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小勝(1 / 2)

終宋 怪誕的表哥 2558 字 2023-05-04

丹水緩緩而流。

「和雲歸漢浦,噴雪下商山。」

武關古驛道便是傍著丹水而下,過了羋月山,丹水又與淅水交匯。

這一帶便是秦楚丹陽之戰的古戰場。

戰國時,秦惠文王派張儀欺騙楚懷王,許諾割地六百里讓楚、齊兩國絕交,結果卻說只給楚國六里土地。

楚懷王怒火沖天,發動大軍進攻秦國,走武關道,破武關,直到離咸陽僅百里的藍田。

而秦軍卻從漢水而下,就在這丹水又與淅水交匯之處,擊敗楚國本地的十萬大軍,兵鋒直bī鄧州、南陽,楚國只好連忙割地求和。

這個典故,李瑕出兵前就看過。

年節時為了制定戰略,他翻閱了大量的地方志,以及古時戰例,才這擬定了南陽這個戰場。

他有地利,恰是秦國對楚國的地形優勢。

另外,這幾年讀書讀得多,李瑕也長了不少見識,比如便知道秦惠文王很會騙人,既騙蜀王開鑿金牛道,又騙楚懷王與齊斷交。

真的是很沒有誠信了。

「呼。」

李瑕想著這些有的沒的,深呼吸了幾口氣,心態愈發輕松。

每臨大事有靜氣,這是他做事的態度。

「心有靜氣,則攻無不克、事無不成。」

大步走上搭建在小山包上的戰台,抬起望筒看去,李瑕已能看到史天澤、董文用正在列陣。

雙方人數差不太多。

李瑕這邊,五千余jīng兵、四千余普通駐防兵、五千余民壯;史天澤有萬余兵力,董文用五千余兵力……陣勢擺開,各是一萬五千左右。

南陽府城中,董文忠至少還可以帶出五千余人,加上周圍內鄉、西峽、鎮平諸城,蒙軍後續或能有近萬人的援軍。

而鄧州的呂文煥是不會來支援李瑕的,能為李瑕牽制住棗陽、葵州方面的蒙軍,已是難能可貴。

這是人數上的劣勢。

而論戰力,李瑕麾下有一半人的戰力皆不如蒙軍。

當然,他也有優勢。

這一萬五千人一路而來之所以走得慢,便是因為在虛張聲勢,扛著更多的旗幟,搭了更多的帳篷,又在馬尾上綁了樹枝,揚起塵煙,造出接近三萬人的陣勢。

史天澤其實還沒來得及摸清李瑕的實力。

那在兵力安排上必然是趨於保守。

而論軍心士氣,李瑕自認是有優勢的。

他的戰略目標一直很清晰,始終處於主動進攻的狀態。

於是,他的士兵們想的是「我們出征,我們攻下了鄧州,蒙軍只敢守著南陽城,我們不打攻城戰,把蒙軍拉出來野戰,我們居然敢與蒙軍野戰了?蒙軍居然不敢來打我們。」

而史天澤的士兵們只會在想「我們要去山東平定李璮之亂,為什么轉到南陽?為大帥的侄子報仇。怎么又退了?宋軍兵馬太多了。這么多天為何還不攻打宋軍?」

顯然,蒙軍士卒心里的疑問更多……

這些優劣對比,其實是在一瞬間便呈現在李瑕腦中。

他有信心。

這很奇怪,分明是只有三四成左右的勝算,但他就是有信心……

~~

「哥,我怎覺得郡王麾下的蒙虜比對面還多?」

「你咋知道?」

「聽對面的喊聲,好像全是漢軍,都不知有沒有兩千個蒙虜。」

張順也覺得這事實在是太奇怪了,但那些蒙虜既然投降過來了,實在也無甚可說的。

「殺賊也是一樣的。」他拍了拍張貴的肩,又道:「別說話了,跟上劉將軍。」

張順、張貴兄弟如今屬於劉金鎖的親衛。

他們是頭一次穿上皂底軍靴,披上盔甲,卻一點也不覺得重,只覺渾身充滿了力氣。

終於,號角聲大作。

「列陣!列陣!」

劉金鎖掃了一眼將台上的令旗,已大步在中軍陣列中穿梭著。

從軍這么多年,領一兩千人的jīng兵對他而言並不難了。

他帶的是步卒jīng銳,分為兩個方陣,各八百人。

這方陣又分為五排,頭排是盾牌手,後兩排是長矛手,再後兩排是弓手與擲彈手。而每一排又有佰將來指揮。

而劉金鎖自己身後則是跟著三十余個親兵,倒不是用來保護他的,有人扛著他的旗幟,有人背著令旗與號角用來發號施令。

還有人專門留意戰台上李瑕發出的旗令,以免劉將軍錯失了命令。

