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太後畫風與眾不同 第133節(1 / 2)

可惜,拍賣式捐款很快就結束了。大家還得過日子呢!捐幾千兩銀子就是極限了,再捐就傷筋動骨了。

這場宴會大獲成功,公主們又籌集來許多善款,夠她們用很久的了。

回到宮里,公主們換了衣服,直接去琪琪格宮里跟她描述今日宴會的捐款盛況。

琪琪格命人喊來大阿哥三阿哥和四公主,他們也算是建設京城的參與者,很該一起聽聽。

大公主笑道:「大家恨不得把錢都塞到我手里,我看大家是憋著勁,都想要牌匾呢!」

琪琪格笑道:「咱們大公主大方,還給她們做牌匾,要是我啊,沒人一塊小木牌,是那個意思就行了。」

四公主說道:「皇祖母,你這話說得不對。牌匾比較大,還能掛起來,上面的字都是公主們寫的,這樣的牌匾掛出去有面子。小木牌就算鑲金子了也沒用,它太小了,不起眼。就算把鑲了金子的木牌牌掛在大門口,大家看不見也沒用。」

四公主雙手合十嘆了一聲,「阿彌陀佛,各位捐款的善人不是心善,他們是花錢買體面。唉!真是丑人多作怪啊!」

琪琪格吐槽,「我看你是好色歪理多啊!」

說到好色兩個字,四公主來精神了。

「我不是好色,我只是生了一雙發現美好的眼睛。」

四公主跑到大公主身邊,趴在大公主腿上。

「大姐姐,我聽說負責蓋公用茅房的是兩位漂亮小姐姐,這次宴會她們去了嗎?」四公主嘆道,「可惜我被皇阿瑪冷酷地關在宮里,不能參加宴會。」

大公主看了看大阿哥和三阿哥,「他們沒去,你不必遺憾。」

四公主又問道:「大姐姐,我聽說那一對姐妹花生的可美了!但她們每天都戴著面紗,你看見過她們的真面目嗎?真的很美嗎?」

大公主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呃……還行吧!」

四公主不高興了,「大姐姐敷衍我!我覺得他們一定是美人,不然她們穿衣打扮的方式怎么會引得京城的閨秀爭相效仿?我都聽說了,現在京城不流行金玉的首飾了,大家都喜歡珠貝攢成的珠釵,因為那對姐妹花喜歡珠貝的首飾。」

大阿哥和三阿哥如坐針氈,他們好怕暴露身份啊!

琪琪格看大阿哥他們不自在,主動出來替他們解圍。

「行了,四公主回去好好坐著,你又聽說這個,又聽說那個,你很會聽說嘛!」

四公主怏怏地坐回自己的位置,「哼,等過幾日皇阿瑪解了我的禁,我親自去看那對姐妹花,不用你們替我描述。」

琪琪格殘忍地掐斷四公主的妄想,「你死了這條心吧!那對姐妹花不想暴露身份,所以才蒙著臉,他們以後再也不會出來做事了。」

這個消息對四公主來說宛如晴天霹靂,「什么?她們不會再出現了?」

四公主失落地吟道:「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琪琪格非常順口地接道:「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四公主:這殘酷冷漠的皇祖母,她根本不懂我的感受!

第148章

最近京城里最出風頭的是三位公主嗎?並不是!

現在最出風頭的是引領潮流又突然消失的姐妹花。

她們姐妹參與了公用茅房的修建,本該在公主們的宴會上大放異彩,結果不知為什么又消失不見,非常神秘。

大家不知道她們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她們是誰家的格格。有人說她們是公主,有人說是皇親國戚,還有人說她們被公主搶了功勞,一時激憤,所以不願意再出現。還有人說她們馬上要嫁人了,以後不會再出來做事。

大家都在尋找那對失蹤的姐妹花,其中以四公主最為積極。

她在京城人脈廣,各家各戶都有她中意的美人。她發動美人們幫她找人,發誓要找到這對絕美姐妹花。

知道姐妹花真實身份的琪琪格等人很無語,四公主的操作讓人醉醉的。

鼓動美人去找別的美人,這樣真的沒問題嗎?

大阿哥和三阿哥現在好害怕,他們以為工程結束,男扮女裝的噩夢就結束了,誰能想到他們的親妹妹非要把他們的黑歷史給挖出來。

大阿哥和三阿哥覺得不能坐以待斃,紛紛出招整治四公主。

大阿哥搜集了許多孤本珍本送給貴妃,麻煩她給女兒多多布置功課,千萬別讓四公主閑著。

三阿哥也挺狠,他找來幾個樣貌不錯的宮女太監送給四公主,希望用新的美人來轉移四公主的注意力。

這下子四公主可忙壞了,她又要忙學業,又得跟新來的美人聯絡感情,一時間分身乏術,總算把傳奇姐妹花的事拋到了腦後。

不僅僅是四公主忙,宮里都是大忙人,三位公主繼續忙著建設美麗京城,琪琪格和太妃們開始忙著搬家,大阿哥准備娶媳婦。

改造京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好的事,現在只修好了兩條路,她們還有許多事情要做。

公主們宣布用善款做生意,將來獲得的收益都用來做善事,這一舉動得到了捐款人的支持,但是誰來經營這些產業是個問題。

除此之外,新建的公用茅廁也出現了問題,不是說茅廁蓋的不好,而是蓋得太好了,許多乞丐躲進了廁所,把那里當成了住所。茅廁有屋頂有牆可以遮風擋雨,除了臭了點,沒有別的毛病,比睡在大街上強。

公主們還得解決乞丐的問題,不然公用茅廁都成了擺設。

琪琪格現在沒時間關心公主,她忙著搬新家呢!

寧壽宮里里外外都收拾齊整了,琪琪格和太妃們也可以住進新家了。

琪琪格的寢宮和以前一樣,她這人比較土,沒什么審美,新家和以前一樣就行。

其他太妃的宮室有了很大的變化,三位公主與太妃們相熟,她們根據太妃們的性格設計的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