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5章 融入(1 / 2)

終宋 怪誕的表哥 1745 字 2023-05-04

「開船嘍!」錋

船夫將長篙一撐,船只破開河水,向江北劃去。

站在船頭的漢子抬手一指,道:「我家鄉就在淮河以北的鳳台,在金國時屬於北壽州。端平入洛時,我爹以為能回到家鄉,所以給我起了這個名字。」

「所以你叫陸鳳台?」

「是,一河之隔的家鄉,祖孫五代人沒能回去。」

「那你如今可以回去了。」

李庭芝禮貌性地應了一句,結束了這場對話。

他不太想與陸鳳台聊天,這些人話里話外總是提起家國分裂的不好,qiángtiáo趙氏的無能,他怕聊得多了,對故國的懷念會越來越淡。錋

俯身穿過船艙,站到了船尾,舉目望向南岸。

八公山越來越遠,然後船只晃動了一下,抵達了江北岸邊。

李庭芝算是徹底離開了大宋南渡之後的疆域。

他若不認同李唐,這便算是離開故國了,反之,此時則算是踏入了家國腹地。

一輩子志在恢復中原,今日以這種方式北上。

過了淮河,漸漸便能感受到樹木低矮了些,排得也沒那么密了,再加上地勢平坦,襯得天高雲闊。

南與北還是不同的。錋

偶爾能看到有成群結隊的人在路邊走著,隨行的官吏說那是朝廷從兩淮遷到北邊安頓的流民,天子希望以此改變江南貧者無立錐之地、北方人口稀少且文教崩壞的局面。

李庭芝聽了暗自搖頭,心道此事沒有說起來那般容易,要達成須有qiáng硬手腕,否則容易如公田法一般善政變成害民的惡政。

他卻不開口。

雖說他選擇了投降,卻並不願意在新朝效力。

他與鄧剡說好的是放棄抵抗、交出兵權之後,容他當一個山野閑人。

鄧剡只說讓他先往開封覲見過陛下再談。

李庭芝沒奈何,一路北上,終於在三月二十八日抵達了開封,即大宋……前朝故都汴京。錋

還未看到城牆,官道邊已出現了讓李庭芝十分在意的東西——馬匹。

看一個國家qiáng盛與否,首先就是馬匹。

臨安廟堂諸公屍位素餐,盡日就會說大宋富庶,說蒙元是胡虜、李瑕是叛逆。說到頭來沒有馬匹,戰略上就永遠只能挨打。

離開封城越近,出現的馬匹、駱駝越來越多。

牽它們的不盡是漢人,大部分都是蒙古人、sè目人。

這才是讓李庭芝吃驚的,可見李瑕繼承了蒙元的商道與貿易。

大宋也重視貿易,但更多的是海貿,且不敢放這么多的胡人到都城來,大宋對降人都恐「納之則有後患」。錋

於是,官道上這場景首先讓李庭芝感受到的是不安。

他既擔心李瑕久居北方已被胡化了,還擔心放如此多的異族入境實在是危險。

陸鳳台也是初次來開封,轉頭四顧喃喃道:「怪不得王蕘說有朝一日必要恢復到萬邦來朝的盛唐氣度……」

李庭芝聽後愣了一下,忽意識到自己方才的想法確實是帶了一股子偏安一隅的小氣。

他到廬州時曾聽王蕘罵「宋主失魄」,如今才漸覺「失魄」二字的jīng准。

搖了搖頭,繼續往前走,因官道上商旅多、軍需tiáo動的人馬多,他們在南薰門排了一會隊才得以入城,但入了城便發現開封城遠不如揚州繁華。

最大的區別就在建築的樣式,沿街的房屋都很簡潔,青一sè的瓦頂、灰白的牆,缺少雕欄畫棟。錋

陸鳳台讓人先往官衙投書,帶著李庭芝往驛館住下。

才歇了不多時,便有人來傳召。

李庭芝沒想到才進開封便能見李瑕,換作在臨安他尚且要等上三五日,何況如今還是降人。

進了行宮,他馬上意識到李瑕沒有定都開封的打算。

因為這所謂的行宮無非是把牌匾一換,而就在進門後的闕樓邊,那塊「河南經略府」的牌子還擱在那。

再回想那首《沁園春》,李庭芝便能確定開封城容不下李瑕的野心……

過了闕樓,迎面便有人迎了過來。錋

「李相公,可還記得咱?」

李庭芝定眼一看,想了一會兒才道:「關大官?」

關德便滿意地笑起來,道:「陛下很重視李相公,前日還在說,李相公從兩淮過來差不多這兩日也該到了,讓咱不可怠慢。」

「謝天子重恩。」

李庭芝只當這是場面話,客氣地應了。

「不巧,前面幾位相公議事稍晚了些。請李相公到前面稍稍等候。」關德笑吟吟道,「襄陽呂相公也在……」

再往前,果然見到襄陽來的諸人。錋

站在最前面的是呂文煥,衣著不似前幾年見面時那般華貴,頭發還是梳得一絲不苟,氣度未減。

呂文煥轉過頭來,眼神中透出一股訝異之sè,似乎是沒想到能在此見到李庭芝。

李庭芝拱了拱手,沒說話,總不能說「你也降了」。

眾人站著等了一會兒,得到李瑕召見,便依次列隊,准備進入大殿。

呂文煥請陸鳳台在前,陸鳳台對這些規矩並不了解,推拒了兩句見推拒不過,便干脆站在前面。

呂文煥又看向李庭芝。

李庭芝遂抬手請他在前,待呂師聖這等人都站好了,才在隊伍中段站定,依次進了大殿。錋

二十多個降臣一進去,大殿上便差不多站滿了。

「臣等拜見陛下……」

李庭芝本不想跪,但畢竟是降臣初次覲見,旁人都跪了,他亦不得免。

「諸卿平身。」李瑕的聲音很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