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全食美 第261節(1 / 2)

食全食美 少地瓜 1799 字 2023-05-04

方方正正一小塊,隔著油紙就能透出微微的香來,十分醇厚,也非常好攜帶,天冷不會化,硬邦邦的,隨便找個地方一塞就成。

吃的時候只需弄點熱水,將那底料往隨身攜帶的盆子碗里一丟,火上一架,便能煮出一鍋香噴噴的高湯來,那叫一個香飄萬里。

若有那隨處找到的菌菇野菜,也不必想著怎么處置,直接往水里頭一丟,煮熟了就好。

再有那帶著干糧出門的,不過兩日便焦干邦硬,拿起來能直接當凶器了,完全無法入口。這下好了,大多喜歡特意弄的硬餅,到時掰碎了丟入湯中,連湯帶飯一起稀里呼嚕扒了,又不傷腸胃,又受用,說不出的滿足。

聽到推廣鹵料粉的消息後,郭張村的張老五頭一個跑來城里,說想接這個差事。

師雁行對他印象不錯。

性子有些滑,技術手藝活兒不行,腌酸菜缸缸出花,就很神奇。

但能屈能伸,心眼兒不壞,之前一直跑銷售,做這個也算專業對口。

為防止惡性競爭,各大加盟商都實現劃片,相互認了人,不許隨意越界。正好如今郭張村那一帶還沒被人承包,張老五便先認了一股。

張老五接了差事,現場簽訂文書、按手印,千恩萬謝,次日就駕著騾車往周遭村子去了。

如此這般試了一回,果然好賣。

自打郭張村修了路,過往行商明顯增多,鄉親們跟著做買賣,漸漸地都有了積蓄,底氣足了,陸續開始翻新房屋。

偶爾有外人從外頭經過,但見道路平坦寬闊,又有許多青磚大瓦房,村民們也面色紅潤身強體健,竟在一干村落中脫穎而出,有些小鎮模樣了。

因師雁行每年都從村學中挑選優秀的女孩子去師家好味工作,又有學成的男娃在城里找了體面活計,故而外村十分羨慕,也頻頻往這里送。

孩子多了,陪讀的也多,又跟著來試著做買賣的,有稀罕郭張村富裕巴巴兒結親的,村中人口迅速增長,喜得老村長活像年輕了好幾歲。

現下十里八鄉誰不知郭張村富裕?村民們日常飲食也被競相模仿。

故而那張老五才去了別村,立刻就被圍上了。

「張老五,今兒又有什么好東西?」

「上回從你那里買的酸菜吃上了,可還有沒有?」

「那個鹵料粉有么?俺兒上村口老黃頭兒家里嘗了一筷子,饞得什么似的,少不得也買了自家做!」

「俺表舅也聽說了什么鹵料粉了,過幾日他家里辦喜事,托我買一壇子鎮場面呢!」

「下月俺奶八十大壽哩,想要個城里師家好味的小蛋糕,你能給送不?」

尋常村落偏僻難行,百姓們進城難,外人進村也難,行腳商人便是最大的盼頭。

而在這一干行腳商人之中,又數張老五的貨最時興,最有面子。

他人長得不錯,嘴巴又甜,三言兩語便哄得人心花怒放,故而買得起的買不起的,都愛過來湊熱鬧。

這會兒張老五的車還沒停穩,眾人便一擁而上,七嘴八舌說著,張老五的聲音被迅速淹沒。

沒奈何,他只好跳下車,爬上村口的大石碾,先用力敲了幾下鑼,待眾人捂著耳朵安靜下來,這才大聲地說:

「去歲的白菜快吃完啦,如今光城里都供應不上,這兩個月不往外賣了,對不住啦諸位。

有想要小蛋糕、蛋撻的,回頭都在我這里報個數,我看看多不多,要是多的話,就順道給你們帶過來,也不值什么。」

奶油蛋糕最怕顛簸,以前張老五萬萬不敢應這樣的事,可如今不同了:

郭張村修路了呀!

平得跟鏡子似的,恨不得杯子里裝水都灑不出來,怕什么!

路好走了,牲口也省勁兒,費的草料都少了,偶爾誰家缺點油鹽醬醋線軲轆,張老五也順手幫忙帶著,大家都念他的情。

正忙活著,就見人群後方一陣攢動,好像有什么不得了的人物來了。

張老五伸脖子往那邊一瞧,樂了,「黃七爺,您老又來買鹵料粉?」

人群從中間辟出一條道來,擠進來一個五十來歲的老頭兒,胡子稀疏,禿頂,勉強挽起來的發髻都擋不住鋥亮的頭皮,正是本村有名的富戶,黃七爺。

黃七爺倒背著手,掌心特意掐著一個鼓囊囊的錢袋子,下巴微抬,踱著八字步,稍顯倨傲地嗯了聲。

有人說其實黃七爺家里也沒那么多錢,只是貪吃,舍得花。

別看那錢袋子鼓鼓的,其實里頭塞了棉花哩!

可惜黃七爺一項看錢袋子看得緊,沒人有機會去瞅瞅到底塞沒塞棉花……

張老五先從村口水井里打了水來飲牲口,又洗了手,擦干凈了,這才熟練地從車上抱下來一個窄口小壇子。

粗瓷的中裝,外面是陽刻浮雕的「師家好味」四個字,壇子口上用紅布封了泥巴,麻繩捆得嚴嚴實實,十分體面。

井水甘甜,騾子呱嗒呱嗒喝得起勁兒,屁股後面的尾巴一甩一甩的,很快樂。

原本裝作雲淡風輕的黃七爺忙上前,眯著眼使勁瞅那壇子口,挑剔道:「可碰壞了沒?哎,這壇子口上的釉色不大勻稱,給我換個俊些的。」

吃完了鹵料,還要留下壇子裝雞蛋送人呢!

這幾年間,但凡跟「師家好味」沾邊的東西都很受追捧,因為大家都知道那是城里人愛吃的。

他們也吃,豈不也成了從城里人?

故而哪怕一個空壇子,也有近似名牌包的效果,必要擺在家里最顯眼的位置。

張老五笑了幾聲,果然又換了個俊的。

黃七爺抱著反復打量幾遍,這才滿意地點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