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封筆詩(1 / 2)

終宋 怪誕的表哥 1151 字 2023-05-04

風簾樓詩會。

「其實《水tiáo歌頭》已不可能有人能比肩東坡詞了,劉孟會今夜不該擬這詞牌的。」

「『舉首快哉去,燈火見神州』,雖不能比東坡詞,今年中秋,劉孟會已得詞魁矣。」

「終是沒太大意思,若要我說,中秋未必要賦月。今日劉聲伯那一句『泣血兩朝事,披肝一萬言』才是最觸動我的。」

「不錯,詞魁該給劉芾劉聲伯,該給賢關六君子……」

今夜臨安大大小小的詩會恐有上百場,遇到好詩詞便是四方傳唱,比如豐樂樓詩會上,劉辰翁的詞已傳到了風簾樓。

確實稱得上「共中秋」。

不過,風簾樓詩會上還沒拿出像樣的詩詞,與會諸人不免談起些別的事。

「談到賢關六君子,我忽想到了李瑕李非瑜。」

「jiān邪黨羽,提之掃興。」

「他確立過功,確往西南艱苦之地赴任。我等未見其人,不必妄下定語。」

「德夫兄想說什么?」

「我在想,若李非瑜在此,能拿出怎樣的詞作。」

「論遣詞造句,或可勝過劉聲伯、劉孟會。但論若意境,勝不過賢關六君子泣血上疏的披肝瀝膽。」

幾名文客談到這里,忽聽四下一片呼聲。

「唐行首要唱李非瑜新詩了!」

「你說什么?」

眾人抬頭看去,只見胡真已親自登台。

「諸君有禮了,若論當今詩詞一道,最聲名鵲起者,李瑕李非瑜也,其人風評,毀譽半參……

今晨,奴家為他送行,問其心志,一笑置之,唯留一詩相贈唐行首,稱平生封筆之作。是高才八斗、是欺世盜名,且由諸君品鑒……」

~~

台後,年兒正在給唐安安補妝。

「姑娘,他待你也太好了吧。」

「胡說什么。」

年兒道:「他這一首詩,顯然是送給姑娘你的,就像你常說的,名氣越大,才不用去接待那些不願接待的客人,今夜這詩一出,滿臨安還有誰比得上你的名氣?」

「好了好好,嘰嘰喳喳的。」

「是姑娘說的,他本就有些痴情。」

唐安安忽然低聲道:「這是決別詩,他向世人示意,從此與我再無瓜葛了。」

「姑娘這是什么意思?」

主仆二人話音未落,有婢子跑來道:「唐行首,該登台了……」

~~

「什么?李非瑜之詩?封筆之作?」

劉辰翁聽到消息,立刻起身,從豐樂樓趕往風簾樓。

他對李瑕很好奇。

沒見過對方,說不上是怎樣的觀感,只是覺得那人若不再作詞了實在是可惜。

但今夜,再好的詩詞也比不了賢關六君子泣血上疏、為國事拋棄前途的一腔忠義。

對此劉辰翁深有體會,整夜都在後悔不該把那首《水tiáo歌頭》拿出來。

這讓他感覺,賢關六君子在為國事奔走,自己卻在歌舞升平。

腦子里想著這些,劉辰翁奔至風簾樓。

「劉孟會來了!」

「孟會快來,馬上要唱了……」

劉辰翁快步穿過花木曲徑,遠遠聽台上有人在說話。

「因在北地九死一生,李非瑜作詩詞,喜用化名。今夜這詩,乃化名『龔自珍』所作。」

曲聲響起。

接著,一個婉轉動人的聲音唱了起來……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

「這么短?」

「如此造勢,還以為是長tiáo詞,竟只是絕句?」

「諸君認為此詩如何?」

「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