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家有寶珠 第30節(2 / 2)

宋志南和宋志西立刻齊齊望去。

宋寶珠捂著嘴笑一聲,讓宋志南把她放下,對兩個哥哥說:「你們去找嫂子唄,我讓四哥送我去農業局。」

宋志北就過來牽住宋寶珠,對兩個哥哥揚了揚頭,牽著她走了。

宋寶珠被宋志北送到農業局的時候,一群專家正圍著五足蟲卵急得團團轉。

見到宋寶珠過來,立刻欣喜若狂亂的沖過來迎接,對於這些專業人士來說,誰有知識有技術,誰就是前輩大拿,他們才不會在乎對方多大的年齡。

甚至有好幾個中年專家叫宋寶珠老師,把宋志北驚得目瞪口呆,「你們不會喊錯了吧,你們是叫的我妹妹嗎?」

那人看在宋志北是送寶珠哥哥的份上才對他客氣一點:「小伙子你懂什么,學問一道上達者為師,這可不關年齡的事,小宋老師比我們學問淵博的多,每每請教都能受益匪淺,喊一聲老師是應該的。」

宋志北薅了一把自己的頭發,這些人說話文縐縐的,他聽著怪不自在,算了,反正是在說他妹妹厲害,宋志北聽了就連連點頭:「是呢,是呢,我妹妹確實厲害。」

宋寶珠跟著農業局的人去看超級五足蟲的問題,她仔細勘察了一番,說道:「雖然五足蟲養殖不復雜,但五足蟲卵培育卻很麻煩,里面需要用到的知識很多,包括生物學,基因學,遺傳學,進化學....,而且對培育環境要求的也要,必要要精准掌握溫度和濕度,光照,水分這些都有影響,你們這兒明顯是溫度變調不准確.....」

她說起這些的時候,神奇地褪去了臉上稚氣,一言一語,一動一行,都充滿了別樣的氣質,猶如最精密的儀器一般精准,自信無比,讓人忘記了她的年齡,下意識就會信服她的話。

一眾專家們聽得時而皺眉不解,時而恍然大悟,顯然有些知識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等送寶珠講完後,為首的專家嘆一句:「看來我們之前的想法還是太簡單了。這超級五足蟲根本不是那么簡單就能培育出來的。」

其他人認同地點頭,不過送寶珠來這一趟,哪怕講的不多,也打開了他們的思維,令好些人收獲良多。

要是他們能天天聽小宋老師講課就好了。

知道了問題,但還是無法現在就解決,農業局的專家們只好暫時按耐下。但他們還想聽宋寶珠多說一點兒,正好到了中午,他們就請宋寶珠去吃農業局的食堂。

現在的農業局主管農業研究,包括種子的改良,農肥的研發,農業物種嫁接等等,改良的種子和農肥能為大家帶來豐厚的收益,所以農業局的日子挺好過,他們每個人的工資都不低。

農業局收益好,自然食堂的菜式也多。農業局的局長姓劉,他不是技術性人員,典型的政客,挺圓滑的一個人。但他知道對於他們這種技術性單位來說人才有多重要,所以他舍得下本,能給這些專家一個自由的研究環境,只有這些專家研究出來的東西好,他們的東西才能賣的出去,他的政績也好,收益也好,都要靠這些人才。

