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危與機(1 / 2)

終宋 怪誕的表哥 1343 字 2023-05-04

慶符軍有兩個馬軍百人隊,佰將分別是於柄、宋禾。

但成軍時日短,騎術不夠jīng湛,兩百騎兵並不能單獨出戰,發揮不出騎兵的優勢,進入大理的一路上多是先行探路、運載傷員及物資。

這次李瑕攻雲南城、品甸千戶所,留下於柄斷後,同時偵察身後那三千大理軍的動向;

而攻打品甸千戶所時,有五十余名蒙軍見勢不妙,騎馬逃了,李瑕派宋禾負責追擊,同時往北面、西面兩個方向探路。

三月二十一日。

宋禾風塵仆仆地趕回來,稟報道:「縣尉,小人追著那些蒙韃,只斬首……五人,其余已逃進大理城、太和城,小人未能追上,請縣尉治罪。」

「不怪你。」李瑕淡淡道:「以你們的騎術,追不上蒙軍很正常。現在大理、太和兩城已有防備了?」

「是。」宋禾道:「小人昨夜登山眺望大理城,大理城南面的下關已守備森嚴,至少有一千守軍。」

李瑕點點頭,轉頭向高明月問道:「下關有一千守軍,大理城會有多少人?」

高明月仔細地為李瑕畫了一張地圖。

「大理城東為洱海、西為蒼山,城池夾在當中。北面有龍首關,南面有下關,各駐軍一個千隊……」

李瑕提筆標注,低聲道:「那大理城幾乎不可能攻下了。」

他轉向宋禾,又問道:「品甸城以北的太和城是何情況?」

宋禾招過一名騎兵什將,這什將名叫「崔剩」,本是縣衙的馬夫,騎術不錯,昨夜正是他到北面探路。

「稟縣尉,太和城與品甸類似,五百駐軍,其中一個蒙軍百人隊,再加上昨夜逃過去十余個蒙韃。」

李瑕點點頭,在地圖上品甸城北面八十里的「太和城」標注上「五百兵力,蒙軍一百」。

不一會兒,於柄也趕回來。

「縣尉,在東南方向六十里的沐滂嶺發現大理軍。小人昨夜擒下了一個他們的探馬,縣尉可要審問?」

李瑕點點頭,道:「帶過來吧……」

審過俘虜,李瑕在地圖上品甸城東南方向六十里的「沐滂嶺」注上「楊淵,三千兵力」;

在品甸城正東方向一百八十里的「統矢城」標注了「段實,兩千兵力」;

在正南八十里的「趙賧千戶所」標注「五百兵力,蒙軍一百」。

至此,李瑕已在品甸城四個面、五個方向,寫下了敵軍的大概兵力。

高明月站在他身邊看了一會。

她已經有些了解李瑕打仗的風格……

小龍箐山谷,八百人伏擊段實一千大理兵。占據絕對地勢,不惜用光所有的箭矢火器。敵軍援兵一到,立刻退到山上;

大尖山,一千余人從南面突圍,占據地勢,先將南面一千大理兵一分為二,才各個擊破。一旦擊潰敵軍,不求傷敵,立刻突圍;

偷襲雲南城之後,把品甸的五百守軍吸引出兩百人,之後才偷襲品甸。

簡而言之,李瑕不打硬仗、不與,一直在全力避免傷亡。

了解他的想法之後,高明月看著地圖,低聲道:「我們可以走北面,趨金沙江,太和城兵力少,不能追我們。」

李瑕搖了搖頭,道:「不行,我們糧草太少,不足以走靈關道;沒有船只,走不了金沙江。且楊淵追得太緊,不會給我們渡河或造船的時間。另外,太和城已有防備,一定會派人扼住道路,請求援軍。」

高明月「嗯」了一聲,又提議道:「那我們南下,打趙賧千戶所?」

李瑕問道:「向東,回統矢城如何?」

「嗯?」

「我們手上的糧草,只夠我們走五尺道回去。」

李瑕在地圖上點了點,道:「你看,我們並非是直接從統矢城過來的。我們是向南走了近百里,才從東南方向過來,走的是從威楚到大理的官道。」

他說到這里,在地圖上畫了個三角形。

「楊淵這三千人一路追著我們,也是從東南方向過來……接下來我們只要向正東方向走,便可徑直從統矢城下而過,走五尺道。但可慮的是,善闡府還有一支蒙軍。」

高明月眼睛一亮,道:「若能過了統矢城,我有辦法不用再走善闡府。」

李瑕問道:「善闡府不是必經之地嗎?」

「可以從善闡府北面的山林里走。」

李瑕目光看向地圖,沉吟道:「那一帶都高山,並無城池,只怕不好走,糧草也不夠。」

高明月道:「這一帶有三個部落,?勸部、掌鳩部、羅婆部,皆屬滇東三十七部,與我高氏有舊交,我有把握讓他們引我們過境、還能借些糧食。」

「那好。」李瑕道:「我們可以試著補充這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