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嫁給暴君之後 第107節(1 / 2)

她借著微弱的燈光,看向牢房之中。王贊穿著白色的囚服,四肢都被鐵鏈捆縛。牆上有一個高窗,能透進微弱的光亮。王贊坐在石床上,背對著大門,似乎正在看那處光亮,也沒意識到人來。他似乎瘦了很多,整個背佝僂著,像個行將就木的老人。

也許他聽到了有人來的動靜,只是裝作沒聽到而已。

王執打開牢門走進去,稻草上似乎有只老鼠,吱吱叫著逃到角落里去了。王樂瑤抓著竹君的手,只覺得渾身都起了層雞皮疙瘩,她還是不喜歡臟兮兮的地方,也不喜歡蛇蟲鼠蟻,但還是硬著頭皮邁步進去。

王執手里拿著食盒,一聲不吭地在木案旁坐下,打開食盒,把里面的菜跟酒都擺了出來。酒杯有三個,王樂瑤知道,多出的那一個,並不是給她的。

王贊聽到倒酒的聲音,微微回過頭,渾濁的目光仿佛沒有焦距,來回打量著父女倆人,然後一屁股坐到案旁,拿著酒壺就往嘴里倒。

王執看向他,有幾分痛心地說:「你們這是何苦?你在徐州刺史任上,雖說不如在都城的時候風光,但好歹是軍鎮刺史,受人尊敬。非要弄到如今這種田地才甘心嗎?」

王贊仿佛沒聽到,很快就把一壺酒全都倒進嘴里,酒灑得到處都是,他邋遢的胡子和囚服的衣領全都濕了,聲音嘶啞地問:「還有酒嗎?」

王執只能又拿了一壺給他。

事到如今,說這些不過都是徒勞無用的。人的貪和痴,並非是理智可以控制的東西。王執只是覺得痛心,好好的一個家,弄得分崩離析,手足相殘。

「堂叔,你知不知道伯父有個私生子?」王樂瑤低頭問道。

王贊停頓了一下,繼續喝酒,「你問這個做什么?」

「那孩子的親生母親,想要見他一面。」

「不知道。」王贊很快地回答。

王端原本應該是王允計劃中的一步,可惜王允沒用到他,就死了。既然王允死了,王贊便沒打算讓王端認回親父親母。如今王端可算是王家最有出息的男兒,他養了十幾年,就是他的兒子。王允留了後手,想讓人把孩子認回去,門都沒有。

只要他不說,陸氏肯定也咬死不會說的。

王樂瑤知道,王贊肯定知道內情。畢竟王允所做的事,他都參與其中,那個孩子,說不定還是他幫忙處置的。可如今那孩子是生是死,流落何方都不知道,她只想要一個真相。

「都到了這步田地,你就不能說實話嗎!」王執一把搶過了王贊手中的酒壺,大聲道。

王贊怒瞪著他,用手背抹了下嘴,神態淡然,「那孩子生下就被送走了。王允根本就不想要,還要我殺了,覺得那是他人生中的污點,時隔多年,我上哪里給你們找?你們告訴孩子的母親,就當那孩子已經死了吧。」

王執和王樂瑤父女倆無言,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王贊說的也許是真的,也許另有隱情,但從他的口中,估計很難再問出什么了。

王樂瑤有幾分無奈,最後還是沒幫上劉八娘的忙。

「阿瑤,你若問完了,就先出去吧,我單獨跟他說幾句話。」王執說道。

王樂瑤點了點頭,帶著竹君出去。她聽到後面的牢房里,傳出王贊又哭又笑的聲音。無人知道那日王執到底跟王贊說了什么,只不過王贊在臨刑的前一夜,給蕭衍上了罪己書,還主動把元翊跟他往來的書信供了出來。還有這些年王家利用自己的權勢,陷害文獻公,收買官員,聚斂財富,種種罪狀,罄竹難書。此舉也揭開了士族腐敗,相互勾結的那塊遮羞布。

一時之間,被問責的王氏官員不少,很多人都自請辭官。

蕭衍沒有對王氏趕盡殺絕,他免了陸氏等人的罪名,王端還因為守衛都城有功,得到晉升,王竣也終於得到了盼望已久的起家官。雖然這些跟王家鼎盛時期比起來,微不足道,但好歹是埋下了希望的種子。

