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家有寶珠 第110節(2 / 2)

宋寶珠就這么暫時留在了物理研究院。

物理研究院好些人知道宋寶珠是研發出太陽能轉換器和發現能源公式的人後,實驗也不做了,全跑出來熱烈地歡迎她。

葛院長爭取到了宋寶珠振奮不已,特意吩咐廚房做了好菜,給宋寶珠辦了一個小小的歡迎會,還帶著宋寶珠熟悉了物理研究院現在的各個項目實驗室。

走到最里面的實驗室,葛院長道:「這是我們和航空院那邊合作的一個項目,想自主研發華國的飛機發動機,難度很大啊,遲遲沒有進展。」

宋寶珠看著諾大的實驗室若有所思。

這一天宋寶珠在物理研究院什么都沒干,全程跟著葛院長和孫先生還有秦工把物理研究院草草看了一遍。

現在華國要向世界開放了,啟動的項目很多,人才卻遠遠不夠,導致啟動雖多,卻大多處於初始階段,而且因為資金和人才以及本身的工業基礎問題,這些項目進展都很緩慢。

說起這些的時候,宋寶珠能明顯感覺到葛院長他們掩飾不住的緊迫感。一旦對外開放,外國先進的科技和產品就會一股腦涌進華國,如果他們不能在技術上跟進,獨立自主研發出屬於華國自己的產品,那么華國開放的目的不但達不到,反而會淪為其他各國的傾銷地。

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從物理研究院出來,孫先生笑著和宋寶珠說:「小宋老師,之前我和愛人通了電話,知道你們來了京城她特別高興,想上門拜訪一下您的家人,不知道方不方便?」

「沒什么不方便的,我媽媽看到你們應該也會很高興。」,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確實把愛熱鬧的王桂芳憋壞了,宋志西和吳招娣兩人在外面到處考察,就想看看有沒有什么商機,王桂芳只能在家里帶孩子。

