧去打山賊,摟草打兔子才得了那些財物而已。」她堅決不松口,現在就告訴你,好讓你多加防范啊?

朱大帥撇嘴,編,你就編!

姚春暖話峰一轉,「不過,我們確實知道一些隱秘的信息。這些信息只有我們城主府內的高層知道,朱大帥想知道也很簡單,加入我們,成了自己人,一切都好說。」保證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又來了又來了,不聽不聽,王八念經!朱大帥開始打哈哈,招呼姚春暖等人吃菜,「來來來,不談這個了,吃菜吃菜!」

她的招攬再次被無聲的拒絕了,姚春暖也不著急,應著他的話,開始吃菜。

吃完了晚飯,就該開始商量正事了。

因為嘉蔭縣與北狄接壤,有三座城門,左右各一座小城門,中間的是大城門。如今朱大帥坐鎮的便是中間這座大城門。

最終商量的結果是,由刑長風帶兩萬將士來守上城門,輔助守城,自主調配自己的將士,對朱大帥,聽宣不聽調。畢竟這場戰事,最終的主力還是伊春大營,畢竟姚春暖他們是來幫忙的。而且雙方約法三章,在對陣狄羅期間,不得相互算計相互攻擊盟友。

「那糧草方面?」朱大帥吞吞吐吐地問道。

其實朱大帥也知道,人家來幫忙,自己好歹也得給人家把幫忙的這段時間的糧草問題給解決了。不說全部承擔,至少也得准備一些的,但他實在是……實在是……讓他掏私庫,他好心疼的!

朱大帥轉念一想,這事不怪他,主要還是得賴朝廷不作為,一點糧草兵器都不支援給他!要是朝廷給糧草兵器,他是願意拔一部分給刑長風他們的。這不是沒有嘛。

姚春暖還不知道他嗎?性子跟貔貅似的,進了他口袋里的東西,想讓他掏出來太難了。他連自己的將士都舍不得給吃好,哪里還顧得上他們這些外人?

姚春暖道,「糧草我們自己解決!但是我們抓到的俘虜歸我們!」只希望你別後悔喲。

「好好好,刑大將軍和姚功曹你們真是深明大義。」這時候的朱大帥不介意說幾句好話的。

談完正事,送走了姚春暖等人,其實朱大帥的心情很悵然。

刑長風等人主動率軍來幫忙打狄羅族,而朝廷方面呢?仍舊杳無音信。兩相一對比,高下立見。朝廷的表現實在太讓人失望了。

朱大帥搖了搖頭,算了算了,有些問題,不能深想,一想就糟心。

第152章

姚春暖等大將軍領軍前來與她簡單交接之後,便回新伊春坐鎮並主持工作去了。

秋季,伊春軍屯又是豐收的季節。

比起西北往南一帶受干旱影響嚴重導致糧食減產,伊春一帶受上天眷顧,旱情輕微。整個伊春境內糧食只減產一兩成,就這樣,伊春的老百姓們都謝天謝地了。

而伊春軍屯,因為科學的種植管理,對糧食的產量有一定的促進和增幅。而且姚春暖等人在規劃夏種時,考慮到干旱的影響,種的糧食大多都是耐干旱的品種,故而糧食產出還是正常的。這已經很難得了。

等幾乎所有其他品種的糧食如小麥稻谷菽豆等收割完畢時,終於可以挖紅薯了。

七十畝的紅薯地,到了深秋,地上蔓延的紅薯藤像是被吸完了營養,很是干枯,所有的紅薯藤都沒浪費,全都被割成一捆捆的,送回軍屯的曬場制成青飼料,放到倉庫里儲存起來,等到冬天的時候,拿來喂牲畜。

紅薯就栽在一行行的壟上,如今到了收獲季節,壟上的泥土都裂開了,有些直接露出里紅色的紅薯。

一眼看去,壟上的裂縫很多,這代表了紅薯豐收!

隨著姚春暖一聲令下,戰士們開挖。

七十畝地的紅薯挖出來,直接堆積成山。

挖完之後,光是稱量,就花費了不少時間,但最終結果還是出來了,他們一共收獲了二十萬斤紅薯,畝產達到了兩千八百多斤。

聽到這個產量,所有參與挖紅薯的人除了姚春暖都呼吸一窒,盡管其中一部分人在夏季時已經經歷過一次了,還是忍不住為之驚嘆,這畝產兩三千斤的紅薯真是寶啊。

吳總管在一旁盤算著,有了這二十萬斤紅薯,明年年初種上兩千畝地,夏收時就能收獲四五百萬斤紅薯,也就是說,從明年下半年起,他們新伊春都不會缺糧了!也能養活更多的人,大將軍也有了再征兵的資本。

「明天又到了給大將軍那邊送糧食的日子了,物資都准備好了嗎?」吳總管問。

姚春暖點了點頭,「吳總管放心吧,明天會送六頭豬六只羊,外加一些新做的豆腐還有若干青菜過去,這是兩天的量,一定如數送達的。」他們糧食選運了一批過去,青菜和肉類每兩三天送一回。因為此時天氣雖然不熱,但也只能算是涼快,肉類還是放不住。所以新伊春那邊,每兩三天必送幾頭豬羊以及若干的青菜過去。

「嗯,大將軍他們在前線殺敵,我們後勤一定要做好。」

伊春軍屯豐收,這可真是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因為今年干旱,如今的糧食價格已經被無糧商戶抬得很高了。

姚春暖按照原本的計劃,等糧食都曬干之後,給原先的伊春軍屯的屯民分糧食結算工分。在打下伊春主城及周邊縣鎮之後,工分制度已經不適用了。如今已經不需要工分制度來培養屯民對伊春軍屯的歸屬感了。再者這個制度的基礎是量入為出,需要龐大的計算能力,她一個人搞不來。而且隨著以後他們的地盤的擴大以及越來越多的百姓加入進來,這個計算量太龐大了。

但功勛值依然適用,但功勛值的取得需要戰士們通過做任務來獲取,兌換樓里的東西,現在以稀少珍貴之物為主。兌換樓也一下子轉為主要為軍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