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峽谷(1 / 2)

終宋 怪誕的表哥 1765 字 2023-05-04

「頭埋低!誰讓你們拔刀出鞘旳?!」

易士英壓著聲音喝罵著,眼神中已有怒氣迸發。

被他罵的是幾個瀘州軍的士卒,慌慌張張收了刀,重新趴回地上。

易士英抬頭望了北面縉雲山一眼,擔心蒙軍哨探望到兵器的反光。

他按著刀,穿過陣列,走到了李瑕身邊,道:「讓這些士卒設伏,太冒險了。」

「是啊。」

李瑕正在注視著東面一座江對岸的小山。若是蒙軍有異動,那里會有紅sè的旗幟招展;若是蒙軍進發了,則是綠旗。

他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道:「軍中有不少將士是張實將軍與紐璘決戰之前從各地征tiáo的民壯。打防守戰可以,打伏擊戰確實不足。」

防守與伏擊不同。

防守時,民壯搬運擂木、拋射砲石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伏擊不同,看的是一支軍隊的短板,要求所有人不能露出破綻。

不是百戰之師,沒有從上到下如臂指使的指揮,做不到。

眼下這批瀘州軍,並沒有經歷過老君山之戰、成都之戰。

李瑕、易士英接手指揮的時間還太短,冒然帶著他們伏擊蒙軍,從一開始便埋下了不少隱患。

這些,他們當然明白。

他們本是領兵支援釣魚城,沒想到史天澤已率軍殺下來了。

雙方差點要面對面撞到一起。

好在,史天澤行軍動靜更大,又有沿途的山民趕來報宋軍,才使宋軍能倉促設下埋伏。

這一戰,狹路相逢,不打也只能打了。

史天澤之所以來,便是料定了重慶兵力不足這是真的。

相比呂文德的數萬黑炭軍jīng銳以及水師。敘瀘這由民壯與正規軍雜糅而成的近萬人,在這種大戰場上,根本不算什么。

必須得給史天澤一次迎頭痛擊,讓其誤以為是呂文德的援軍到了。

否則,蒙軍馬上就會知道潼川府路空虛,隨便再派一大將攻敘、瀘,即能扼住長江上游。

那重慶就完了。

因此,李瑕、易士英這一戰之目的並非擊敗史天澤, 而是恫嚇。

甚至, 進而讓釣魚城的守軍看到呂文德的援兵來了當然, 這是更難實現的戰略目的。

連李瑕也感到無奈。

這不是數千人的小戰,眼前是兩萬蒙軍水陸並進,其身後還有十萬大軍。

蒙哥入蜀以後, 隨著各地世侯趕到、隨著楊大淵等宋將的投降,兵力一直在不減反增。

這種情況下, 若是蒙哥不死, 不可能有人能力挽狂瀾。

局勢如此, 無准備的仗也要打、不妥帖的策略也要執行是被動者的無奈。

李瑕望了良久,終於, 望到了對岸的山頂上有綠旗搖晃。

這次運氣不錯,行軍必登高望遠的蒙軍哨探並未發現埋伏。

「蒙軍來了。」

李瑕探手摸了摸高明月送給自己的護身符,收好。

他提劍在手, 熱了熱身。

易士英也看到了綠旗, 開始布置一道道軍令。

「請非瑜率長寧軍為先鋒, 如何?」

「是。」

李瑕拱手應了。

憑借前世的眼光, 他在大戰略上還不錯,但具體的戰術層面依舊不如易士英有經驗。

既是報著學習的心態, 亦是為了這一戰能打得更好,在蒲擇之命他領兵出戰時,他依舊是推了易士英為主將。

這兩人的相處因此很奇怪。李瑕制定戰略, 指揮易士英出戰;到了具體作戰時,又是易士英指揮全軍。

他們卻都很習慣這種方式, 十分有默契。

李瑕大步趕到長寧軍陣前,祝成已領兵在此埋伏。

「蒙軍的哨探沒發現我們, 准備。」

沒有鼓聲,沒有號角, 宋軍悄然傳遞著命令,一個個緩緩拔刀

涪江、渠江水匯入嘉陵江之後,水勢愈大。

江水回環過合州、釣魚山,破開雲霧山脈、縉雲山脈,沖向碚州、重慶。

它在縉雲峽谷江面最窄,水勢最急。

因此,這段路有「嘉陵小三峽」之稱。

史天澤面對這樣的地勢, 也不得不停下休整。

他麾下有一萬人,加上史樞的五千先鋒軍。

還有,在釣魚城南水軍碼頭俘虜的戰船數百艘。蒙哥又撥了一部分投降的宋軍,給他湊了五千水師。

這支水師新降, 還需磨合。因此,蒙軍原本並不急著攻重慶。

哪怕如此,兩萬兵力,水陸並進,已是近乎無敵

史天澤抬頭看向縉雲山,只見山頂上旗幟搖動,沒有鳴鏑聲,說明哨探沒發現前面有埋伏。

他揮了揮手,下令,命先鋒軍繼續前行、命水師以五十艘戰船協行。

史天澤打了一輩子仗,當然不會把兩萬大軍一股腦的塞進這十里長的峽谷。

讓一部分兵力先行,扼住峽谷首尾,方可從容進軍。

這與是否有埋伏無關,是行軍的常理、大將的經驗。

「出發!」

史樞跨坐在戰馬上,驅兵沿著峽谷而行。

這是江邊供纖夫拉纖的小路, 狹窄處僅容兩三人策馬並行。

兵馬徐徐。

行了十余里,眼看著前方只要出了峽谷, 江勢馬上要開闊起來。

忽然。

「嘭!」

瓷蒺藜火球從上方拋落下來, 落在蒙軍陣中。

這瓷蒺藜火球並非是靠火葯的威力直接炸傷人馬, 而是爆炸後激射出鐵片, 被射傷的蒙卒慘叫不已。

馬匹受驚, 嘶仰。

一片大亂。

「有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