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1 / 2)

珠聯璧合 泊煙 2262 字 2023-04-29

蕭鐸走後不久,韋姌便醒了過來。

陽月見她睜開眼睛,喜出望外,連聲喚她,眼淚都快要落下來。

韋姌笑道:「月娘,我不過是睡了幾天,你怎么反應如此大。」

陽月將她扶坐起來,塞了兩個軟枕在她背後:「您打小身子骨就好,幾時生了這么大的病?奴婢可擔心死了。」

韋姌拍了拍她的手臂,只覺得空氣中殘留一股淡淡的麝香味,不禁問道:「方才誰來過嗎?」

陽月起身去倒了杯水遞給韋姌,點頭說道:「軍使來過。而且小姐……」她斟酌著要不要告訴韋姌實情。

「怎么了?」

「小姐抓著他的手……不肯放。」

韋姌嚇了一跳。她夢到那夜在齊州的事情,然後阿哥及時出現,救下了她。她拉著阿哥不讓走……她輕聲問道:「他有沒有生氣?」

「並未生氣。」陽月如實說道,「軍使沒有馬上推開小姐,反而喚了奴婢進來幫忙。而且小姐,那兩個嬤嬤絕沒有誇張,軍使的確器貌英偉,龍章鳳姿。」

韋姌想,若是山洞里的那個男人,的確擔得起這幾個字。

「薛小姐,您不能進去!」門外有侍女喊道。

韋姌跟陽月對視一眼,見屏風那頭闖進一個人來。陽月起身出去,是一位面生的俊俏姑娘,穿著綉衣長裙,身份不像是一般人,便恭敬地行禮:「請問小姐是……?」

薛錦宜不耐煩跟陽月說話,只道:「那個巫女呢?我要見她。」

陽月耐著性子道:「請問您找我家小姐何事?」

「我來告訴她一些事,不知道她願不願意聽。」薛錦宜雙手抱在胸前,笑著說道。

第14章 不在乎

蕭鐸到了門前,魏緒告訴他,楊信被蕭毅請進去了。

魏緒心里很不服氣,但是又沒辦法,使相可比軍使還要大呢。

蕭鐸沒說什么,他知道父親的顧慮,不會馬上跟楊守貞父子翻臉。誠如楊信所說,楊守貞等節度使當初是一起幫先帝打下這大漢江山,彼此之間還有舊時的情分在。

少帝繼位之後,節度使們越發不服管制,蕭毅想保大漢正統,不欲與諸路節度使同流合污。然少帝一方面奉先帝遺詔,禮待蕭毅。另一方面又聽從國舅李籍的教唆,事事防備著蕭毅,致使蕭毅的處境十分尷尬艱難。

蕭毅若與楊守貞決裂,京城那邊只怕非但不會幫忙,反而隨時有可能在背後捅上一刀。

就拿這次契丹王子入境的事來說,蕭毅率先得到消息,卻不敢明目張膽地有所行動,就怕被朝中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冠上大權獨攬,獨斷專行等罪名。所以蕭鐸這一箭之仇,也只得暫且忍忍了。

蕭鐸側頭對魏緒說:「韋姌病了。」

「啊?」魏緒摸了摸頭,「肯定是被楊信給嚇的!這個該千刀萬剮的……小姐病得嚴重嗎?」

蕭鐸搖了搖頭:「應該無大礙。你那夜當真沒聽到楊信同她說什么?」

「屬下趕到的時候,正逢楊信獸性大發,屬下便跟他打起來了。沒聽見他說什么呀……軍使,幸好您英明,提前傳信讓屬下趕到齊州去,要不然……」魏緒想想就覺得後怕。若他晚到片刻,還不知結果會如何。

「章德威回來了沒有?」蕭鐸忽然問道。

「在回來的路上了。老章那個人,軍使您又不是不知道,做事情一向十分仔細。您讓他去復州找人,他肯定得把土翻上一遍才會回來的。」魏緒小心看著蕭鐸的神色,「不過呢,人沒找到。」

蕭鐸臉上沒什么情緒,轉身進府,丟了一句:「叫李延思來見我。」

「哦。」魏緒看著蕭鐸離去的身影,有點恍惚。從前有關那位二小姐的事情,軍使一向是親力親為,哪怕一丁點的消息都不會放過。但是自從原夫人死了之後,軍使忽然就對二小姐不那么上心了。

魏緒現在也弄不懂,蕭鐸到底是怎么想的了。

蕭鐸不想應付楊信,徑自回了自己的書房,負手站在巨大的輿圖前面,看著燕雲十六州。

燕雲一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中原的北部屏障。這里築有長城,如今卻落入了契丹人手中。遼國借此地發展,經濟軍事實力猛增,甚至學了漢人的禮儀制度,大興文化。

相較於後蜀和南方諸國,燕雲一帶始終是漢人的大患。

蕭鐸上前,用手逐一摸著。隔著一座山脈,山前八州,山後八州。它們便像十六個孩子,被人強行擄去,在外飄零。有生之年,他必要將故土重收,再不讓燕雲的百姓忍受別家去國,骨肉分離的痛苦。

「軍使。」有人在門外喚了一聲。

蕭鐸收回手,神色恢復如常:「進來。」

李延思低頭而入,先行了個禮,笑道:「軍使喚屬下何事?」

蕭鐸坐下來,瞥見他白衣飄逸,手中執扇,便問道:「你很熱?」

李延思哈哈笑了兩聲:「熱倒是不熱。軍使有所不知,這是近來時興的公子裝扮,去花樓的時候很好用的。改天有機會,屬下帶軍使同去。」

「我沒那閑情逸致。坐吧。」蕭鐸抬手道。

李延思坐下來,瞄了眼蕭鐸的書架,清一色的全是兵書!他上次偷偷塞的那兩冊民間話本和秘戲圖,早就不知所蹤了。他不禁心想,這是一個多么無趣的男人啊!怎么會有那么多女人前仆後繼地喜歡!

「都莫進入漢境,與楊信密談了。」蕭鐸翻開一封文書,邊閱,邊對李延思說道。

李延思原本還在腹誹,此刻立即收起雜念,嚴肅地說道:「這位王子是遼國諸王子中最為好戰的,軍使,他們必定在圖謀什么。」

蕭鐸點頭:「先帝離世之後,各路節度使越發不服皇上的管制,若不是父親坐鎮,恐怕早就天下大亂了。去年開春的事,你可還記得?」

李延思回憶道:「當時太後壽辰,各路節度使進京拜賀。席間,提到宣徽使一職空缺,李籍想要,但遭到幾位節帥的強烈反對,尤以楊節帥反對最為激烈。他因此懷恨在心,在皇上那邊進了不少讒言,皇上也不知怎么想的,竟把先帝加封楊節帥的檢校司馬給撤了。不好,莫非楊節帥要……?」

「嗯。被李籍記恨的人不少,楊守貞斷然不會單獨起兵。現在只是等待時機而已。」蕭鐸側頭看向旁邊的輿圖,「平盧節度使在大漢東路,而毗鄰的是與他交好的永清,泰寧兩路節度使。我猜測,他們會合謀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