宋寶珠的出色他怎么會看不出來,所以他對宋寶珠笑得特別和藹,一個勁兒的給宋寶珠夾菜:「小宋老師,嘗嘗我們單位的雞腿,王師傅做炸雞腿可是一絕。」

宋寶珠嗯嗯點頭,和宋志北都吃得很高興。家里雖然不缺糧不缺肉了,但王桂芳節省慣了,也不可能天天大魚大肉。

吃完了飯,這些專家們又邀請宋寶珠去看他們正在培育的良種。

宋寶珠也挺好奇,她自己喜歡在後院鼓搗一些東西,村里那些嫁接的各種果樹都是她弄出來的,除了系統空間,她還沒看過真正的實驗室呢。

礙於條件,農業局的研究室顯然算不上多么高大上,宋寶珠一一看了看,農業局正在改良的種子有玉米,稻谷,麥子,高粱等,都是人民需要的主食。

宋寶珠看了看,問為首的專家,「能把你們的試驗記錄和資料給我看看嗎?」

「這....」,專家猶豫了一下,畢竟這些算機密。

劉局長卻摸了摸眼鏡,雙眼里閃過一道精光,「小宋老師,你想看有什么不可以的,你幫著看看,如果有什么問題也可以給我們指出來。」

宋寶珠點頭,她做了試驗,知道試驗資料有多珍貴,既然看了如果真有什么發現,當然要告訴別人。

這些資料很多,專家們每天都在記錄,擂在宋寶珠跟前高高的好幾跺,直接將她人都擋住了。

「小宋老師,這些你慢慢看,不著急,今天看不完就明天再來,想看到什么時候都可以。」劉局長算盤打得賊精,要是宋寶珠多來一些日子,專家們怎么著也從她嘴里掏出一些有用的東西。

只是他話音剛落,就被驚住了,只見宋寶珠拿起一本試驗記錄飛快地翻閱,就像在翻動畫書,書頁都被她翻得連成了一片殘影。

「這,這....」,劉局長和一眾專家看得久久不能回神。

宋寶珠看得太快,可惜她手小,力氣也小,翻了一會兒手就跟不上眼睛了,直接喊來宋志北:「五哥,你幫我翻,翻快一點兒,比我剛才還快一點兒。」

劉局長和專家們大氣都不敢出,就看著他們兩兄妹一個翻,一個看,幾乎不到一分鍾宋寶珠就能看完一本厚厚的記錄和數據。

專家門竊竊私語:「你們說小宋老師看得這么快,她真的看到了東西嗎?」

「天才都是不能用常理揣測的,不然怎么解釋小宋老師學問那么淵博,懂得比我們還多?」,如果是這種看書速度那就勉強可以解釋了。也許宋寶珠一個月學的東西他們好幾年都趕不上。

「也是。」

如此過了兩個小時,宋寶珠終於將這兩摞資料看完。

劉局長和專家門都充滿希翼地看著她,他們改良種子的培育正好到了瓶頸,也許宋寶珠真的能給他們一些啟示。

但宋寶珠接下來的回饋卻大大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只見放滿了各種栽培儀器的實驗室里,眾專家們在地上圍坐一團,每個人手里都拿著一個筆記本刷刷刷狂記,宋寶珠就坐在中間,她屁股底下坐著劉局長從他辦公室搬來的軟椅。

宋寶珠的小嫩嗓對於這些專家們來說,猶如這世間最動聽的仙音,一個個聽得如痴如醉,原來是這樣,竟然是這樣,難怪他們會遇到瓶頸.....

他們恨不得時間永遠就這樣下去,宋寶珠就像一個永遠掏不完的寶藏,一盞專業道路上的明燈,聽了她的觀點,眾人紛紛像打通了任督二脈,之前想不通解決不了的問題這些也有了思路,恨不得現在就去試驗一番。

一直到了五點,宋志北不得不出聲提醒:「寶珠,我們該回家了。」

眾專家聽得如痴如醉,冷不防被宋志北打斷,一個個都怒目而視。

宋寶珠便站起來:「今天就講到這兒吧,我要回家啦。」

專家們連忙問她:「小宋老師,您下次什么時候來縣里,來縣里的話一定要來我們農業局啊,我還有好些問題想請教您呢。」,得,這連您都稱呼上了。

宋寶珠搖搖頭:「我住在鄉下,天天來城里干什么,我還有事要忙呢。」

其中一個專家忽然眼睛一亮,「小宋老師,要不您當我們農業局的特聘專家吧,不需要您每天都來,如果我們遇到了什么問題能方便請教您就行。」,他們這樣白白就想得到宋寶珠的學問,的確不太好。

劉局長忙說:「對對對,小宋老師,其實我一開始就想提出這個邀請了,您看大家都很需要您,要不您就答應我們吧,這樣,我給您開每個月四十塊錢的工資,您只需要幫這些專家們解決疑難困惑,當然,如果你能研究出效果良好的成果,我們農業局還會給您另外的獎勵。」

「劉局長,這個四十塊錢的工資是不是太少了,應該再加點。」,有專家提出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