遠處,馬蹄聲隆隆作響,宋軍這邊先出戰的是右翼的歸義營騎兵,分批向蒙軍的陣營掠去。

雙方都是游騎,是要先去用箭雨襲擾對方。

張順有「矮張」的外號,跟在劉金鎖這大塊頭身後,抬眼看去,只看得到劉金鎖的背,以及兩側的同袍。

戰場上正在發生什么,卻是一點也看不到。

他大概明白了為何宋軍募兵需要身材高些的人,心想自己得要打水戰才好,cào舟弄船,江面上的視野可開闊得多……

之後便是緩緩行進,每走一會就要重新整理隊型,走了小半個時辰,終於與蒙軍接近到百余步的距離。

偶爾已有箭矢射來,隔得遠,輕飄飄的,不能對披甲的士卒有甚傷害,這幾lún箭主要還是為了削弱士氣。

張順並不害怕,他從來就不怕死,以前沒有盔甲上戰場都沒眨眼,如今披著甲,便有種讓人安心的感覺。

披甲確實能救一個士卒好幾次性命。

「咚!咚!咚……」

鼓聲大作,雙方中軍終於開始接刃交戰……

~~

雙方共三萬人,放在紙面上看,仿佛是很小的數。

但列了陣仗擺開來,方圓五里全是烏泱泱一大片,密密麻麻。

廝殺一直持續到下午未時。

日頭已經偏西,跌落在張順身後的遠山上,投出長長的影子,落在滿是血的地上。

張順一直在戰場上枯站到現在,終於可以隨著劉金鎖向前沖殺,也終於見到了敵兵的身影。

他與張貴是劉金鎖的親兵,不像普通士兵那樣列陣,廝殺起來隨意得多。

殺著殺著,那挺著長槍亂刺的劉金鎖被湮沒在人群中。

張順身側全是並不相識的士卒。

後面的人擠上來,使他根本不能轉身,只能向前揮刀……

「啊!啊……」

前方,一個蒙古漢軍士卒大吼著,揮刀向張順劈來。

其人滿臉都是血,顯得很是猙獰。

張順性子卻更烈,絲毫不懼,迎上去便砍。

長刀劈進那蒙古漢軍的脖子里,鋒刃徑直往里削,直撞到了胛骨才停下來。

這一刀顯然是將對方的咽喉血管劈斷了,鮮血亂噴而出,濺了張順滿臉都是,使他變得與那蒙古漢軍方才的樣子類似。

眼前的畫面突然間抹上了腥紅。

血太熱了。

被日頭曬了一天,盔甲里也全是汗水,叫人愈發煩躁。

但張順猶在向前殺去。

一個,兩個……汗水淌得像是瀑布,眼睛已睜不開,混合著身上的血,黏得讓人難受。

耳畔是廝殺聲,還伴隨著蒼蠅嗡嗡嗡嗡嗡,沒完沒了。

到處都是惡臭的氣味,每一個被刀斧劈開的腹部都能淌出屎niào……張順不知道自己每踩一腳,踩到的是腸子還是穢物。

這樣的戰場,每一刻都是煎熬。

對幾乎每一個士卒都一樣。

他們都在等敵兵潰兵,恨不得下一刻就看到對方轉身逃跑。

「啊!」

不時又有被擠到前線的士卒放聲大吼,宣泄心中的不適感……

張順還能堅持住。

他雖然是第一次追隨川陝的兵馬打仗,但前陣子,與劉金鎖的交談中,他已對這支兵馬打仗的風格有所了解。

「郡王打仗,從來都沒輸過。哪怕是最險的時候,他反而不會逃,而是親自殺上去,每次他殺上陣前,我們馬上就大勝了。」

劉金鎖說來說去,最後讓張順有了一個印象……李瑕若沒上陣,這一場便是必勝的,而等到李瑕,很快也是要勝。

而此時在戰場上,顯然還是必勝的……

~~

東面蒙軍戰台上。

一名信使上前,道:「大帥,宗王合必赤加急軍令。」

史天澤伸手接過,掃了幾眼,默默將信件收了,沒多說什么,只是揮退了那信使。

「史帥?」董文用問道,「可出了事?」

「無妨。」史天澤道:「眼前的戰事要緊。」

他繼續觀察戰場,之後喃喃自語道:「李瑕竟還不把後軍押上來?」

他一直在算著,從開戰至此,宋軍的兵力一共也就押了一萬人上戰場。

換言之,其後軍至少還有一萬五千人?

可他這邊也已押了萬余人殺上,僅有五千人的後備隊了。

宋軍戰力不俗,李瑕軍中有這般野戰之力,卻是讓人沒想到。

終於,遠遠的有探馬繞過戰場,狂奔而來。

……

「報!大帥,小人策馬在敵軍大營後繞了幾圈,確定敵軍後方絕不超過五千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