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全食美 第62節(1 / 2)

食全食美 少地瓜 1631 字 2023-05-04

先來取了筒子骨, 回去燉在大鍋里慢慢熬湯,她們先美美地睡一覺,醒了正好涮鍋子吃!

大冷天的,就是吃點熱乎乎的湯湯水水才好!

張屠戶連連點頭,忙不迭往屋里走,「嗨,要什么我給你們送過去就是了,還巴巴兒跑一趟,怪冷的……他娘,他娘!挑兩根筒子骨,要肥些的,再把我留出來的那塊好五花包起來!豬血也來一方!」

張屠戶他老婆是個麻利人,不多時,果然送出來一大串東西,額外還有捆老菠菜。

「這是我們自家在屋里種的,別看不起眼,味兒好著呢,熬豬血養人!」

市面上常有洞子貨賣,但價格高昂,尋常百姓根本支付不起,但也冬日里也饞那口鮮嫩青菜,怎么辦呢?

就有人如張屠戶家這般,自己在暖和屋里壘個土方,試著種點家常青菜。

特別麻煩,大多長得不好,甚至養不活。

但也不為了掙錢,看著一顆顆翠綠的小苗苗在枯冬里慢慢成長,就挺樂呵。

師雁行笑著道謝,張屠戶又要送她們走,師雁行卻笑道:「且走不著,還有要緊的事跟您商議。」

張屠戶一怔,我就是個賣肉的,能有啥要緊事?

師雁行道:「我想跟您買兩頭肥豬。」

張屠戶愣了下才慢慢明白過來,「兩,兩頭?!」

師雁行點頭,「兩頭。」

雖然現在交際圈不大,但這年頭的豬沒經過人工改良品種,體型較小,肉也少,送人的加上自家留的,兩頭還未必夠呢。

到大祿後的第一個新年即將到來,生意又發展得很順利,一要慶賀,二來也要人情走動。

過去的幾個月內,她認識了許多人,她幫過別人,別人也幫過她,都是很好很好的人,很該趁著過年加深下感情。

上輩子她就很喜歡操持年貨,因為在新年那個特殊的時期,仿佛就連平時深惡痛絕的商業應酬都帶了幾分溫柔的暖意。

師雁行每年都會帶人灌香腸、熏臘肉、煮燒肉、做風干雞鴨和豬牛肉干,然後用真空袋密封起來,一份份送人。

看別人吃的好,她也會感受到由衷的喜悅。

來到大祿朝是個意外,但既來之則安之,她想把這點傳統繼承下來。

張屠戶的呼吸都急促了。

兩頭豬啊!

他平時得賣多少天?

人家就一口氣要了?!

自己趕車比開車可累多啦,回家後,師雁行和江茴先強撐著將五花肉掛起來,又把筒子骨倒水煮上,只胡亂擦洗了臉,又略燙了腳,然後倒頭就睡。

一覺酣睡,醒來天都黑了。

師雁行活動下酸痛的胳膊腿兒,躺在炕上緩神,腦子里卻想著這一回的收獲。

這次的宴席比上次規模還大,出力還多,又有孫縣丞的事排著,鄭義自然不會虧待她。

但因為上次的酬金就是天花板了,所以這次還是四十兩,但送的布加到了八匹,棉五緞三,額外還有好幾匣子體面點心。

這么一來,別說過年的新衣裳,接下來幾年她們都不用再買布了!

甚至年底串門子時,都能送好友幾塊尺頭。

當時江茴就「發了狠」,說要喊上郭家姐妹,給大家狠狠做新衣裳穿。

前兩年沒得換,如今多好幾套,穿一套,看幾套!

兩回鄭家給了八十兩,再加上去之前瘋狂團購和各色鹵雞鹵鴨攢下來的小十兩……

師雁行狠狠吐了口氣,去縣城的啟動資金已經夠了。

哦,對了,現在已經沒這么多了,因為交了商鋪租金。

回來之前,她按照鄭義說的去找了那位名叫周開的牙子。

對方一開始見她是個小姑娘,果然不大上心。可一聽說是鄭大官人的中人,頓時熱清起來,連著帶她去看了好幾處正經鋪面,又細細說了優缺點,當真半點不遮掩。

師雁行都一一看過,最終定了南二街丙字午號。

那是一處帶後院的二層小樓,原本就是做吃食的,只是主人經營不善,賺不出房租來,就想著回老家種地。

師雁行大致丈量過了,單層面積大約在六十平左右,空間比較充裕,暫時夠用了。

樓下做廚房、擺桌椅,桌椅可以沿用上個租客留下來的,雖有些舊了,但都保養得很好,桌面平整,四腿俱全,擦得干干凈凈,倒是省了一筆添置的費用。

樓上的兩個房間正好可以給她們一家三口和後來的幫手、護院住,中間空著的位置和後院做庫房,順便安置騾車。

後院單獨有門,可以駕車直接進來卸貨,保證客貨分流,忙而不亂。

有鋪面的好處就是能做點體面東西,請體面的客人入內慢用了。

而且天氣好的時候,門口也可以添幾幅桌椅,順便把鍋灶挪出去,立刻就相當於多了好幾個不用額外納稅的攤位,屋里也干凈清爽。

鋪面是正月十七到期,但很搶手,現在就已經有許多人頻頻咨詢。

因是鄭義介紹來的,周開也算盡心,實話實說道:「別看上一戶買賣做得不成,但經商這種事,還得看個人,不然那么多賣布的,怎么偏就大官人發達了?」

師雁行笑,「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