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家有寶珠 第101節(2 / 2)

等宋寶珠走後,孫夫人喜極而泣:「老孫,你聽到了嗎,六成的把握,小宋同志不是一般人,她肯定會治好你的。」

孫先生含淚點點頭,絕處逢生的感覺讓他熱淚盈眶。

李老和方老之前遠遠見著宋寶珠從實驗室走了出來,都想上前厚著臉皮求一求她,讓他們進實驗室看看,見宋寶珠進了孫先生的屋子這才沒跟去。不過他們在門口也把宋寶珠和孫先生一家的對話聽了個清清楚楚。

等宋寶珠從屋子里出來後,兩人再也忍耐不住,上前詢問:「丫頭,你剛剛說的免疫系統破壞,細胞活性減弱是什么意思?」

宋寶珠對方老和李老還是挺感激的,而且這倆人都是有真本事的人,對於有本事的人,宋寶珠都保持著一份尊重。

聞言直接道:「這是西醫的說法,用中醫的說法就是生機衰竭。」

方老和李老聽後都一陣沉默不語,生機衰竭多出現在一些年老體衰或患了惡疾的絕症病人身上,這種病人要么是到了年齡自然衰亡,無論在中醫和西醫上都無法救治。

如果這種症狀也可以救,那.....

他們倆都老了,身體機能每況愈下,如果能讓生機再生,豈不是還能活很多年?眼里一陣狂熱,隨即清醒過來,不自禁打了一個冷戰,他們倆聽到這種消息都保持不住本心,更何況外面那些將死之人?

「你....你,沒胡說吧,要知道這消息要是透露了出去,丫頭,你的麻煩就大了!」方老想通了利害關系後不禁為宋寶珠害怕擔憂。

宋寶珠一看他倆的樣子就知道他們誤會了,忙道:「方爺爺,李爺爺,你們誤會了,那種接近自然死亡的人當然沒法救,我用的法子是刺激細胞活性,讓它們恢復到本應該有的水平。」

方老和李老聞言,大大松了一口氣。

原來是這樣。

李老感概道;「即便這樣,也已經很了不起了。」,一些得過大病的人哪怕能勉強治好,但身體素質卻往往趕不上正常人應該有的水平,病痛增多,可能一場小感冒就能無限加重,繼而引發多種病情。特別是西醫那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法更是會加重這種狀況,所以方老才會對西醫嗤之以鼻。

方老點點頭,不得不承認,即便是這樣,對於一些得過大病的人來說,依然是極大的福音。

兩人一路跟著宋寶珠到了實驗室門口,宋寶珠到了門前,門自動打開,李老和方老卻進不去。

宋寶珠看著兩人眼巴巴的樣子,了然問道:「你們想進來嗎?」

兩人不好意思地點點頭。

宋寶珠想了想,直接開放了二人的權限,全當報答方老大方給她看醫書的慷概了吧。

方老和李老進了實驗室,看著渾然一體泛著瑩白色澤,渾然一體的屋子和器具,一時間都不知道從哪兒下腳,這實驗室的種種器具,他們從沒見過,兩人都像剛進城的鄉巴佬,感覺目不暇接。

宋寶珠也不管他們,直接拿出從孫先生那兒弄到的血液和細胞進行檢測。其實她對李老和方老說了謊,系統里的基因液就是針對人體刺激人體機能專門研發的,她已經研究透徹了,自己也能配出來。像一些身體衰竭的老年人,如果用了這種基因液,讓全身機能再生,多活個幾十年不成問題,而且身體素質還會和年輕人一般無二。

但她知道懷璧其罪的道理,這樣的東西一旦透露了出去,那些因為瀕臨死亡的,手中又有權有勢有錢的,誰知道會做出什么來。

至少她現在不能把這些透露出去,等她自己的親人熬不下去,或者自己老了依然想活的時候再說吧。

宋寶珠專心地分析孫先生的細胞和血液,只囑咐方老和李老不要隨便碰實驗室里的器材就不再管他們了。

方老和李老也不敢碰,他們中醫的水平的確不錯,但這些冷冰冰的器具一看就高級得很,他們根本不知道該怎么觸碰。兩人小心翼翼看了一圈後就默默站在了宋寶珠背後,看她用各種器材把那一小點兒細胞和血液分裝在不同的小瓶里各種觀察記錄。

