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不順(1 / 2)

在皇城的成門樓子上看過煙花,皇帝側身往東邊看去,只見遠遠的行宮那邊也放起了煙花,他駐足看了一會,看到身後跟著的內侍忍不住捧著大毛衣服上前,說:「陛下,天寒地凍,還是早些回去吧。」

順著皇帝的視線看去,內侍知道主子的心意,繼續勸慰道:「行宮那邊來消息說貴妃娘娘一切安好,年夜飯准備的都是娘娘愛吃的,這會連煙花都是下午快馬加鞭送過去的。」

皇帝嘆了口氣,他轉身一伸胳膊,由內侍服侍著穿上內侍捧了一晚上的大氅,紫貂做成的大袍子穿上立刻就把冷風擋在外面,胸口後背都不覺得冷了。慢悠悠的往寢宮去,下樓梯時左右圍著內侍,他手搭在內侍的肩上,前面簇擁著七八個挑著燈籠的,這樣下樓也不算是太黑、。

腳踩著地面,皇帝又被服侍著上了暖轎,看著走在前面的那一串燈籠,皇帝倚著身後的靠墊,以手支頤,方才在城門上向東望去,他看的既是行宮又不是行宮。

他想的自己的兒子,跟著舅父督辦糧草的太子。

承恩侯貪墨一事,太子究竟卷進去了多少!

這個疑問,到現在為止沒有人給他一個回答。

讓衛瑄查這件事,衛瑄上書說自己人微言輕。讓人把承恩侯與太子押解回都中,前線軍中卻說分不出多余的人手。

實際上是如何,皇帝猜到一點,是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且那甥舅倆人做的事已經被捅了出來,沒人敢他們押解回都中,生怕會激起嘩變。

想到這些,皇帝多少有些惱火又有些自責,他甚至覺得自己看不懂自己的兒子,也想不懂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太子跟著親舅舅剛出了都中,不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就干出了這么離譜的事。

皇後寢宮之中,被偷偷接進宮的皇後母親摟著默默流淚的女兒,手抓了被子往皇後身上扯了扯,「這件事到了如今的地步,往後如何就全看皇帝要如何做了,咱們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了。」

皇後擦擦眼淚,她坐直了看著母親。「依我說,弟弟保不住便不要強求了。把慶雲從這件事里摘出來,穩穩當當的承繼大統,到時候在加封家里便是了。如今是慶雲要緊!」

「不行!」老婦人斬釘截鐵的拒絕了女兒,她站起來看著女兒,「不管是你弟弟還是我的外孫,必須保下來。你弟弟從小跟你一起長大,你要眼睜睜看著他去死嗎?」

這話讓皇後痛苦極了,誰願意讓自己的親人去死呢,更何況是有希望救下來。但是她真的累了,她沒想到自己的親弟弟會這般的不靠譜,會做出這種事,貪墨軍餉啊,又是在朝廷用兵的時候犯下這種事。

想到自己弟弟干的這離譜的事,再想想從小到大,母親對弟弟的種種溺愛,她忍不住想跟母親翻舊賬,可是她剛要開口,母親突然說了,「你若是不把你弟弟保住,你讓朝臣,你讓後宮里的人怎么看你?慶雲不過與王家謝家姑娘有私,那個羲和就與你離了心,這會整日跟在貴妃那個狐狸精身邊,巴巴的捧狐狸精的臭腳,跟衛氏那個賤人沆瀣一氣,轉頭就跟衛家小子卿卿我我。你若是連你弟弟都留不住,這後宮里的人,誰還把你當皇後看!」

「我可是花錢打聽過了,太醫院的人給了我一個准信,貴妃肚子里懷的龍鳳胎,就皇上現在對貴妃的那個勁頭,那賤人又比你年輕,你若是保不住你弟弟,不給慶雲在外頭留下幫襯他的人,將來貴妃那個小賤人再生上叄五個,皇帝要是哪天因為太子失德廢了你,你讓慶雲怎么辦?」

「這會公主剛出生,你讓這丫頭怎么辦你讓她將來依仗誰?」

老夫人重新坐回女兒身邊,她清了清嗓子,把剛才冒上來的火氣全壓下去,「娘說了這么多,都是為你好,樁樁件件都是為了你打算。女兒啊,你就答應娘吧,把你弟弟保住,」說了兩句,老夫人臉上開始涕泗橫流,「不為了別的,就當是看在你爹的份上。你爹臨去前你是知道的,他不就是盼著咱們一家人安安穩穩的在一塊,你在宮里跟陛下好好過日子,你那些兄弟們有出息。」

「如今你弟弟出了事,如果連命都保不住,你讓我死了之後怎么去見列祖列宗?午夜夢回的時候,我又有何顏面見你父親,等到了下頭,你弟弟問我,我該怎么說,」眼淚越說越止不住,聽得皇後難受,看的皇後心煩,「難道讓我跟她說,你姐姐心狠無能,就是要白白搭上你的命成全她自己的好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