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全食美 第255節(1 / 2)

食全食美 少地瓜 1987 字 2023-05-04

你咋不把吃飯忘了呢?

算了,不逗了,省得逗弄過火了還得自己哄,怪麻煩的。

不過,最後師雁行還是回到城內居住了。

確實不方便。

她要頻繁在城中辦事,而國子監遠在城郊,往來不便,因此略住了幾日後便忍痛告別。

因夏日炎炎,二老胃口欠佳,臨走前師雁行還特意施展廚藝,拉著詩雲一起做了幾罐子酸辣可口的腌菜。

最常見的瓜扭兒醬瓜條自不必說,還有酸豆角,又現場配了一些鹵料給他們留著,平時做鹵味吃。可惜現在不是白菜上市的季節,偶然有些窖藏的也都不大新鮮了,不然做些酸辣的泡菜也十分可口。

另有幾樣本朝特有的根莖類蔬菜都照腌蘿卜泡菜的方法,一樣先洗凈了,切成細長條和泡椒一起腌制,又酸又辣,特別開胃下飯。

此時正值瓜果繁盛之際,新鮮瓜菜是不缺的,只是烹飪效果因人而異。

近來裴遠山和宮夫人都很喜歡吃師雁行調和的涼拌菜,尤其是將鮮嫩茄子摘下來整個蒸熟,然後放涼,撕成長條,用蒜泥,辣油,香醋等調和的醬汁涼拌,絕了!

茄子本身屬於蔬菜中的葷菜,口感厚重扎實,用這個法做出來鮮辣爽口非常下飯。

定親後沒幾日,高老板就找來客棧,眉開眼笑的說要請師雁行用飯。

一看他這個樣子,師雁行就知道酒樓的事情有結果了,欣然前往。

只是沒想到好消息還不止一個。

第166章 魚膾

見了面才知道, 高老板只請了師雁行一人,並未宴那牙人。

「來來來,師老板請坐請坐!」再次見面,高老板十分熱情, 又叫人上好酒好菜, 「瞧著師老板氣色越發好了。」

前幾日工部小柴大人定親的事倒是不少人知道, 可卻鮮有人知女方模樣。

師雁行暫時不欲張揚,笑著入席, 避而不答, 「人逢喜事精神爽,瞧高老板的模樣, 想是渡過難關了吧?」

高老板親自執壺為她倒奶茶, 「聽說師老板不飲酒, 今日你我便共飲奶茶,上好的老樹大葉紅茶, 今兒一早城外運來的鮮牛乳,香著呢。」

中原人本沒有飲奶茶的習慣, 還是這些年西北牧民和英吉利人傳進來的,因口感柔順溫和, 頗得部分人青睞,風靡一時。

師雁行伸手略接了接, 欠身道謝。

那茶葉果然極好, 片大質厚,烹出的茶湯香醇厚重,與鮮牛乳簡直相得益彰, 淡雅的紅灰色熱飲入口絲滑, 回味無窮。

見師雁行眉目舒展, 高老板才道:「這茶葉我吃著好,不知師老板覺得怎樣?」

師雁行笑道:「果然極好,不知哪里買的?」

女人和上了年紀的人吃紅茶很有好處,倒是可以多買些。

高老板就說了地址,又讓他報自己的名字,有折扣,師雁行謝了。

兩人先吃一杯奶茶潤喉,這才聽高老板以一種豪飲千杯的氣概用力吐了口氣,復又壓低聲音將前兩日發生的事說了。

李夫人挨了張芳訓斥後,果然去找了弟弟,要他還錢。

李秋原本十萬分不樂意,扭身抱怨道:「姐夫如今怎的越發膽小起來?區區一座酒樓而已,哪里就入得了陛下的眼,說不得便是趕巧了,隨口一句,竟這般杯弓蛇影,倒叫我瞧不上!」

李夫人本也有這個意思,可到底張芳的火氣不似作偽,又勸說他聽話。

李秋見她說不出個門道,越發不忿,當即拍著桌子站起來,先狠狠在屋里兜了幾圈,叉著腰,一手指著外頭低聲怨道:「素日我在外沒臉沒皮弄的那些銀子,他也沒少花啊!若果然這般清高無私,當初就該退還給我,這會兒又充什么公私分明!

便是我弄了這座酒樓,日後掙了銀子,難不成都能使到我身上?還不是貼給姐姐,姐姐轉手又給了他……如今出了事,竟全然成了我的不是!」

先被自家老爺叱責,如今又被弟弟埋怨,李夫人兩頭受氣,一時憋悶,捂著臉哭起來。

李秋雖是個混人,待自家姐姐倒還有七分真情,見狀也怕了,忙不迭上去勸了一回,又應了。

李夫人這才收了眼淚,又從袖子里掏出私房與他。

「這是上回你給我的銀子,原本想托人在老家置些田產,子孫後代也有個依靠,老宅和祖墳也該修一修,還沒來得及。如今看來,倒是先拿去填了窟窿是正經。」

早年他們祖上也曾做得官,不然哪里就能嫁了張大人之子做正室,奈何後來子孫不濟,這才落魄了。

李秋見狀嗤了一聲,將銀票推回去,似是賭氣般自嘲道:「罷了,我自己惹的禍,何苦要動你的私房?」

見李夫人又要哭,李秋有些煩悶的嘖了聲,去她對面坐下,難得說些掏心窩子話。

「頂了天一年不過耗費幾千銀子,我哪里就落魄到連那點兒都拿不出?你自己的私房,自己帶回去放好了,既然給了你,就是你的。」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似乎有些遲疑,幾次欲言又止。

見他這般,李夫人拭淚道:「你我一奶同胞,還有什么不能說的?」

李秋就嘆道:「我雖不著調,這些年在外見得多了,倒也略明白了些事,姐夫待你固然不薄,可冷眼瞧著,著實不大像個有擔當的,你待他也別太過掏心挖肺,自己留條後路是正經。」

就好比酒樓這回,他就不信之前張芳沒聽到風聲,卻只是默許,難不成真是因為寵愛姐姐么?

不全然是吧?

外人只道張芳對妻子用情極深,百依百順,卻哪里看過自己私下里替他搜羅的錢財!甚至不少事只怕也有張閣老的推波助瀾在里面,不然地方官哪里肯賣他李秋的面子。

只不過其他妾室的娘家人不似自己豁得出去,臉皮名聲都不要了罷了。

況且若那姐夫果然對姐姐痴心一片,怎的不見「椒房專寵」,後院兒也沒少納新人,庶子庶女也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