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家有寶珠 第126節(2 / 2)

作者有話說:

第137章 上課

「怎么是她?」, 黃寧寧不可置信地喃喃。

「寧寧,你認識她嗎?」,同桌驚嘆宋寶珠太年輕, 而且還長得這么漂亮,如冰肌一樣透白的皮膚,無一不精致的五官,和透亮如黑寶石一般的眼珠, 讓身為女生的她都看了目眩神迷。

黃寧寧沒回答她, 她已經接收不到外界反應了,心里一萬個不敢相信新來的教授竟然是宋寶珠。

她之前因為自己的家境和華清大學高材生的身份,在宋寶珠面前充滿了優越感, 哪怕她長得再漂亮又如何,終究是一個腦袋空空的花瓶。可現在,宋寶珠以她的教授的身份出現,直接擊碎了她所有的驕傲。

無論理智還是情感,她都不接受。

見到宋寶珠,下面的學生倒吸一口涼氣, 這位教授才多大點兒啊, 看著比他們還小, 而且她長得也太漂亮了,和一個教授的形象根本扯不上邊,學校真的不是在開玩笑嗎?

因為程寧為特別推崇宋寶珠, 了解了宋寶珠的大經歷後, 物理院和校長再三權衡,最終還是破格決定提拔宋寶珠為教授。

這一決定很冒險, 宋寶珠成了院士, 連物理研究院都那么看重, 當他們華清大學的教授按理說沒有問題。

但她太年輕了,學生和其他老師乍一看到肯定不怎么服氣,所以第一堂課校長還有物理院的大佬教授們都來了,其他不服氣的老師也跟著旁聽,他們想看看這個備受程寧為吹捧的小年輕在物理上到底造詣如何。

宋寶珠可不會管他們如何想,既然華清大學是請她上課的,那她就好好上。簡單的做了一個自我介紹,便翻開了放在講台上的課本。

「嗯?」,看了幾眼,神色越來越不對,她飛快地翻著書,快速的過了一遍,眉頭越皺越緊。

「這課本上的理論有些片面,我們今天不按課本上來。」,宋寶珠看過後,直接將物理書放下了。

「什么?!」學生們一片嘩然,坐在後面旁聽的老師教授們也一怔。

「這是真的大佬還是無知者無畏啊,書本上的理論都經過了無數論證,並且實際應用沒錯才會編寫上教材,這些理論都是國際劃時代的物理學家發現的定理,她一張口就給推翻了?」

「她也沒推翻吧,只說有些片面。」

此時的華國,正處在對西方極度崇拜的年代,他們的制度,他們的文明,他們的素質都是人類頂尖的,而東方代表著守舊陳腐,一切都是落後的。這些理論都是西方的定理,宋寶珠輕飄飄就說這些定理片面,無異於是在挑戰權威。

吃了熊心豹子膽!

學生們竊竊私語,教授和老師們也面面相覷。校長看一眼程寧為院長,程院長示意校長稍安勿躁,小聲對校長道:「您先等一等,看她講的課如何。其實我有點相信的,因為她已經發現了一個劃時代的偉大定理,能徹底改變人類利用能量的方式,只是因為上面現在利用那個偉大的定理正在深入研究,培養更多的人才,實現對西方的彎道超車,所以一直保密。等定理公之於眾的那一天,小宋老師一定會成為不亞於愛恩斯坦牛頓的劃時代科學家。」

校長聞言渾身一震,他之前也是物理研究院的一員,只是後來就被任職為華清大學物理研究院的院長,後來又成了校長,走到現在,職位是高了,但因為行政事務牽扯了太多精力,也就無法全心全意參與到研究中去了。

程寧為不一樣,他雖然是華清大學物理院的院長,同樣也是物理研究院的院士,一些重大的科研項目他基本都有參與,所以一些科研內幕他比自己更清楚。

對程寧為說出的話,校長還是挺相信的。

他震撼地看了眼講台上年輕貌美的小女生,鄭重地點了點頭,「我知道了。」

一些教授老師有騷動,校長還示意讓他們安靜,認真聽宋寶珠講課。

宋寶珠沒管底下的動靜,她將書放在一邊,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公式,這個公式本來應該是他們今天第一課要學的內容。

「不是說不講課本上的東西嗎,這不還是講書本上的定理嗎!」,黃寧寧終於清醒了過來,好似抓住了宋寶珠的把柄,不屑地開口:「我看她根本就是肚子里沒什么本事,所以才嘩眾取寵。」

她同桌碰了碰她:「別這么說,好歹也是我們的老師。」

「她比我們還小呢,連學都沒上過,哪有能耐當我們的老師,程院長肯定是被騙了!」,黃寧寧氣憤道。

「你怎么知道她沒上過學?你認識她?」

「我....」

「那位同學,請你安靜一點,這些東西我只會講一遍,不要打擾到其他人。」,黃寧寧還要講話,被宋寶珠看著出聲道。

見所有人向她看來,黃寧寧臉色漲得通紅。

「好,大家看黑板,今天我們講這個定理,但又遠不止這個定理,我知道大家認為這個定理是完美的,可是,我要告訴大家,這個定理很片面。宇宙中除了我們肉眼可見的物質外,還存在大量的暗物質,我們的五感能辨別到的物質不足百分之一,而這一定理,連我們肉眼可見的物質都無法完全解釋,實驗論證也只局限在一定條件內,所以,這一定理的成立,需要加上很多限定條件,今天,我就帶著大家在這一定理上做引申.....」

能考上華清大學物理系的學生,水平都差不到哪里去,一開始大家能勉強跟上宋寶珠的思維,可沒過多久,他們就兩眼冒蚊香。

聽不懂,完全聽不懂,那些陌生的公式和推導他們從未接觸過。

接著是一些理論不那么深入的物理老師,一開始宋寶珠說定理太過片面的時候,好多老師雖然嘴上不說,心里卻不以為然。

可是等宋寶珠開始做引申,一步步開始推導,他們的面色全都變了。

一個個心跳如鼓,研究了這么多年的物理,宋寶珠那些理論推導到底是富有邏輯和嚴密論證的猜想還是瞎胡扯,大家還是能分辨得出來。

手上一刻不停的記錄筆記,他們自然比那些學生強,勉強聽懂了推導的前三步,即便如此,額頭也止不住開始冒汗。

而後面的步驟,他們就完全跟不上了,腦子已經開始打結。聽不懂,只能盡量聽,小心地將宋寶珠寫的東西飛快記下,期待回去後自己慢慢研究。

和這些老師不同的是,理論身後的教授們則一個個聽得如痴如醉。

有人皺眉深思,有人恍然大悟,程寧為則聽得滿面紅光,原來如此,他就說為什么在運用到這一定理的時候只在特定的環境下才會成功,原來根本原因是定理太過片面。

理論就仿佛地基,連地基都是片面的,甚至錯誤的,又怎么能建得起萬丈高樓,就算能勉強建造出來,遲早也會坍塌。

校長邊聽邊點頭,不錯,哪怕不能證明宋寶珠最後提出的理論是對的,但僅憑著那幾步推導公式就能補充之前那一定理的片面性。

程寧為說宋寶珠是可以和那幾位劃時代的偉大智者並列的人物,也許真的沒說錯。

學生們聽不懂,一臉茫然,但看到後面那些教授老師們一個個聽得如痴如醉,便知道宋寶珠在黑板上寫的那些東西恐怕沒那么簡單。

「看來這位宋老師真的很厲害,你看看那些老師,好像真的學生一樣,在認認真真學習這位宋老師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