等把血液和細胞全部分析完畢後,宋寶珠才發覺方老和李老兩人一直眼巴巴地站在她身後。

宋寶珠想了想,指著試驗台上一架高倍顯微鏡說:「這東西可以觀察到很細微的東西,你們要不要試試看?」

說著隨手扯了一根頭發放在顯微鏡下面。

方老和李老將信將疑地湊近去看,不約而同發出驚呼。

這還是頭發嗎,原來一根細細的頭發放大無數倍後竟然是這樣的。

後面宋寶珠又介紹了一下其他器材的使用方法,二人都試用了一下,一時間驚呼連連。

他們對這些器材十分震驚,對制造出這些器材的宋寶珠更是佩服加震撼,憑他們的想象根本想不出宋寶珠究竟是怎么造出這些器具的。

兩人跟著宋寶珠出實驗室的時候,看向她的眼神也變了,不再是看小輩的樣子,而是真正的敬仰。

達者為師,不管宋寶珠年齡再小,也不管她用的什么手段,今天她展現的種種都能讓兩人仰望。

就在孫家一家人忐忑地等著宋寶珠配葯,方老和李老厚著臉皮天天闖進實驗室,美其名曰要給宋寶珠打下手的時候,通西省的黃書記風塵仆仆的到了。

半個月前他和宋寶珠通過電話,宋寶珠說這邊還有事沒有解決完,到通西省的時間可能要推遲。

黃書記耐心等了半個月後,為表誠意,自己親自帶著人來接宋寶珠。

劉縣長覺得莫名其妙,不明白一時間怎么這么多大人物往雲縣跑,先是京城來的秦同志,現在又是通西省的□□。

雖然不在一個省份,到底是身份貴重的領導人,劉縣長盡心盡力地接待。黃書記為人朴素,劉縣長在國營飯店點的菜在他看來過於奢侈了。

「劉縣長,咱們隨便吃點兒什么就好,千萬別浪費了。」,通西省土地貧瘠,收成不好,年年都需要中央或其他周圍省份援助,因此無論是民眾還是一眾領導,都養成了艱苦朴素的習慣,最見不得的就是浪費糧食。

看著白白胖胖的肉包子和好幾盤量極足的肉菜,黃書記看著頗為痛惜。

這次跟著黃書記來雲縣的除了李莉,其他三人又跟著一起來了。他們知道這些菜在雲縣根本不算什么,不過領導這么說,他們也不好反駁。

劉縣長詫異了一下,忙道:「書記,您放心,這些菜都是我們雲縣的飯店招待的一般菜式。」

黃書記自從下車後看了雲縣一路,他看見大街上人人都面色紅潤,精神頭十足,完全不存在缺吃少穿的問題,心知劉縣長說的恐怕是實情,這才點點頭,謝過雲縣的招待。

劉姐他們來了一次雲縣,買了很多糧食和肉,回去後很是過了一段好日子。但到底手里的錢有限,吃完了再想在通西省買可就沒那么容易了,物資奇缺,偏偏價格還高,過了個把月的好日子又被打回了原形,幾人都無比想食物充足的日子。

見黃書記點頭,幾人忙迫不及待地動筷子。

通西省這邊的人哪怕極力掩飾,也露出了幾分看到肉食的迫切,反觀雲縣這邊,不光劉縣長,就算是陪著招待他們的人面對一桌子硬菜都顯得很平常,有人甚至在嘀咕國營飯店的師傅手藝沒有之前好了。相比肉食,他們好像更喜歡新鮮的蔬菜。

這巨大的差別讓黃書記心里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