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調整(1 / 2)

終宋 怪誕的表哥 1473 字 2023-05-04

金陡關。

董文炳近來愈發沉默了。

「大哥,潼關上又射下信箭,說是今夜殺掉姓茅的守將,開城投降……」

當董文忠又拿著一封密信過來稟報,董文炳只是將密信接過、撕碎,隨手一揚。

碎片在黃河邊紛紛揚揚。

「大哥?」

「別問了。」董文用止住董文忠,道:「顯然又是假的……大哥的計劃失敗了。」

「真失敗了?」董文忠猶有些懷疑。

之所以有這疑惑,因董文炳確實很擅長招降敵將。

這或許與他的經歷有關,他是家中長子,十六歲喪父,卻有兄弟十余人,換言之,董俊十余年間僅生兒子就生了十余個。

這種少年撫養眾多弟弟的經歷,使得董文炳便很會tiáo解矛盾,把握人心,征戰時便體現在招降敵將上。

這次攻潼關,本以為十拿九穩。潼關被兩面夾擊、已成孤城,再勸降敵人,則是雙管齊下。

但在六月十八日之後,潼關西面的攻事突然停了下來,再兩日,便有信箭射出,約定時日獻城。

董文炳一推算就知,該是宋軍援兵擊敗了劉垣,這援兵不是張珏就是李瑕,能這么快擊敗劉家父子,更可能是李瑕,入了潼關之後,僅兩天便把他派去的細作揪出來了,之後便開始誘他。

又隔了幾日,對方見他不往,怕是心想著「董文炳萬一沒收到信呢?再射一封」,於是又有了今日這信箭。

想起來有些可笑,卻可見對方主帥頗有耐心。

直等到更確切的情報傳來,董文炳才召麾下商議……

「消息切實,劉整確是敗了,近兩萬兵力丟在關中了。」

這一句話後,又是長久的沉默,董文炳又道:「我已稟奏陛下,此仗過錯在我一人,與你們無關。」

「大帥,分明是劉整無能,如何說錯在你?」

董文炳抬起手,止住了麾下眾人,道:「李璮叛亂未平定之前,對關中該以防御為主,我卻因李瑕攻南陽而命劉整出兵,應當罪我。

李瑕已回駐潼關,潼關暫時攻不下,關中以東這一路損失近兩萬兵力,初戰確是敗了……」

這是對他之前種種的一次總結。

總結了,讓人把之前的挫敗感和怕被怪罪的惶恐都消了,不讓初期的壞情緒影響到後面的戰事。

之後,董文炳對整個戰略進行了tiáo整。

「但我們依舊是占優勢,繼續進攻潼關,至少牽制李瑕一萬兵力,則隴西與延安的攻勢依舊可以摧毀他整個關隴防線……」

~~

「蒙軍確實還占了很大的優勢,差距有拉近,但攻守之勢還沒變。」

李瑕也已與張珏碰頭,開始對戰略進行tiáo整。

「殲滅劉整這一部兵馬之後,我們解決了黃河這一道防線上的危機,蒙軍幾不可能在短時間再練一只水師,但潼關、延安、隴西這三路的威脅依然在,蒙軍的實力依舊大於我們。」

張珏道:「不,黃河防線的危脅還在,等到隆冬,黃河一結冰,蒙軍還是能從黃河殺過來。而入了冬,還有另一個威脅在於,到時蒙軍若是已擊敗李璮,便可以全力出手對付我們。」

說到這里,他苦笑著搖了搖頭,道:「不怕你笑話,我真是怕入冬啊。」

「忽必烈也沒那么輕松,阿里不哥必還要卷土重來。」李瑕道:「我不太信忽必烈完全擊敗阿里不哥之前,能tiáo大軍過黃河。反而是阿術這一路,怕是打的是『以戰養戰』的主意。」

「我不認為蒙軍會再犯孤軍深入的錯,穩扎穩打,先壓著我們,待到擊敗李璮。冬日再出兵更有可能。」

「穩扎穩打?」

張珏點了點地圖,道:「我看楊大淵這意思,准備在延安府構建山壘了,這鳥廝,守城很有一手,怕是不好趕……」

李瑕一聽就有些煩。

因楊大淵這種打法聽起來沒什么,對壘起來卻很討厭。

這意味著這支蒙軍就在延安府駐扎下來了,必然時不時出來襲擾,搶擄人口過去屯田。長年牽制著關中一路兵力。

相當於qiáng盜在家門口搭了個窩。

這些降將投蒙,帶來影響頗為惡劣,幫敵人練水師,幫敵人打攻防戰。

「怕是該分開來看,阿術、董文炳、楊大淵,各有各的打法,你看楊大淵要穩扎穩打、我看阿術要以戰養戰。」

「那楊大淵交給我吧?」

「嗯,你盡快帶步卒北上。」

「阿術呢?」

「他行軍太詭譎了。李曾伯說,若再不給隴西援兵,他保不准阿術何時突然殺入關中。」

「是該派兵往隴西了,但董文炳這一路又如何?」

「有封信你看看,有點意思。」

張珏目光看去,便見李瑕從案頭的文牘中翻出一封公函。

一看便知是臨安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