孫先生聞言很開心:「那好,一會兒我就和愛人還有犬子上門叨擾了。」

孫先生從小就家境優越,哪怕去國外留過學,他身上依然有幾分舊時代文人氣。

宋寶珠回到家里,說了一會兒孫先生他們一家可能要來,王桂芳聽到後果然很高興。她忙讓吳招娣和自己一起做了一大桌豐盛的菜。

沒一會兒孫先生和孫夫人就來了,不但他們來了,小孫先生和他姐姐孫辰英也來了,一同來的還有之前沒見過面的孫辰英的丈夫。

因為在宋家住了那么長時間,即便好幾年沒見,大家還是很熱絡。

孫先生的女婿看著很斯文,一問才知道他竟然是大學老師,教蘇語的。

華國恢復高考,所有大學重新開放,知識分子瞬間變成了香餑餑,像孫先生女婿這種去國外留過學的人好多大學搶著聘請。

不過孫先生女婿在桌上話不多,眉間還有些郁郁之色,宋寶珠看見孫辰英好幾次都悄悄碰了碰她丈夫才讓他打起精神。

別人的事情宋寶珠不感興趣,只和孫先生孫夫人說話。

一頓飯算是賓主盡歡。

吃過飯後王桂芳把孫先生他們領到客廳喝茶,看著宋寶珠隨手擺在桌子上的圖紙,實在沒忍住,「小宋老師,這些我可以看嗎?」

「隨便看吧。」,這些是她畫的實驗室的廢稿。

孫先生拿起來一看,有好些他都看得一頭霧水,他不是學建築的,但建築同樣離不開物理,按照宋寶珠畫的圖紙,有好些已經違背了物理定律,怎么可能建造成功。

他知道自己在物理上的水平遠遠不如宋寶珠,宋寶珠畫的圖根本不可能出現這么明顯的錯誤,他覺得不可能,只能說明他沒到這個水平。

聽了孫先生的疑惑,宋寶珠唔一聲:「定律也不一定就是真理。」

孫先生聽懂了,宋寶珠的意思就是現行某些定律不一定就是對的,也可能是因為認知的問題,才沒認識它本身的錯誤和片面。

孫先生深吸一口氣,再次無比清晰的認識到宋寶珠超過他們的不是一大步,而是思維上的根本跳躍。

他現在萬分慶幸宋寶珠是華國人,值此大爭之世,有宋寶珠在,定能給華國提供難以想象的幫助。

「好了你們,這時候就不要聊這些事了,以後小宋老師也去了你們物理研究院,你有那么多的時間可以請教她問題。」,孫夫人又是好笑又是羨慕地說。

孫先生聞言忙笑道:「剛剛子青還在家里說呢,怎么小宋老師就去了我們物理研究院,早知道的話她也應該給她們化學研究院的院長通一聲氣,怎么樣也要讓化學院也爭取一下。」

「可不是,小宋老師去了物理研究院,可把老孫得瑟壞了。」孫夫人作勢拍了拍孫先生,看得大家都哈哈一笑。

宋寶珠明亮的眼睛眨了眨眼,有些揶揄地說道:「我可沒說會一直留在物理研究院哦,當時我只答應了領導,研究院的人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可以來問我,當然,如果問題過於簡單或者我不感興趣的那就算了。」,她還要打造自己的實驗室呢,這些人遠遠跟不上她的進度,一直呆在研究院那里她怎么可能會習慣。

最多也就在自己的實驗室造出來之前跟著參與幾個項目。

她把自己的計劃和領導人說了,幾位領導爺爺也對此表示支持,不過提了一個條件,實驗室他們可以提供人力物力幫著建造,只是宋寶珠自己實驗室的研究,除了她自己想要生產以外,當然包括她的家人,華國政府有優先合作和購買權。

這對宋寶珠來說並沒有什么,於是點頭答應了,反正她研究出來的東西,如果想找人合作,第一選擇肯定是華國。

一直聊到九點多鍾孫先生他們才回去。

王桂芳感嘆道:「孫先生一家都是好人,就是他們家那個女婿,剛剛在我沒好意思問,他是不是有什么不高興的事兒,飯桌上一直板著個臉不太高興。」

吳招娣忙道:「之前不是吃完飯了嗎,辰英拉著她丈夫出去了一會兒,我在廚房洗碗,隱隱約約聽到他們在說什么出國之類的,好像是辰英的丈夫想要出國吧。」

「那是孫先生他們不想他出國?也是,我們這兒還在國內呢,都舍不得分開,要是去了國外,這輩子恐怕都見不到面了,孫先生他們不想子女離開也正常。」,王桂芳有些傷感。

宋寶珠知道她這是想念家里人了,忙碰了碰宋志西,問他:「三哥三嫂,你們最近不是在想做什么買賣嗎,想好了沒有?」

吳招娣和宋志西忙說:「有有,我和志西到處看了看,發現街上多了很多賣吃食的小攤販,還有賣衣服的店也多了起來,還有好多人從南方搗騰新鮮玩意兒過來賣的,市場上人一天比一天多,我和志西就想先擺小攤試試,再像他們一樣掙到了錢就盤一個店面,一步步來。」

吳招娣的想法沒有錯,先從小干到大,積攢一定的本金後慢慢發展。

但宋寶珠卻搖了搖頭:「這樣太辛苦了,三嫂,擺小攤看著容易,其實要做的准備可多了,每天天不亮就要開始忙活,事事都要親歷親為。」,如果吳招娣他們沒有別的倚仗,宋寶珠是贊成他們這么干的。

可現在有她啊,老家的地下倉庫里,她隨手放了那么多小發明,隨便弄出一個生產出來賣也能掙大錢,還能讓家里人不那么辛苦。

「那寶珠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兩口子都殷切地看著宋寶珠。

「三哥三嫂,要不我們先賣小孩子喜歡的玩具吧,我把競輝和競明玩的玩具車和槍都簡化一下,生產出去賣,保證能讓很多孩子喜歡。」

「這樣行嗎?」兩人有些將信將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