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回程(1 / 2)

終宋 怪誕的表哥 1143 字 2023-05-04

一束狼煙升起。

李瑕回看了一眼,牽著馬匹,踏上了回程的道路。

他腳上的傷已經裹好,拿樹枝綁著固定著,走路一瘸一拐。

但只能繼續往前走。

馬是不能騎的,路況不適合不說,他牽著的馬背上還馱著巡江手的屍體、掛著幾顆蒙卒首級,其它馬匹則載著傷員。

這一戰巡江手陣亡四十九人,重傷三十余,輕傷則幾乎每個人都有。

斬首六十五級,大半都是在蒙軍潰逃之後殺的,戰陣上一共只殺傷了二三十個蒙軍。

獲馬七十三匹,另還有盔甲、武器等。

其實,蒙軍真正參戰的也就不到四十人,其他人從頭到尾都被擠在小道上。

換作是宋軍jīng銳,占著天時地利人和,也許能打出全勝,不至於有這么大的傷亡。

李瑕這邊主要還是新兵,經驗不足……

「李縣尉,我們還得再走快一點。」走在李瑕前面的熊山忽然回頭說道。

「後面的蒙軍會追上來?」

「有可能。」熊山道,「一般來說,探馬也就比大股蒙軍快一日左右,我們打了半日,休整了半日……」

他看著山崖越來越陡,不由感到後怕。

這五尺道每段路是不一樣的,在白岩溝的山谷里還能擺開地勢與蒙軍一戰,但昨日若直接走,到了前面的鑿道,被蒙軍追上,他們這批人有可能就要死在山里。

李瑕卻問道:「你認為我們還能伏擊蒙軍嗎?」

熊山一愣,只覺他是瘋了。

「不行。」他堅決道,「李縣尉,我說不上來,但真的不行。」

李瑕聽了,目光落在身前的一匹馬上。

那是一匹蒙古馬,個頭不高,頭大頸短,xiōng寬鬃長,其貌不揚。

這馬看起來雖不駿,但體魄qiáng健,皮厚毛粗,吃苦耐勞,耐力良好,馱三具屍體以及各種重物都顯得很輕松。

李瑕還看到它們什么都吃,竹葉也吃、樹皮也啃。

除了蒙古馬之外,蒙軍還帶了其它馬種,一人雙馬,人不必背輜重,好走的地段騎行,難走的地段牽行,行軍速度極快。

再看蒙軍的皮甲,只混了少量的銅鐵,輕巧又堅固。

按鮑三的說法,這種皮甲防御能力並不遜於鐵甲,相反鐵甲在沖鋒中遇到攻擊更容易震傷內臟……當然,不同兵種與不同戰況,需作不同分析。

耐力qiáng的馬、輕便的皮甲,無不在說明這支蒙軍的探馬赤軍擅於長途奔襲。

這次還繳獲了些蒙軍的弓,頑羊角弓,長三尺,弓弦韌性好,遠勝於宋弓。

而在滇南轉戰三年,他們還學會了攀援。

大理、烏蠻諸部被滅,石門關前後的高山大寨被他們拔了一座又一座。

李瑕看過楊果給的情報,對兀良合台在西南的打法有所了解……比如,兀良合台之子阿術,動不動就「潛師而躍」、「繞出其後」,常為先鋒。

換言之,只要是他李瑕能爬上去的地方,蒙軍也能爬上去。

李瑕能借地勢之利,展開兩百人,擊潰三四十蒙軍,但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不是靠地勢就敢埋伏大股人馬……除非有五百jīng兵。

若有五百jīng兵,早做准備,備好木石、築成溝壘,倒可以再埋伏一次。

想著這些,李瑕點點頭,道:「你說得不錯,暫時不宜再戰了。我們加快速度,先趕到巡司休整。」

熊山松了口氣,暗道這李縣尉也沒那么瘋……

~~

岩方溝東北方向是高聳的山崖,叫「分水崖」,崖下有條魚頭溪。

魚頭溪在岩方溝時水勢又小又緩,兩邊還有河谷。但在上游的分水崖,被兩邊懸壁一夾,水勢卻很湍急。

從岩水溝往北,路越走越窄,越走越高。終於走進了懸崖上的鑿道。

鑿道不同於棧道,棧道是在懸崖旁建道路,鑿道則是在懸崖邊「啃」出一條路。

懸崖直聳,腳下是深淵,頭上是岩石。轉頭又能看到對面峭壁上的僰人懸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