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隴西之戰(1 / 2)

終宋 怪誕的表哥 1135 字 2023-05-04

臨桃這場決戰,本來不想細說的,主角都沒參與,只是一個支線背景。

但昨天到現在我的運營官和朋友私聊了我好幾次了,我也簡單回復過他們。大家似乎還有疑惑,詳細說說也好。

先說兵力吧。

歷史上,渾都海六盤山是7萬人,忽必烈西路軍6萬人。

我為何寫六盤山是11萬人,西軍10萬人?

大概的邏輯是:

李瑕收復了川蜀、漢中。那成都的劉黑馬便回到了關中,所以寫劉黑馬的4萬兵力;利州屬於汪家的兵力也已回到隴西,所以設置汪良臣有6萬兵力。

另一邊,李瑕更早把蒙哥死的消息報到了六盤山,所以六盤山能更多的吸引蒙哥的南征軍。阿里不哥看到忽必烈的兵勢足,也能從漠北派兵到六盤山。因為開戰初期,阿里不哥的兵勢是qiáng於忽必烈的。

~~

再說將領,歷史上,西軍主帥是合丹。

我為何不寫合丹,有幾個原因:

一、這是小說,大家看得本來就很亂了,這時候再加幾個蒙古名字,要花太多的篇幅去解釋他們的背景,會導致大家更亂。(包括八春,也是這個原因不打算寫,這首先是小說,重要的是大家看得不吃力。)

二、合丹的封地在別失八里,也就是吉木薩爾,很遠。

三、在書里的時間線,這一戰比史實提前了大半年,蒙哥的死訊也更早被阿里不哥知道,合丹是否支持忽必烈?我認為是存疑的。雙方就算聯絡了,能不能及時趕來?

四、這是我一個很重要的伏筆,關系到隴西這個地方的戰略位置。李瑕如果拿下隴西,可以切斷忽必烈與遠疆的聯絡(這是下面一個大劇情的內容)

五、最重要的一點是,在本書中,因為李瑕,忽必烈面對的是更加嚴峻的情形,他會更大力地啟用漢人。這也是我後面想要仔細寫的,如今只能是一點點揭開的小支線。

那我不寫合丹、八春了,涉及到一個邏輯就是:沒有他們西軍能不能贏?

先說合丹是誰,窩闊台的第六子,庶子,宗王,封地在吉木薩爾。

——「憲宗、世祖之立,合丹均有翼戴功。中統元年,御阿藍答兒、渾都海於姑臧,獲而斬之。」

這是關於這一戰,史書上對他這個主帥的描繪就這一句話。

還不如汪良臣等人豐富。

「適大風揚沙,白晝晦暗,良臣乘機命軍士下馬持短兵沖敵陣左,繞出陣後,再潰其陣右而出。」

由此,我先不說合丹厲不厲害,只認為他任西軍主帥是因為宗王身份,而非能力。

而歷史上這一戰,我通過看史料,認為的真正cào盤人是誰呢?

廉希憲、商挺。

他們一直是京兆宣撫官員,對地勢最熟悉。

歷史上,蒙哥死後,廉希憲說,「先發制人,後發人制。天命不敢辭,人情不敢違。事機一失,萬巧莫追。」

他們搶先動手,殺劉太平、霍魯懷、殺密里霍者、乞台不華,搶奪兵馬。

他們利用在秦隴的根基,就地收攏人馬,所謂「西師可軍便地」。

他們分析出渾都海的上中下去路,以及下一步計算,猜中了渾都海要北撤……

我認為,廉希憲、商挺用兵能力,甩了渾都海、合丹一百條街。

先不爭論這些對不對。我是說——這些,是我寫小說的邏輯。

之所以前面還花費半章的篇幅說廉希憲,就是在鋪墊這一戰的勝敗。

我認為,「廉希憲」這個主要原因已經點出來,那足夠說明如果沒有李瑕的參與,渾都海就必敗無疑了。

……

這是將領,再說說兵員實力。

史書上沒說合丹具體帶了多少人來支援,只有「西師可軍便地」「良臣盡起二十四州之兵」。

再加上本書中忽必烈局勢嚴峻,所以我寫主力是漢軍。

鞏昌軍、關中軍,守土之戰。

而,渾都海手中的主力有兩方面,一個是駐守六盤山的守軍,一個是蒙哥南征的敗兵。

六盤山守軍,應該是多年不打仗,給成吉思汗守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