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反賊(1 / 2)

終宋 怪誕的表哥 1584 字 2023-05-04

夜幕漸沉。

驛館外,那桿「四川安撫制置副使」的大旗還高高飄揚,旗桿邊上又豎了一根長桿,掛的是馬景的頭顱。

寧江軍的士卒逃走了百余人,部分馬景的心腹親兵被斬殺殆盡之時,其余一百二十余人放下武器投降了。

這些兵士這次本是聽說張珏反了,奉朝廷之命除之。但馬景一死,兩位蜀帥揚言馬千父子謀反。

他們不知內幕,無非是聽命行事,分辨不出真假。總之,朝廷沒有在明面上宣布李瑕叛亂,他們又是宋兵,而非私兵,繳了兵械能活命就是。

拼富貴可以,但沒必要白白送命。

當時馬景已死,就算有士卒能組織所有人一起殺了李瑕、張珏,也不知下一步如何做。

如何出成都府?帶著頭顱去哪里領賞?

找馬將軍嗎?

可馬將軍的兒子死了,敢回去必定要被追究保護不力。

這年頭,將是兵的膽。

將qiáng,則兵qiáng。

驛館中多了百余俘虜、館外散落著數十具屍體,張珏只好派人到金堂縣招了數十駐軍過來清理,必然要忙到後半夜。

李瑕不管這些小事,坐在驛館大堂上與張文靜一起吃吃東西說說話

得益於早年間曾被李瑕「擄走」一次,張文靜也是見過不少驚險陣仗,今日半點不慌,乖乖騎馬跟在李瑕後面,由她那四個女護衛保護著。

於她而言,三百敵人殺出還不如李瑕與持著斧頭的張珏比試時給人的危險感qiáng。

「你真不怕?」

「真不怕。」張文靜道:「我從小聽的都是哪些故事啊,四十二年前,父親巡視滿城。金國元帥武仙領兵數萬來攻,父親的大軍不在滿城,僅有數百守軍,遂命百姓在城頭虛張聲勢,親率百余人繞出敵後,大破金軍,乘勝攻克完州往日我只當他是吹牛皮,今日見你破敵的風姿方才信了。」

「長得好看才叫風姿,長得丑就是叫凶神惡煞了吧?」

「那當然,你知道我沒被嚇到就好,我可是將門之女。」

「誰以前被我捉了天天哭鼻子」

「你不許說。」

張文靜羞惱,伸手便捂李瑕的嘴。

之後,順勢一倚,懶洋洋地趴在他懷里,像是有些累到。

「不過話說回來,若在漢中,才不會發生這般事,張珏對成都的掌控可有些差勁。」

「也不能這般說,他沒想過宋廷會對他下手罷了。」

「那倒也是。」張文靜道:「就像山東那邊,李璮有異心,蒙古主是早便知曉的,從李全開始,李家想做的就是自立,李璮這些年動作大到不得了,蒙古主至今還未鏟除他宋廷動手卻是快。」

李瑕道:「蒙古那邊,想的是不停地擴張,而擴張,最需要武力,也忌諱將領寒心。李璮不先舉旗,忽必烈是不會動他的,否則損了名義,往後再要世侯歸附便有影響。當然,忽必烈也不怕李璮反,反了,他也有信心鎮壓;

宋廷不同,三百年來要的是穩定、是保全。天子居於繁華安樂之地,沒有武力壓制將領,那只能用綱常禮法維持。君為臣綱,這綱常不能亂,否則,天下就也大亂了,保證綱常最是重中之重,猜忌武將便是家常便飯了。這是整個朝廷運行制度的不同。」

張文靜盯著李瑕看了一會,笑問道:「真不知你這腦子是如何長的,為何看事情總與常人不同?」

「凡事要看底層邏輯,我若是宋廷,我也要派人除掉李瑕、張珏。實屬正常。」

「誰叫李瑕真是個大反賊呢?」

過了一會,張珏進了大堂,扶起被他踹倒的爐子,又開始溫酒。

「審過了,夔州路安撫使馬千得程元鳳之秘令」

說著這些,張珏臉sè愈發低沉,最後道:「今日若非你在,我死矣。」

「不一定。」李瑕道:「我若不來,你也不會出城。城內該沒這么容易動手。」

「我真不明白如此殺招,這是准備了多久要殺我?」

張珏依舊很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