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成都(1 / 2)

終宋 怪誕的表哥 1294 字 2023-05-04

自從宋太宗趙光義為奪回燕雲十六州,起兵攻遼,結果在高梁河慘敗,宋朝停止了統一的步伐,由主動變為被動,執著於防守而失於進取。

防而不攻,像是成了宋朝刻在骨子里的秉性。

當然,始終有許多慷慨之士,力求收復故土,只是大多以悲歌收場。

宋朝的防線一退再退,東面已從滹沱河退到了黃河、又退到了淮河。西面從黃河退到了關隴、又退到了漢中、退到了劍門關、幾乎退到了長江……

蒲擇之知道不能再退了,不能再只作被動的防守。

再守下去,他在任之時、有生之年或許能有功,但大宋早晚將亡。

余玠還能反攻漢中,他卻要先反攻成都。

因此,他力排眾議,不顧紐璘攻向重慶府的萬余蒙軍,毅然決然奇襲劍門關。

蒲擇之把這一戰稱為「關門打狗」。

打下劍門關,可以隔絕開漢中與成都的蒙軍,之後再qiáng攻成都的阿答胡,可防止汪德臣支援。

劍門關天險,不能輕易攻破,卻可偷渡嘉陵江迂回。後唐滅前蜀、宋滅後蜀,都是如此破關。

五月十八日,蒲擇之親率小股兵力從汪德臣眼皮子底下繞到劍門關後方,朱禩孫、蒲黼、楊大淵、韓勇等諸將齊攻劍門關,一舉收復了劍門要塞。

這又是一場大勝,宋軍軍心大振。

但收復劍門關僅僅是個開始,關了門,接下來才是打狗。

這只「狗」是蒙軍在成都的都元帥阿答胡。

蒲擇之以最快速度開始了布置,留下兵力駐守劍門關,防止汪德臣反攻。

他派劉整據守遂寧,扼住涪江的箭灘渡,防止紐璘回師與阿答胡合兵。

劉整如今在京湖制置使李曾伯麾下,隨吳淵入援川蜀。他曾以十二驍勇取信陽,名震天下,乃當今大宋最「才氣橫溢」的將領。

蒲擇之極欣賞劉整的才華,因此,將阻止紐璘的重任托付於他。

~~

六月十八。

蒲擇之布置妥當,親自率兵攻向成都。

至此,他分出了許多兵馬扼守劍門關、嘉陵江、涪江等地,倉促間僅能抽tiáo出三萬兵力。

而成都蒙軍雖被紐璘帶走了萬余人,依舊還有萬余人。

蒲擇之必須趕在汪德臣、紐璘反攻之前,殲滅成都守軍。

這在所有人眼里,都是幾不可能做到之事。

出發之前,蒲黼最後一次勸了蒲擇之。

蒲黼是蒲擇之的兒子,字文華,時年三十四歲,淳祐十年庚戌年進士。

他雖是文人,但熟讀兵書,對蒲擇之的決定並不看好。

「父親,太冒險了啊!一旦汪德臣殺入劍門關、或是紐璘回師突破箭灘渡,我等必陷入蒙軍包圍。這且不說,只說成都蒙軍還有萬人,來去如風,父親如何殲滅?」

蒲黼話到這里,語氣不免加重了幾分,又道:「依孩兒所見,父親這是在賭,拿川蜀、拿大宋的國運作一場豪賭。」

蒲擇之沒有說話。

道理翻來覆去地說了無數遍,再說也無用了。

他知道自己在賭,但現在還有賭的機會,再被動防御下去,只怕連賭的機會都沒有了。

蒲黼見他眼神依舊堅決,又勸道:「父親,不如依孩兒的提議……我們先攻紐璘如何?我們佯攻成都,等紐璘回師至箭灘渡,與劉整夾擊紐璘。引成都守軍支援,之後先滅紐璘,再擊阿答胡,豈不穩妥百倍。」

「為父何嘗未想過。」蒲擇之道:「但蒙軍jīng騎行軍迅捷,難以在野地殲滅。不等我們擊敗紐璘。阿答胡騎兵趕來,與紐璘夾擊我等,又如何?」

蒲黼一滯。

在野地被蒙軍夾攻,後果自是不堪設想。

他這才明白,他考慮到的事,他父親早已考慮好了。

「可是父親才新任蜀帥,還未完全准備就緒。不如扼住劍門關,整兵秣馬,等川西蒙軍疲敝?」

蒲擇之搖了搖頭,道:「去歲斬了兀良合台,往後蒙軍攻勢只會愈發迅猛。這次不把握時機,不會再有下次機會。」

他嘆息一聲,又道:「文華,我等處於逆勢。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有破除萬難之勇。你的顧慮為父都懂,但顧慮有一萬條,機會只有一次。」

「父親,兒子不是怕死。」蒲黼紅著眼,道:「兒子怕的是此仗若敗,川蜀陷於蒙人肆虐之下,到時你我父子愧對祖宗,愧對鄉鄰。」

蒲擇之拍了拍兒子的肩,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