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 北歸舊事(1 / 2)

終宋 怪誕的表哥 1364 字 2023-05-04

安陽城廓以南二十余里,有條河叫羑河。

游顯正駐馬立在河邊,望著南面的唐軍大營,眼神中帶著些茫然之sè。

他今年五十七歲,這一輩子正是經歷了蒙古滅金、伐宋,以及到現在為止,中原最動盪的數十年。

因此,他整個人看起來都帶著股疲憊感。

在河邊又等了一會,游永錫策馬到游顯身旁,道:「父親,若李瑕不來,而是派一支兵馬來殺父親.....」

「年輕人怕的真多。」游顯開口,打斷了兒子的話。

他的老眼中帶著回憶之sè,又道:「我當年從許州活下來,從宋境逃回北方,哪一次不是九死一生,哪一次像你這般怕過?」

「父親教訓的是。」

南面有騎兵襲卷而來,傾刻已到了河對岸。游顯眯著眼看去,很快就認出了李瑕。

那身姿氣度,想認不出都難。

但真正讓他訝異的是,李瑕竟是並不害怕被偷襲,徑直翻身下馬,親自乘著小舟過來。游顯略略猶豫,也翻身下馬,解掉佩刀,卸掉盔甲,命游永錫將馬匹帶走。

他只孤身一人穿著布衣,涉水向李瑕迎來。

但真等小舟靠近了,李瑕那雙目若含星的眼看過來,游顯卻又沉默了。好一會,他才道:「沒想到啊,陛下竟真會親自前來。」

此時,張弘道已擋在李瑕身前,以警惕的目光看向游顯。李瑕卻顯得很自若,向張弘道微微擺手。

「朕很好奇,當年是什么能讓你拋妻棄子也要從宋國回到北面,是思鄉之情嗎?」河邊風大,吹亂了游顯的須發。

他站在河邊抬頭看著李瑕,幾次猶豫,才道:「說出來,怕陛下不信,但我還是實話實說。」

「好。」

「那年我不到三十歲,隨蒙軍將領阿思蘭守襄陽,後被宋軍俘虜,宋將劉石河將軍欣賞我的才華,將我舉薦給了孟珙孟元帥.....」

這卻是張弘道之前並未聽說過的,李瑕也未想到游顯竟還見過孟珙。

只見游顯嘆息了一聲,繼續道:「當時孟元帥有意收復河南,且有了方略,他趁著窩闊台病死的時機,數次出兵攻打蒙古要塞,焚毀糧草,使淮北局勢一度好轉,當時他說服了投降蒙古的金國大將范用吉。可惜宋朝廷不許,反而對孟元帥起了猜忌之心,孟元帥由此一病不起,抱憾而終。」

李瑕曾經聽說過白朴之父白華的經歷,亦是與這件舊事有關,遂問道:「所以,你是失望之下逃出宋營、奔回北面?」

「若如此,我當有計劃,又何必拋妻棄子。」游顯閉上眼,再次深嘆了一口氣,道:「我是在孟元帥病逝前就回蒙古了,我當時的妻兒留在宋國為人質,而我孤身北上,為孟元帥聯絡了范用吉。」

張弘道張了張嘴,愣了一下。

「可笑當時孟珙屢次破地,京湖局勢一度好轉,可笑當時他慷慨激昂,我真當他能做成事。拋妻棄子為他北上犯險,結果呢?他一命嗚呼了,我怎么辦?」

似是因回想起妻兒勾起了游顯對孟珙的憤懣。

張弘道再看向游顯,恍然又明白了許多事,問道:「那這么說來,你真與李璮有所聯絡?」

游顯點點頭,又搖了搖頭,道:「我確與李璮面見過數次,但看出他不是成事之人。之後便罷了背叛蒙古的心思,只求治理好一方百姓。」

張弘道又問道:「你不飲蒙哥賜的酒也是與此有關?」

「當年我勸蒙哥不要伐蜀,其實暗中已傳了消息往襄陽。蒙哥賜酒之時,我以為是事情敗露被賜毒酒,驚慌不敢飲。」

說著,游顯自嘲地搖了搖頭,看向李瑕。

「這些年來罪人膽顫心驚,今朝終遇聖主,可將塵封多年之心事一吐為快,今願攜彰德、大名二府歸順,伏惟陛下以聖德君天下,罪人死而無憾...」

李瑕聽著這些話,分明是考慮了片刻,權衡了利弊之後,忽然跳下了小舟,踩進了河水里。

「陛下!」

「陛下!」

周圍侍從大驚。

但反正李瑕靴子與褲子都已經濕了,不管不顧趟著水上前兩步,親手扶起了游顯,語重心長地安慰了幾句。

「卿不必妄自稱罪,卿一心漢法,愛護百姓,今能攜城歸順以全百姓,有功於國,有大功於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