王執離開都城那日,王樂瑤還是在城外驛亭給他送別。

王執望著遠方說:「阿瑤,為父此生應該都不會再回都城了。陛下對你用情至深,我也就放心了。從今往後,你自己多多保重。」

王樂瑤雖然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備,可真的聽見王執這么說,還是熱淚盈眶,忍不住抓著王執的手,「父親,您也要多保重。」

王執嘆氣,「景融一事,是為父感情用事,導致了後面這么大的禍端,陛下不降罪,已是仁慈。你伯父身死,雖說是罪有應得,但他死後,琅琊王氏也衰敗了下去。我雖痛恨你伯父所為,但看到王氏不復往昔繁華,一大家子死的死,散的散,仍是難以釋懷。你就原諒為父的自私吧。」

王樂瑤本來想要告訴父親,母親或許還在人世,想不想見她一面。

「阿瑤,為父確實不適合做官,也不想再被凡塵俗世牽絆,以後,就潛心問道,你就當沒我這個父親吧。」

王樂瑤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經歷這么多事,父親就算知道母親還在世,也不可能從北海王的手里把母親帶回來,再續前緣。母親也未必願意再回到大梁這個傷心之地吧。

所以她最後什么也沒說,只是看著王執上了牛車,默默目送牛車遠去。

孑然一身,對於父親來說,也許是最好的歸宿。

一切紛紛擾擾似乎復歸於平靜,二月也悄然來臨。

北魏再遣使入都城,魏帝在公文上言明,自己身體不適,不能長途跋涉。誠邀蕭衍北上洛陽,商談兩國永久停戰之事,並特意提請皇後同行。

替魏帝前來的,是上次向蕭衍求助的那個副使,他對蕭衍拜道:「皇帝陛下,實話跟您說,我國的陛下雖然清醒過來,但因為延誤了救治的時機,他的身子大不如前,所以可能時日無多了。他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兩國之事,所以希望盡快能跟您見一面。同時他也知道了貴國皇後和北海王妃的事情,希望能玉成兩人相見,請您一定要相信他的誠意。」

蕭衍把文書收下,「朕會考慮,你先回洛陽館等消息吧。」

那人走後,沈約立即對蕭衍說:「陛下,不能去。萬一魏帝發難,像當年一樣,將您扣在洛陽呢?」

蕭宏也說:「阿兄,沈侍中說得有理。魏帝時日無多,所以想把你騙到洛陽去,永除後患。真到了北魏境內,就是任他們所為了。這魏帝和北海王,都不可信。」

蕭衍沒有說話,這趟洛陽之行,他是非去不可的。因為他答應過阿瑤,要去北魏治病。這一個多月以來,發生了太多的事,他幾乎沒什么時間閑下來休息,頭疼的事,也只敢私下告知許宗文。許宗文也勸他盡快北上治病,因為誰也無法預知下次發病是什么時候,若病倒了多久才能醒。魏帝昏迷的這些時日,北魏險些大亂,釀成大禍,可見一國之君身體康健有多重要。

魏帝年事已高,連他的頭疾都能治,蕭衍年富力強,肯定也能有治愈的希望。

蕭衍怕身邊的人擔心,所以才沒說出實情。

他讓沈約和蕭宏先回去,准備起身的時候,頭部如遭重擊,雙手撐著桌案,然後跌回御座,整個人狼狽地倒在地上,發出「咚」的一聲巨響。

蘇唯貞連忙跑進來,一把扶起他,著急地叫:「主上!」

蕭衍頭疼欲裂,恨不得在地上打滾。但他強忍著,抓著蘇唯貞的手臂說:「別聲張。朕緩一緩就好。」

蘇唯貞跪著,讓他靠在自己的懷里,立刻拿了許宗文研制的止疼葯丸給他服下。但這葯丸只能治標,不能治本。許宗文也說,葯效會隨著時間而逐漸失去效用,並非長久之計。

緩了一會兒,蕭衍覺得沒那么疼了,才強撐著坐起來,「此事不要告訴皇後。」

「主上,這事不可能瞞皇後娘娘多久的。仆覺得您近來發病越來越頻繁,再耽誤下去,恐怕又會像上回一樣,一病不起。那個老巫醫既然能把魏帝的病治好,也一定能醫好您。」蘇唯貞叩首,「仆逾矩進言,為大梁江山社稷,為皇後娘娘,您都該冒險去一趟北魏。」

蕭衍道:「朕是打算去的,於公於私,都非走這一趟不可。但治病一事,還是要對外隱瞞,免得引起不必要的猜測,帶的人也需慎重。等朕跟皇後商議以後,再對他們說吧。」

132. [最新] 第一百三十二章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