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理由與計劃(1 / 2)

終宋 怪誕的表哥 1263 字 2023-05-04

李瑕出兵時完全是雷厲風行的作風,沒與高長壽仔細討論過,只是說完一個大概的計劃,當即就領兵南下。

最後只留下一句「你盡快組織人手,到曲靖運東西吧。」

偷襲了磨彌千戶所的次日,高長壽領了兩千余勞力也到了,開始拆卸房屋、搬運物資到威寧建城……

「我不知你是如何想的。」高長壽道:「你真想帶著這么一點人奇襲成都?」

「打成都當然不是靠我這一點人。」李瑕道,「以這一小支奇兵襄助蒲擇之而已。」

「我不認為這個蒲擇之能收復成都。」

「你都不了解他,不要妄下定論。」

高長壽道:「你就了解嗎?」

「我有個幕僚,算是慕僚吧,叫作……李西陵。」

李瑕說到這個名字,語氣有些斟酌,緩緩道:「李先生曾在荊湖制置使吳淵帳下為幕,戰略眼光是有的。

經他分析,蒲擇之的意圖就很清晰了。奇襲劍門之後,便可阻擋漢中一帶的蒙軍南下。封鎖成都,對成都的蒙軍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高長壽問道:「你相信這位李西陵的分析?」

「嗯。」

「但你不能確定成都之戰是何時開始。」

「朱禩孫在三月末時向我發出tiáo令補防瀘州,說明他領兵北上劍閣了。一旦宋軍封鎖劍閣,馬上便要對成都發動攻勢。我從靈關道北上,時間應該是剛剛好。」

李瑕指了指地圖,又道:「蒲擇之打下劍門之後,蒙軍必然也能猜到他的意圖。那么,蒙軍必然對宋軍有所防范,會加qiáng成都的防事。到時我出靈關道,或可出其不意擊蒙軍腹背,改變這一戰的局勢。」

「太危險了。」

「阿術不在,大理國內空虛,我走大理,面對的只是偽軍;相比起來,反而是到川西去更危險,那里是上萬有防備的蒙軍。而且,宋朝的指揮體制森嚴,我到了瀘州,一定會喪失自主權。」

話到這里,李瑕苦笑了一下,道:「你也知道我的性子,不喜受人使派。到時我若是看到戰機,再想從瀘州出兵,或許還得對瀘州守軍動手。」

高長壽長長地嘆息了一聲。

他更希望李瑕能留在威寧,但知道這話說了也沒用,反倒顯得他像個小媳婦一樣。

李瑕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這件事我考慮的比你多,不是頭腦一熱做的決定,你不必勸我。」

「哪怕不勸你,我也很擔心你要如何穿過大理到靈關道。首先,糧草輜重你怎么解決?」

「搶。」

「大理國遭蒙軍擄掠至此,何處還有糧草……」

高長壽話到一半,忽然愣了一下,反問道:「你不會是想搶寺廟吧?」

「我沒搶,是也先搶的。」

「也先搶的?」高長壽喃喃了一聲,搖了搖頭,也不知該做何感想。

……

大理國崇佛,有「妙香國」之稱,開國以來就大量興修寺廟。

歷代大理段氏皇帝二十二人當中,有十一人出家為僧。是真的崇尚佛法、還是為高氏權臣所bī,也只有他們心中最清楚。

至於崇佛的緣由大概也有許多,比如離天竺、吐蕃近,比如用佛法來緩解境內的各族之爭、權力之爭,避免南詔國滅之後各大家族之間的血腥殺戮。

忽必烈似乎也信佛,他滅大理之前,須取道吐蕃,駐扎在六盤山時請藏傳佛教薩迦派首領八思巴會面,接受了八思巴的喜金剛guàn頂。當時他的王妃察必隨行軍中,同樣接受了guàn頂;

滅大理時,他裂帛為旗,上書「止殺」二字,說是被姚樞所勸,其中未必沒有考慮到佛教的影響力;

滅大理之後,他曾駐扎在無為寺,禁止戰火燒到寺中,時人雲「邊城劫火,此間翠華」。

忽必烈這人不僅信佛,他還信道,也接受了儒學大宗師的尊稱。

在李瑕眼里,如果一個人什么宗教都信,那等於什么都不信,不是宗教徒,而是政治家。

當然,換成是李瑕,如果有朝一日能征服大理了,也不敢公然藐視佛法。這是為政者應有的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