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全食美 第149節(2 / 2)

食全食美 少地瓜 1607 字 2023-05-04

「瞧你,本官不過隨口一問,你竟當真了不成?不過是一口吃食,不必放在心上。」

可惜了。

蘇北海暗自松了口氣,又跟著描補,「大人寬厚仁慈,體恤百姓,是我等之福。正如大人所言,不過是一口吃食罷了,若您和夫人果然不嫌棄,日後下官再打發人來送就是。」

杜泉擺擺手,「太鋪張了些。」

話雖如此,到底沒有拒絕。

這事兒就這么過去了。

離開知州衙門後,蘇北海才發現自己的里衣都濕透了。

他站在衙門外,看著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又扭頭看看後面巍峨的門牆,又對著門行了一禮,這才抬步上轎。

直到轎簾放下,隔絕了外界的視線,蘇北海才緩緩吐了口氣。

隨著這口氣吐出來,他已經有些僵硬的身體逐漸變得靈活,好像方才一直沉甸甸壓在心上的束縛和沉重的東西全都跟著飄走了。

「起轎!」

轎子搖搖晃晃走起來,伴著微微作響的轎桿,蘇北海回憶著方才的一幕幕,突然又低笑出聲。

瞧,今天這出鬧的,險些就要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他不是沒動過類似的心思。

可現在還不是時候。

即便要拿師雁行送人情,也不是現在,也不可能是杜泉。

他確實是如今自己的上官,但知州而已,僅僅比知縣高兩品四級,算不得封疆大吏,若放在朝中自保尚且艱難,更沒什么可能提攜自己。

即便自己真的一時畏懼把人送出去,又能獲得什么呢?

一個廚子而已,或許能換來知州夫婦一時歡喜,但一錘子買賣也就這樣了。

而師雁行留在五公縣開店,能帶來的好處卻遠非討好一個知州能夠比擬的。

且不說不一定什么時候來搞突襲的欽差隊伍,更可能有各路官員、大儒,乃至皇親國戚從五公縣過境,到時候都需要蘇北海接待。

討好這些人,難道不比區區一個杜泉劃算的多嗎?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稅收。

師家好味開店至今不過短短半年就已納稅數十兩,如今又開了一家分店,那么一年呢?一年之後呢?兩年之後呢?

那個小姑娘野心勃勃勃,絕不會止步於此。

蘇北海深信,要不了多久師家好味必然會成為五公縣的納稅大戶。

而師家好味的版圖也絕不會局限在小小一座縣城。

但無論未來走到哪里,擴張到什么地步,人們永遠會記得它是起源於自己執政期間的五公縣!

這是誰也否認不了,抹不去的政績!

甚至於,如果有朝一日師家好味真的能夠成長為龐然大物,蘇北海完全可以再倚仗之前的這些香火情與她結成天然同盟。

所以,無論如何蘇北海現階段都不會把那個姑娘獻出去。

蘇北海和杜泉交鋒時,師雁行正帶著胡三娘子滿城亂逛。

饒是胡三娘子曾在府城討生活也不禁感慨,「掌櫃的要在這里開店嗎?確實比縣城繁華得多。」

「開是要開的,不過不是現在。」師雁行貪婪地打量著四周的一切。

區區縣城,自然不能與這里相提並論。

這里的城池更大,街道更寬,經濟更發達,商業也更繁華。

五公縣嚴格意義上的商業主干道只有縱橫四條,但這里卻有足足八條之多。

州縣之間物價相差不大,但是房價卻高了許多,這點跟後世也沒什么區別。

對做買賣的人來說,增長的房租自然是不利方面,但擴充了數倍的消費人群足以抵消這點微不足道的負面影響。

而且州城的外來人口更多,各色店鋪經營內容也廣。

說白了就是消費市場的包容性更強。

師雁行先帶著胡三娘子在城里轉了一圈,然後又去牙行問房價,仔細記在小本本上。

牙行見她雖只是個年輕姑娘,但穿著考究舉止不凡,身後還跟著個健壯朴婦,自然不敢輕視,接了賞錢後便是有問必答。

打聽完這些之後,匯合的時間也就差不多了。

師雁行沒有再轉,直接帶著胡三娘子去酒樓用飯。

跟來的那些蘇北海的人已經將沒用到的三個蛋糕胚分吃了,倒不用她們操心。

師雁行問店內特色,那跑堂的笑道:「姑娘算是問對了,如今正是貼秋膘的時候,本店新到了一批嫩羊羔,或烤或煮都隨您,保准滿口流油。」

胡三娘子道:「小哥兒這話好沒道理,正值秋燥,羊肉乃大發大燥之物,吃了不怕生瘡上火么?怎好叫我家掌櫃吃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