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後我慫恿上司造反了 第129節(1 / 2)

「吃肉了吃肉了!」

「什么,吃肉?」

「是的,我都看到了,今天運來了十頭大肥豬,還有趕來了一群羊。咱們今晚肯定人人都能吃上一口大肉!」

「一群羊?一群是多少?」

「估摸有三四十只?」

「都是今天要殺的嗎?殺給我們吃?」

「按照後勤和廚房的慣例,是的。」

眾士卒一聽,都流起了口水,雖然他們現在伙食比以前好很多了,飯菜油水也挺足。但是肉,誰不喜歡吃呢。特別是現在大冬天,想到吃肉就饞。

「不是,今天又不是節日啊,上頭怎么給咱們加菜了?」

「聽說,狄羅族為了我們先前抓到的那些俘虜前來交涉,城主府那邊,要了六十萬兩的贖金,給他們帶回去兩千五百名俘虜。」

「耶?俘虜那么值錢?」一個兩百兩?周遭聽到這番話的士卒們都後悔先前沒有多抓幾個俘虜。抓一個兩百兩,抓五個就是一千兩!

那人顯然是個消息靈通的,「可值錢咧,聽說城主府那邊的人算了一下,一個年二十的俘虜一生能賺的銀子,在六百兩這樣。我們城主府的大人們通情達理,只收他們兩百兩銀子一個,便宜了足足四百兩,良心價有沒有?就這樣,狄羅族那邊還說我們城主府的大人們黑心呢,真是不知好歹!」

其他人跟著算了這筆賬,發現他們城主府的大人們是真的很通情達理啊,跟著他罵狄羅人不知好歹!

如果有狄羅族的人聽到這些話,肯定要呸他們的。

「現在知道咱們加餐的原因了吧?城主府賺錢了,所以大人們大手一揮,就給咱們所有的將士們加一道肉菜。」

諸位士兵:懂了,多抓俘虜能吃肉,曉得了。

「不過這次怎么那么多羊啊?要是換成豬就好了。俺還是喜歡吃豬肉,咱們伊春養殖場出來的豬肉真是太好吃了。」

「美不死你,三四十只羊換成三四十頭大肥豬?你倒是敢想。這些羊是狄羅國那邊錢不夠,湊給我們的。一頭羊折合成多少銀子,都有章程的,他們休想占我們便宜。」

狄羅族:……你們伊春城主府那群人那么精明,誰能占得了你們的便宜,你們不來欺負我們就謝天謝地了。

有士兵覺得很疑惑,「狄羅族這么窮的嗎?六十萬兩銀子都湊不齊?」

可是他們城主府前陣子給他們發放下來的人手一件的毛衣,就得花掉十幾萬的銀子,但上面的大人們還是給他們發了,對比之下,他們莫名驕傲了怎么辦?

隨著交易的進行,兩千五百名狄羅俘虜重獲自由。這讓剩下的俘虜們異常的羨慕,他們也想回到部落里去。

對於剩下的狄羅俘虜,姚春暖為了防暴,特意讓人編了一套說辭。

這套說辭,給這些俘虜們,在經受夜以繼日,日復一日的苦日子,一個發泄口,說白了就是一個怨恨的對象。與其讓他們恨著伊春人,還不如讓他們恨他們的部落恨他們的族人。

姚春暖讓人告訴這些俘虜,你們是戰爭的發起者,戰敗了在這受苦受難是應該的。但是,你們也不是沒有機會獲得自由,只要你們的族人將你們贖出去,就可以了。只要給錢,我們肯定會放人的。

但是沒有人願意花錢來贖你們。你們之所有在這受苦受累,不能怪我們啊,是因為你們的王庭,你們的族人,沒有將你們贖回去。

不患寡而患不均,加上前面確實有兩千五百個族人獲得了自由回到了自己的部落和家鄉。在這種說法的長期洗腦下,他們能不將怨恨轉移到他們的族部?

等後來,狄羅族那邊有人無意中接觸到這一批被挑選後留下的俘虜,發現他們對自己族人和部落異常痛恨卻不恨伊春人時,都懵了。等輾轉了解到其中發生的事,他直呼伊春人奸詐!

刑府

霍幍來看他妹妹霍微,順便辭行。如今他妹妹順利與刑長風大婚,兩軍合並一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他得回去和他爹他們匯報一下伊春這邊的情況。說實話,伊春這邊的情況,比他們之前預估的還要好上很多,這些都必須告訴他們父親和兄長。

霍幍看妹妹面色紅潤,眉眼含笑,便知她婚後生活應該像她先前說的不錯,他這下是完全放心了,他回去和父母兄弟也好交待。

「聽說你和姚春暖處得不錯,三哥我就放心了。」妹妹和姚春暖的關系能不能處好,這是他先前最擔心的問題,就怕兩人交惡了。

但現在,這個問題不用擔心了。另外,最讓霍幍高興的是,姚春暖支持霍微主辦伊春女學的事,這說明姚春暖有意與他們霍家交好。如今他們霍家和姚家分屬刑長風麾下的大勢力之一,自家又比對方晚入伙,雙方如果互相看不順眼,針尖對麥芒斗起來就不好了。

霍微白了自家三哥一眼,「三哥你本來就不用擔心,姚春暖不是那等短視之人,我也不是那種小心眼的人啊。」

霍幍摸了摸鼻子,訕笑,女人之間,說看不順眼就看不順眼了,很多甚至沒有理由沒有原因,誰知道呢。

就在這時,他們得知了城主府那邊賣了兩千五百名狄羅俘虜然後一下子進賬六十萬的消息。

兄妹兩面面相覷,霍微噗嗤一聲笑了,「三哥,咱們北境霍家軍真的要和人家學學了。」

霍幍整個人都木了,賣兩千來個俘虜就能賺六十萬兩銀子?伊春城主府的人賺錢的路子這么野的嗎?學到了學到了。

霍微再一細問,就得知了是姚春暖的主意。

霍幍:……

就猜到是她的主意!戰爭被她當成了發家致富的手段,也是讓人服氣。

像他妹妹說的,他們真應該向人家學學了。難怪他們窮,原來是他們腦子笨,活該窮。想起先前他們對西戎士兵的處理,一般都是直接殺了,割耳朵,攢軍功。打掃戰場時,受傷的,直接補刀,割下頭顱或者耳朵,記錄軍功。

霍幍是越想越覺得他們以前傻,真是傻透了。他們駐守邊境,幾乎每年都會和外族打仗,即使不是每年,平靜的日子也不會超過三年。但每次,都是他們把人家外族打敗,然後人家一封求和書到了大梁朝廷,再送些不值錢的貢品入京,說上幾句好話,這戰事就翻篇了。

但人伊春不是啊,看看人家的做法。人家並不這么做啊,沖鋒時,該剛的時候剛,直接干死對方割耳朵,等後面了,有余力了,占據優勢了,就開始抓俘虜了。

只是受傷的敵人,他們就收攏起來,關押在一個地方,給清水給干凈的食物,能活下來就活,死了也不可惜。活下來的都是俘虜,這下干重活的人就有了,人手就充足了。現在再看人家,後面還能用俘虜問戰敗方要贖金,高明啊。

往更深一點來說,伊春這邊,是努力地將自己的戰損轉嫁到戰敗方身上。這也算是一種以戰養戰的方法。如此一來,能支持他們走得更長更遠。學到了學到了。

綏化,太守府

太守府的眾官員是愁容滿面啊。

伊春看著一片光明,他們去不能去投靠,是真的好難受啊,以現在伊春的富庶程度,隨便漏點都給他們這些人吃個肚兒圓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