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6(1 / 2)

(快穿)寶貝你日錯人了 作者:紅燒肉

分卷閱讀366

(快穿)寶貝你日錯人了 作者:紅燒肉

分卷閱讀366

和將領都到了,瑤姬和談伯禹也在此列,兩人一左一右侍奉在談珩身側,只聽談珩道:「也罷,聖人如今尚未安頓,我等也不必焦急。」

一直默然不語的談伯禹忽道:「阿爹,聖人既已出奔,為何我們不將聖人奉迎至冀州?」

「哦?」

見談珩示意他繼續說下去,談伯禹微微一笑:「聖人乃萬金之軀,荊州雖然富庶,荊州刺史也是忠勇之輩,但此地距離京畿之地太近,若是河間王發兵,不過十數日即到,聖人遭逢大難,正是需要休養之際,荊州並不適合聖人。」

「而阿爹的忠義,天下皆知,若阿爹懇請聖人駐蹕冀州,聖人當會欣然前往。如此我冀州便可更盡心竭力地為聖人盡忠,有阿爹為表率,天下共趨於此,豈不善哉。」

他開口時,在場諸人還有許多不以為然,待到一番話說完,眾人都是雙眼發亮,面上一片了然。瑤姬的腦海里,閃過曾經在其他大千世界的歷史里看到過的一句話——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一番冠冕堂皇的話,所要表達的不過是一個意思,失卻了城池和軍隊的皇帝不過是喪家之犬,而他唯一的存在意義,就是他代表的政治象征。只要他一天不死,所有對抗他的就都是反賊,而不想做「反賊」,就必須得遵守他發出的命令。只是他若落在一個強有力的臣子手中,這命令是他的意思,還是臣子的意思呢?

答案,不言自明。

「阿爹需要奉迎聖人,也必須奉迎聖人,」談伯禹沉聲道,這樣一番驚心動魄的話由他說來,卻是徐緩溫文,一派淡然,而他的面上,也始終掛著柔和的笑意,「否則,便是太阿倒持。」

太阿倒持,授人以柄,乃是為政之大忌。

「好!好,好,」談珩連道三聲「好」字,「你言之有理,」他眼含欣慰地看向談伯禹,「為人臣子,自當為君上分憂,顯德,你這就點將,三日後我將親自北上,奉迎聖人。」

隨著談珩領兵北上,北方的戰事也越發激烈了。京城被攻破後,除了皇帝,不少世家也逃了出來,他們或者回到故地,利用塢堡庄園自成一方豪強,或者投奔各地刺史,甚至還有投靠反王的。

這番變動讓本就一鍋粥的局勢更加混亂,瑤姬雖然沒有出征,但她得鎮守冀州,巡視邊境,經常一連好幾天都回不了家。談伯禹也忙得腳不沾地,他原本就是個胸有丘壑之人,隨著他一點點展露出自己的才能,談珩越來越器重他,也給了他更多的權力。兄妹倆經常只能在商討軍情的時候見上一面,周圍還坐著一大堆的官員。

瑤姬看得出來,談伯禹在冀州一系的官員里,聲望正越來越高,尤其是文官,談珩的心腹之一,冀州別駕盧勛更是對他大加贊賞。但他始終謹守著界限,如張寰分析的那樣,只要不是出於談珩授意,一概不插手,就算是最鐵桿的二公子黨,也挑不出他的錯來。

是的,隨著談伯禹嶄露頭角,此前偃旗息鼓的繼承人之爭再次浮出水面。談仲坤領兵多年,他在軍中的支持者眾多,不過世家文官許多都對他不感冒,講究禮儀倫常的文官們多數都認為嫡長子是理所當然的繼承人,談伯禹乃元配所出,是最名正言順的嫡長,此前由於談伯禹太過隱逸,他們方才不出聲而已,而世家,純粹是嫌棄武人粗俗,談仲坤雖然也生的英俊,哪比的上談伯禹風儀出眾,雖說有腿疾,又不是臉上有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