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全食美 第311節(1 / 2)

食全食美 少地瓜 1712 字 2023-05-04

下了車,先看見一片人頭攢動,慶貞帝便稀罕道:「果然好熱鬧。」

他是真高興。

做買賣的生意好,就證明老百姓手里有錢,也敢花,而這又進一步證明他們有穩定的進項,日子有盼頭。

老百姓的日子有盼頭,不恰恰說明他這個皇帝做得還不錯么?!

新店碩親王也是頭一回來,挺好奇地四處打量,就見店內裝潢陳設與南店無異,只是菜品大有不同。

還是按套餐賣,甲種套餐最貴,可以選四個葷菜、一個素菜,另外送一碗湯、一份醬菜和兩個炊餅或一碗面條,要價一百文。

這個分量都夠賣重體力的壯漢吃了,不少飯量小的都兩人搭伙要一個套餐,比後頭的兩葷一素什么的更實惠。

碩親王仔細看了一回,扭頭對慶貞帝算道:「外頭酒樓飯庄內一碗肥雞、蒸魚也要十幾、二十個錢了,這家花樣多,分量又大,滋味兒也不錯,這個價已算實惠。」

慶貞帝點點頭,「不錯。」

乙種套餐是兩葷兩素,照樣送主食和湯,要價八十文。

而丙種套餐是一葷兩素,湯、餅不變,要價五十文。

慶貞帝自己算了一回,笑道:「這個乙種套餐不如甲種合算呢,甚至連丙種也不如。」

恰好旁邊店員路過,聽了這話便笑著解釋說:「貴客好精細,皆因本店薄利多銷,那甲種套餐並不怎么賺錢,丙種也實惠,少不得拿乙種來貼補一二……」

京城開店成本高昂,光租金就是瀝州的數倍有余,導致飯食售價也跟著水漲船高。

似同樣的套餐,在瀝州的價格幾乎對半砍。

這也是沒法子的事。

慶貞帝看著那店員,倒是有些驚訝,「這種話也是可以對外講的么?」

他雖不是商人,但經商和治國頗有相似之處,想來也是大同小異:

商品也好,朝臣也罷,使用起來的成本都不一樣,產生的效益也不同,勢必有的賺得多,有的賺得少。

若要長久維持下去,就必須用多的去貼補少的,如此方能長久。

那店員便笑,「我們掌櫃的說了,要以誠相待,客人們又不傻,自己都會算的,與其藏藏掖掖,倒不如大大方方地說。」

這固然是一個原因,但還有另一個理由,師雁行沒說:暗中引導消費。

乙種套餐確實是這幾種中相對不實惠的,當部分心細的客人意識到之後,一定會下意識避開,進則選甲種,退則選丙種。

而既然食客看乙種,要么丙種的分量不足以填飽肚皮,要么就不止一個人。

既然如此,大多數會向上兼容。

只差二十文,就能多得兩個葷菜呢!縱然甲種少一個素菜,可還多送一碟醬菜,瞬間拉近差距。

算下來就是二十文買兩個葷菜!

這樣的便宜哪里去找?

有便宜不賺是王八蛋!

所以要么粗心的客人發現不了這個差距,選了利潤更大的乙種套餐;要么細心地客人發現了這個貓膩,自以為賺到便宜,選擇了更薄利多銷的甲種套餐。

師雁行的宗旨就是:食客們可能賺,但我永遠不虧!

自助餐廳針對的就是客戶主體就是中等收入及以上人群,有能力讓自己吃的好一點,但又不足以支撐自己和家人每天正兒八經下館子。

而自助餐廳品種豐富,食材多樣,況且每次盛菜都能裝滿滿一大碗,對比外頭的酒樓食肆,就顯得很實惠了。

所以短短一年時間,就籠絡了好些死忠食客。

慶貞帝和碩親王自然要甲種套餐,哥兒倆饒有興致圍著那二十多種菜品轉了一大圈,要了一份涼皮、一碗涼面,還有幾樣招牌菜。

碩親王常出沒於市井街巷,融入得快且自然,很快鎖定幾位熟客,亦步亦趨跟著,大大方方偷聽偷學。

「呦,又出新菜了!」

說話的大漢一張嘴,就流露出濃烈的西北口音。

碩親王順著他伸手的方向看去,嗯,土豆,雞肉?底下的是什么?咦,寬的,白的,面條嗎?

每個食盆上面都有小木牌,寫著菜名。

碩親王抬頭一看,「大盤雞?」

旁邊那個他認識,不用看就聞到味兒了,孜然羊肉!

呵!難怪都說這里實惠,菜色和用料當真一點兒不比大酒樓吝嗇,連羊肉這等上好的食材都出現了,竟還舍得放孜然?

不少人也發現了羊肉,一個個眼冒綠光,吞口水的聲音此起彼伏。

愛吃不愛吃的兩說,這菜……它貴啊!

也是他們運氣好,似此等好菜不是日日都有的,而且補貨次數有限,算是小驚喜,遇到就是賺到。

好些人眼巴巴等好幾天,就是為了這一口,跟中獎似的。

碩親王眼見不妙,眼疾手快,狠狠挖了滿滿一大碗。

後頭一群人紛紛倒吸涼氣,手捂胸口面容慘白,活像自己被挖了肉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