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太後畫風與眾不同 第100節(1 / 2)

掌櫃拍伙計的腦袋,「愣著干什么?快去泡茶!泡好茶!」

兩個公主手拉著手看布料,掌櫃殷勤地介紹,「兩位格格想要什么樣的料子?咱家鋪子在整個京城也能排的上號!您想要什么料子,咱們都能給您找到!」

兩個公主不約而同地皺眉,說實話,店里的料子她們都看不上。

掌櫃看見公主們的表情就知道她們沒相中,他連忙把壓箱底的料子搬出來。

「格格們請看,這是江南最好的織布匠織出來的文錦。格格們看看這細密的紋路,再看看這精致的花紋。據說這花紋是一個官宦人家的姑娘設計出來的!」

三阿哥不客氣地拆台,「你算了吧!哪個官宦人家的小姐設計織布的圖案,還賣到京城來?不讀書不做女紅,她咋這么沒正事!」

掌櫃被噎得啞口無言,他擠出笑來奉承,「這位阿哥有見識,這故事大約是杜撰出來的,這樣布料比較好賣嘛!」

琪琪格讓孩子們隨便看,她坐下悠閑地喝茶。

「掌櫃的,你們這最普通的竹布多少錢?」

掌櫃笑道:「竹布五百文一匹。」

大公主聽見了驚訝地說道:「五百文,這么便宜!」

聽見便宜兩個字,掌櫃的笑了,「對於格格來說,五百文很便宜,但是對於平民百姓來說,五百文很貴啦!有些人一個月才掙五百文,辛辛苦苦一個月才買得起一匹布。」

琪琪格說道:「賺五百文的人怎么可能買這個布?這五百文得買米買菜,買鹽買油,住在城里還得買柴買水。」

掌櫃忙道:「您真是個心善的太太,了解民生疾苦。京城不易居啊!一草一木都是錢!」

掌櫃指著桌上的茶壺說道:「我們鋪子沒有甜水井,只能買水給客人泡茶,每年買水就得花不少錢呢!」

大公主問:「哪一種是竹布?」

掌櫃取出竹布給大公主看,「您看看,這就是竹布。我們店里的竹布厚實耐磨,可耐穿了!」

三個孩子湊上去摸了摸,只覺得布料粗糙,摸起來很不舒服。他們這才明白,原來平民百姓連這樣的粗糙布料都穿不起。

孩子們眼光高,瞧不上店里的布料。琪琪格挑好的料子買了幾匹,把掌櫃喜得眉開眼笑。

東西挑好了,該付錢了,琪琪格看向三個孩子。「你們愣著干什么?付錢啊!」

孩子們呆住了,大公主覺得難以置信,「我們付錢?」

這些布料又不是他們選的,為什么要他們付錢?

琪琪格:「你們跟著我出來,難道想蹭吃蹭喝?我給你們孝敬長輩的機會,你們可要爭氣啊!」

站在一旁的掌櫃都驚呆了,他開店二十年,年輕人跟長輩進來從來都是長輩付錢,他從未沒見過長輩命令晚輩付錢的。尤其是這些晚輩都是沒成年的小豆丁!

大公主和二公主乖乖掏荷包,三阿哥出門沒帶錢站在一旁干看著。

兩個公主提前跟弟弟說好,「這錢是咱們三個平攤,回去了你可不能賴賬。」

三阿哥不情不願地說道:「早知道要花錢,我就不跟著跑出來了。」

掌櫃再次震驚,是世道變了嗎?宗室子弟最要面子,這位黃帶子小阿哥為什么會說出如此摳門的話?

兩位公主乖乖地付了錢,琪琪格買的東西多,店鋪可以送貨上門。

往皇宮里送是不太方便的,一不小心會讓人當反賊抓起來。琪琪格囑咐掌櫃,讓他把東西送到福全府上。

其實琪琪格也可以把布料放在娜仁的公主府,但她不敢,娜仁現在屬蝗蟲的,什么東西到她手里都能昧下。

離開了綢緞庄,孩子們吵著嚷著要去隔壁的書局。

進了書局,孩子們散開去找喜歡的書。琪琪格對書沒有興趣,她跟賣書的活計打聽書本價格。

「《朱子全書》多少錢?」

伙計說道:「四千文。」

「《子史精華》呢?」

伙計:「也是四千文。」

大公主和二公主聽見了稍微算了一下,一千文就是一兩銀子,一部《朱子全書》居然要四兩銀。

大公主皺眉說道:「你這書太貴了吧!隔壁那么大一匹竹布才五百文!」

伙計笑了,「這位姑娘,我們店誠信經營,童叟無欺。這書本的價格可不是我定的,您出去轉轉,整個京城都是這個價!要不怎么說讀書人金貴呢?這一本書四千文,那一本書也四千文,這都是考科舉必讀的書。再加上四書五經,還有各種注解的書,只這些書就老鼻子錢了!讀書人就是用錢堆出來的啊!」

大公主想了想對琪琪格小聲說道:「皇祖母,明年春天又有會試了,我想多買些書籍,贈給那些家境貧寒的舉子。」

琪琪格覺得大公主的想法有點天真,進京的舉子那么多,你怎么分發書本?你又以什么名義發?貧寒的舉子那么多,你打算買多少本書?

琪琪格不是很贊同,但這是公主的一片心意,琪琪格不忍心給她潑冷水。大公主能天真的日子也不多了。

琪琪格笑道:「好,去做你覺得正確的事,挑書去吧!如果錢不夠,祖母給你付。」

大公主歡歡喜喜地行了一禮,拉著妹妹的手去挑書了。

伙計問琪琪格,「這位太太,不知您府上在哪里?如果東西多,我們可以送到府上。」

「送到裕親王府。」琪琪格小聲嘀咕了一句,「不知道她們會買多少書,不知道錢夠不夠用。」

伙計聽見裕親王府幾個字,連忙給琪琪格行禮,「原來是裕親王府的女眷,小的有眼不識泰山,您恕罪。如果您沒帶夠錢也沒關系,我們送貨上門的時候您再付就行了。或者是記賬也行,年底我們再跟王府里對賬。」

琪琪格驚訝地說道:「你們這還能賒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