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始爭汗位(1 / 2)

終宋 怪誕的表哥 1575 字 2023-05-04

街亭。

一隊騎兵襲卷而來,至關城下,劉元振翻身下馬,大步而走,穿過一隊隊兵士。

「見過父親、汪帥。」

正神sè鄭重對著地圖談話的劉黑馬、汪良臣回過頭來。

「李瑕逃了?」劉黑馬問道。

「是。」劉元振道:「孩兒算對了李瑕撤退的時機,遣三百死士突襲,可惜地勢太窄。」

這是意料之中旳事,劉黑馬並不驚訝。

劉元振又道:「但孩兒發現,李瑕身邊頗多宋廷文官,遂在次日,往城中拋射了頗多信件。」

一旁的汪良臣已微微笑起來。

果然,只聽劉元振道:「孩兒在信上問李瑕,既說好了歸順漠南王,攜一眾宋臣前來,緣何又退走。」

「仲舉高才啊。」汪良臣不由贊了一句。

劉黑馬苦笑,嘆道:「讓汪帥見笑了,連失了蜀道多處關隘。」

「無妨,我亦丟了白關馬。」汪良臣擺了擺手,道:「事有輕重緩急,暫不必理會這些小事。」

兩人似不在意李瑕,打算將此事暫時擱置,繼續商議戰事。

但,劉黑馬忍不住還是又道了一句。

「趙宋有如此人物,只怕後患無窮。」

汪良臣勾起一絲哂笑,應道:「不論何等人物生在趙宋……又能如何。」

他也願意多聊聊李瑕。

敲了敲案上的地圖……但這是六盤山地圖,沒有蜀道的關隘,於是汪良臣又指了指案角。

「劉帥不必擔心,當年守漢中的宋將曹友聞三兄弟又是何等人物?論兵勢,尚qiáng於李瑕十倍不止,照樣讓我們打開川蜀門戶。」

話到這里,汪良臣頗有感觸,道:「家父後來常回想這一戰,嘆曹家兄弟之勇、趙宋之無可救葯。」

「哦?」

「不怕劉帥笑話……金亡時,家父曾有附宋之意,幸而,宋蜀帥趙彥吶未予答復。

家父隨闊端太子入蜀時,又幸得趙彥吶一日七道令牌bī迫曹友聞出兵野戰,被家父殲滅。

之後,曹友萬、曹友諒扼守jī關隘,再次幸得趙彥吶不肯出兵相救,家父於是全殲宋軍。

當時趙彥吶直逃回成都,闊端太子長驅入蜀,破劍門,直入成都……劉帥可知,大軍是如何攻破成都?」

劉黑馬搖了搖頭。

他其實知道。

但北地世侯如何來的?結寨自保。

他們保的是同鄉父老,同鄉父老又成他們的勢。

某些棄百姓而逃之人,讓劉黑馬念起其名字,都覺可恥。

汪良臣則是譏笑,道:「趙彥吶以出城迎戰為由,率成都三萬宋軍直奔?州而逃。闊端遂入成都……」

劉黑馬閉上眼。

他去年才去過成都,見過那凋敝荒涼之景象。

一百四十萬人被屠戮殆盡……這還只是開始。

川蜀一千二百萬人口,至今已只余不到二百萬人。

劉黑馬是學儒之人,哪怕身處敵國,也覺殺戮太過。

汪良臣還在繼續說。

「其後一月,闊端分兵四路,襲卷川蜀。南路軍三日至眉山、兩日至青神、一日至樂山;東路軍破重慶、涪陵、萬州、開州、達州……

若非闊端當年無滅宋之志、只意在掠奪;若非孟珙穩住京湖、回師川蜀,趙宋在這一年就已經亡了。

但劉帥再看,孟珙又是何下場?被活活氣死了啊……哈。趙彥吶又是何下場?貶知江陵。

死了千萬人,趙彥吶貶知江陵還又活了兩年,因趙宋不殺士大夫啊。

大言無實之輩,為何能任蜀帥?皆因吳曦叛宋時,趙彥吶曾以文官之身刺殺吳曦,宋廷信他忠心,可笑。」

劉元振搖頭嘆息。

他看不起宋廷,但同時也看不起闊端……殺人搶掠的屠夫而已,毫無雄才大略,jiānyín擄掠,令人作嘔。

唯有漠南王是這天下唯一的出路。

……

「我汪家何其之幸,幸而未附趙宋。」

話到最後,汪良臣如此又感慨了一句。

他的大汗死了,他需要回顧這些,以堅定自己的某種決心。

「說這些,一句話,沒有人能救趙宋。李瑕搶占了漢中又如何?待我等抽出手來,輕而易舉便可奪回。」

劉元振道:「只怕到時,李瑕已不在漢中?」

兩個年輕人皆笑了笑。

他們是門閥世家,習文習武,身上頗有種自以為是的貴氣,最是看不起南邊那些唯唯喏喏的宋臣。

而他們能嗅到李瑕身上有種很熟悉的氣質,高傲的世家習氣。

——李瑕與他們是同一種人,必將不容於宋。

這是他們的直覺。

……

說過這話題,漢中之事也就暫時被拋諸腦後。

「繼續吧。」劉黑馬道:「善甫公傳信說,阿里不哥遣人南下,盛情邀漠南王往哈拉和林,共商汗位之事。」

「鴻門宴。」汪良臣道:「絕不能去哈拉和林。」

「但,此事奇怪。」劉黑馬沉吟道:「他們在等什么?」

他點了點地圖上的六盤山,奇道:「渾都海既不退向漠北、也不東進秦川,駐軍於六盤山……為何?」

「這也是大哥疑惑的地方。」汪良臣道:「故而大哥命我來見劉帥,問是否我們主動攻擊?」

「不可。」

劉黑馬立即搖頭,道:「我等處於弱勢,不能比渾都海還沉不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