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後我慫恿上司造反了 第139節(1 / 2)

百萬災民難民,不管是綏化還是侯城,如果只是一處負責接待和分流的話,壓力都太大了,所以他出發前接到的命令就是干脆從一開始就引導災民分流。

蘇義白安排了一個兄弟在岔路口給後面的人解釋。

「我們往侯城走吧。侯城靠海,我們老家以前就是海邊的,我們喜歡海邊的城鎮。」

「那我們往綏化走,聽說綏化的土地很肥沃,山林多,我們以前是在林場干活的,去綏化准沒錯。」

第185章

蘇義白他們打頭陣,是最先抵達綏化的。

當顧賓告訴他們,還有十里地左右他們就能抵達綏化時,蘇義白立即讓人往後面傳話。

「大家堅持一下,還有十來里地就到達綏化了!」

聞言,隊伍里已經很疲憊的眾人頓時精神一震,然後他們相互打氣,攙扶著往前面走。

綏化這邊早就接到消息了,各城郡都來人了,此刻正嚴陣以待。

他們在綏化城外一二兩地之處設置了第一道關卡。過了第一道關卡之後,後面有一大片臨時布置的平地,最邊上有一片帳篷,是留給醫療隊收容病患的,

然後在綏化城牆下,六個點:綏化、松花府、會寧、嘉川、侯城、伊春,依次排開。

大概是因為綏化被點名作為唯二的接待地之一,許翀等人都不和樂伯明爭中間的位子。故而,綏化、伊春占據中間視野最好的位子。

饒是這樣,樂伯明還是氣歪了鼻子。

看著這一幕,姚春暖有些哭笑不得。這情景,可以媲美大學開學的車站景象了,各大學都派了學生會成員去迎接新生。

百萬災民抵達伊春,這是一件足以載入伊春紀事的大事件。城主刑長風做為幽州的最高領導人,不可能不露露臉。

但因為先前就已經讓災民分流,百萬災民一分為二,一半去了侯城,一半來了綏化。

故,伊春城主府的官員,也只能兵分兩路,分別去往兩地。在刑長風的拍板下,他帶著一批人去了侯城,而姚春暖則帶著另一批人來了綏化。

侯城、嘉川、松花府的主官跟著刑長風去了侯城。綏化主官樂伯明和會寧主官許翀則隨姚春暖來了綏化。

還沒進城就遇到關卡,這讓最先抵達的蘇義白等人停住了腳步。

顧賓連忙交待一聲,讓他們先等一等,他上前打聽一下情況。

顧賓上前,一出示身份令牌,就有人和他解釋了。聽完解釋,他也是哭笑不得。

他回頭和蘇義白解釋了一下,又揚聲對後面的隊伍說道,「前面例行檢查,沒事的,大家跟著我們上前吧!」

第一道關卡,要求所有要進城的災民難民都必須繳械。

對此,災民們都很配合。

他們人一過了關卡,就在顧賓蘇義白等人的組織下,自發地排成了兩道長長的隊伍。

姚春暖見此,暗暗點頭,等大家都站定了,她才揚聲說道,「歡迎大家來到幽州,這里是綏化城,我是姚春暖,我左邊這位是綏化太守樂伯明樂大人,右邊這位是會寧太守許翀許大人。」

姚春暖說話時,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抬頭看她。

對於前來伊春的百萬災民來說,她姚春暖的大名,他們是很熟悉的。至少九成的人都聽說過她的名字和事跡。此時見到真人,無一不屏息著安靜地注視著。

姚春暖微笑著說道,「我們都知道你們千里迢迢來到幽州,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們大將軍刑長風對我們伊春城主府的信任。廢話我就不多說了。接下來,就是對於大家伙的分流和安置了。我們幽州一共有六個城郡,分別是伊春、綏化、會寧、松花府,嘉川,還有侯城。理論上,大家可以自行選擇去往哪一個城郡生活。但是,我建議大家雨露均沾,別一窩蜂地去一個地方,這樣的話,被大家冷落的城郡會很傷心的呢。」

她這調皮話一出,大家都不由得笑了。

災民中有促狹地高聲道,「姚大人,我們一定分流,一定雨露均沾,保證不讓你們為難!」

人群中,不少人低聲交流著對姚春暖的第一印象,「想不到姚大人還挺平易近人的。」

姚春暖見此,連忙說完最後一句話,「現在,你們當中,如果有生病的身體不適的,就到左邊的帳篷里進行簡單的醫治!接著,我們會按人頭發放一些吃食。等大家略作休整之後,便可以自行選擇了。」

姚春暖語音一落,大家又議論開了。

「啊?幽州的大人們真讓大夫給我們治病啊?」

「姚大人親口說的話,應該不會有假的。」

「娘,你不是很不舒服嗎?我們先去給大夫看看吧?」

這時,出來一隊士兵,幫著醫療隊將隊伍中一些病重的危急的家伙給拉到一處臨時搭建起來的營帳處給處理了。

看著這一幕,他們安心了。剩余的都是沒有性命危險的,大家安心地席地而坐,實在是太累了。

姚春暖代表伊春城主府,說話算話。她剛才說了發吃食不久,就有人抬著一筐筐的菜團子上來,還有一桶桶濕熱的白粥以及清水。

「這些都是燒開過的干凈的水,大家放心喝。」

每個人都發了一個成人、拳頭大小的菜面團子。

至於身體虛弱的老人和病號,額外提供一碗粥,粥不是很稠,但有菜面團子打底,大家只有感激的份。

趁災民們吃東西的期間,伊春征兵處開始征兵。周玉樹作為騎兵營的將軍,他長得周正,有玉面將軍之稱,可以算得上是伊春軍團的門面擔當之一。由周玉樹上城牆宣讀征兵要求,也是應當。

有了姚春暖先前打頭陣,周玉樹也不怯場,上了城牆就朗聲說道,「大家好,我是伊春軍團騎兵營的將軍周玉樹,現在由來來寫讀伊春征兵的要求……」

災民中,有意當兵的都在認真地聽講,總結起來,伊春的征兵要求要比別的地方嚴格一些,年齡在十六到三十五之間,身體健康。

說完征兵的條件之後,周玉樹冷酷地道,「不符合條件的不能當兵,不要浪費彼此的時間,當兵的篩選很嚴格 ,要上前企圖說情或者蒙混過關。不當兵,你們還可以憑手藝當個匠人,自已開個鋪子憑手藝吃飯也行,還是進作坊干活也可以,再不濟,啥都不會的話,就種地!餓不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