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全食美 第165節(1 / 2)

食全食美 少地瓜 1486 字 2023-05-04

她說不下去了。

她既覺得師雁行是在裝傻,又覺得對方不可理喻,這難道不是一代代人傳下來的規矩么?

就跟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一樣,哪有什么為什么?

師雁行本就不指望能通過嘴炮扭轉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思想,她沒有繼續追問,只是對著潘夫人笑,很恭順的笑。

但潘夫人卻莫名覺得,那份笑里藏著某種很可怕的力量。

師雁行換了個話題,「大人和夫人素來體恤百姓,想必也知道下頭的官吏日子並不好過。其實民女並非天生反骨,只是由己及人,想著既然朝廷為官員發放俸祿時都想著家中女眷,這就是一視同仁的意思……」

官員每月領俸祿的同時,妻子也會領到一份等額月俸,這是命婦的待遇,潘夫人也不例外。

所以聽師雁行這么說,潘夫人就跟著點頭。

這倒是。

若是朝廷的意思,下頭的官員自然該學著做,誰也挑不出錯兒。

這么講的話,倒是說得通了。

日常節禮就算了,可年禮豐厚,既然有單獨給男人們的補葯,自然也該給女眷們點什么。

但潘夫人還是覺得月事帶不太好。

「送些胭脂水粉,或是鮮亮點的布料也就是了。」

師雁行就想讓江茴來聽聽什么是真正的何不食肉糜。

「夫人,恕民女直言,下頭的女眷們可以不描眉畫眼,甚至不穿新衣裳,但卻不能沒有月事帶。」

底層小官的俸祿很低,家中人口少些的倒還好,但凡子女一多、老人生病,就很容易捉襟見肘。

官員好歹還能隔三差五有點油水撈,但那些吏員就是真沒辦法,肥差就那么幾個,一個蘿卜一個坑,大部分人只是表面風光,實際上沒半點好處。

都說男主外女主內,那是屁話。

飯都吃不上了,都是外!

好些不入流的小官兒家的女眷尚且要自己做點兒什么貼補家用,吏員更不必提,妻女基本都要找活兒掙錢養家的。

可一旦來了月事,在外的要請假,少不得扣錢;在內的又不好動,難免耽誤事兒。

潘夫人出身不錯,娘家雖算不得大富大貴,可也有良田數百畝,衣食無憂。

在師雁行說這番話之前,她從來沒想過這世上還會有人用不起月事帶。

一直到師雁行離開,潘夫人還有點回不過神。

怎么會呢?

外面雪景正好,潘夫人素來愛賞雪,可今天卻罕見地沒了心情,滿腦子都是方才師雁行說的話。

「夫人,窗口冷,捂個手爐吧。」

丫頭捧了一只熱乎乎的手爐上來,外面的布套子都是綉花緞面的。

「你在家時用過月事帶么?」

或許是今天被師雁行按著頭說了許多遍,再提這三個字時,潘夫人忽然覺得沒那么難以啟齒了。

丫頭羞澀一笑,「奴婢被賣時才五六歲,用不到。」

潘夫人也跟著笑,「是了,是我糊塗了,那你母親如何,家中可還有長姐?」

「都是賤命罷了,哪里用得起那等好物。」丫頭渾不在意道。

真的有人用不起!

潘夫人驚訝不已,「那怎么辦?」

「直接蹲在土坑上等過去,若非要起來做事,便用些草木灰、麥秸稈什么的……」

即便是後一種也不能隨便用。

填裝草木灰和麥秸稈不要布條么?

有那么一長條布,說不得也要幾文錢,給爺們兒們縫個鞋面兒不好么?

弄臟了又要洗,不費水?

還有那麥秸稈,弄臟了怎么燒!

草木灰也是,平時要用來刷鍋洗碗的,怎么能給女人作踐。

其實師雁行對推廣月事帶一事沒有多大把握,縱然同為女子,她也不敢肯定潘夫人能否共情。

對方畢竟是高高在上的官太太,自小家境優渥,下頭的男人也好,女人也罷,不過螻蟻,缺什么短什么,與她何干?

但她還是想試一試。

第113章 烤豆腐

「如無意外, 今年臘月初應該還會在城外施粥舍葯,屆時大家伙兒一並湊份子。你若愛動彈,自己去露個臉兒最好,若懶怠去, 打發下頭的人在棚子外面掛上師家好味的幡子也是一樣的。」

說這話的時候, 窗外正下著鵝毛大雪, 鄭義脫了厚重的貂裘,跟庄掌櫃一起擠在師家好味包廂內小火爐邊, 一邊說話一邊警惕地看著鐵絲網上的豆腐干和年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