ρΘ18dе.νīρ 奶茶糖漿二(1 / 2)

雖然家里所有人都反對苗妙妙生二胎,包括茶茶本人,但架不住妙妙想生。

在聽到江暮晴懷上二胎了這個消息之後苗妙妙坐不住了,開始對她家喬言哥哥軟磨硬泡千般挑逗萬般勾引,自制力薄弱的沉喬言很快就讓她懷上了二胎。

苗妙妙一直認為茶茶那么不喜歡藝術是因為她當初的胎教,不應該讓哥哥給她念高中物理,她決定每天睡前聽古典樂,可是堅持了沒叄天就放棄了,實在是睡不著,繼續讓沉喬言念書。

糖糖誕生於冬日,作為家里的女孩子,又是最小的女孩子,受盡了萬千寵愛。

蔡瀚宇有個女兒,以前天天跟沉喬言嘚瑟,現在沉喬言也有了,不會做針線活的沉喬言在糖糖一出生就主動要為她做個布偶娃娃,廢了無數個,終於做出了最漂亮的。

以前沉喬言不願意有二胎,可等糖糖生下來之後,那整個一女兒奴,真香現場。

一改茶茶安靜的作風,糖糖是個極會哭的孩子,動不動就能哭,因此,本就不想要弟弟妹妹的茶茶心情更是雪上加霜。

偏偏放寒假的茶茶被爸媽指派過來照顧妹妹,至於他忘崽的父母,則是去過他們的二人世界了。

糖糖在嬰兒床里哭,茶茶面無表情的晃著小床道:「她怎么那么能哭,又不好看,煩死了。」

可是糖糖似乎很喜歡這個哥哥,被他搖了幾下床,忽然不哭了,露出個笑盈盈的小臉。

外婆教導道:「妹妹很喜歡你,你是當哥哥的,不要凶妹妹。」

茶茶嘆氣道:「那好吧。」

糖糖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和茶茶一模一樣,也是叫了聲哥哥,不過這次是對著茶茶叫的,沒有叫錯人,茶茶當哥哥的心情瞬間變得很復雜。

外婆問他:「還覺得妹妹煩人嗎?難看嗎?」

茶茶心里樂開了花,矜持道:「挺好的,沒以前那么吵了。」

糖糖叄歲時苗妙妙照例給她做音樂測試,得出的結論與茶茶相差不遠,一個是沒有天賦,另一個則是五音不全,她的技能點又一次全部點在了學習上。

苗妙妙教了那么多學生,最後敗在了自己親生的手里,她只能接受她家孩子沒一個能學音樂的事實。

小女兒人如其名,整個人都散發著一種甜甜的感覺,胖乎乎的小胳膊小腿,一舉一動要多可愛有多可愛。

糖糖五官更像苗妙妙,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誰都能讓人心化了,就連癟起嘴哭都是惹人憐愛的,像妙妙小的時候,當爹的根本舍不得她掉一滴眼淚,基本上要什么沉喬言就滿足什么。

苗妙妙小的時候苗婧很少管她,也沒功夫給她研究發型,她每天都扎馬尾,不是單就是雙,或高或低,什么編發、盤發從來沒有嘗試過,發型都是她長大之後跟著視頻學會的,她就想生個女兒,跟她穿母女裝,給她梳好看的發型。

糖糖就變成了媽媽手中的洋娃娃,頭發蓄得長長的,臉蛋嫩得能掐出水,苗妙妙喜歡跟女兒穿一樣的衣服,沉喬言則喜歡給她們買,各式各樣的小漢服、公主裙堆滿了衣櫃。

沉喬言從醫院下了班回家有時會給女兒帶點小禮物,這個時候糖糖就會朝爸爸撲過來。

這次也不例外,沉喬言帶著一個粉紅色的小發卡回家,糖糖一看見爸爸手里有東西就撲了過來,大眼睛璀璨地望著,問道:「是送給糖糖的嗎?」

「當然是給我們糖糖的。」

哪個父親能忍心說不是,沉喬言拿出發卡給女兒戴上,粉色的小蝴蝶別在細細絨絨的頭發上,糖糖開心地抱著爸爸道:「謝謝爸爸,爸爸對糖糖最好了~糖糖喜歡爸爸~」

叫小閨女這種糖衣炮彈一轟,當爹的不寵她都難。

家里兩個孩子,沉喬言的禮物備了兩份,茶茶接過盒子,可不像糖糖那樣膩歪,道了聲:「謝謝爸。」又坐下寫作業去了。

養兒子和養女兒有著天差地別。

糖糖則會伸出手要爸爸抱,沉喬言抱小女兒坐在他膝蓋上,陪他的寶貝女兒玩游戲。

苗妙妙默默地看著他們,小時候沒有大人管著,沉喬言又不愛說話,家里大部分時間都很安靜,那種其樂融融吵吵鬧鬧的家庭是苗妙妙從小就很渴求的家庭氛圍,如今她得到了。

注意到喵喵的目光,沉喬言把女兒放下來,走到她身邊,見狀,茶茶把作業本和文具一收,牽起懵懂的糖糖妹妹的手道:「走吧,我們回房間,不要打擾爸媽談戀愛。」

糖糖不懂什么叫戀愛,還是老老實實跟著哥哥走了。

還有一個稍大點的盒子是個妙妙准備的,盒子中躺著一支和糖糖一模一樣的發卡,區別在於,小朋友的鑽是假的,送給喵喵的鑽是真的。

小寶貝有大寶貝肯定也要有。

沉喬言為她戴上,苗妙妙晃了晃腦袋,笑問道:「這樣好看嗎哥哥?」

他們都不年輕了,可在沉喬言眼里他的喵喵依然是最漂亮可愛的,沒有人可以超越她,他勾了下唇角,道:「嗯,好看,明天周末,媽說把寶寶接走,哥哥帶你出去玩。」

他疼閨女,但更疼他的小貓兒。

*

小公主去幼兒園的第一天早上因為太緊張,她吃了兩個雞蛋,還是緊張,問她哥哥:「幼兒園里好玩嗎?」

「還行,就是第一天太吵。」

「如果妹妹在學校被欺負了你怎么辦?」沉喬言問兒子。

「她不會被欺負的,她不欺負別人就不錯了。」茶茶聳肩道。

糖糖不生氣時像媽媽,乖乖的只要跟她好好說她一定會很聽話,如果發起脾氣,那就像爸爸,又冷又硬,誰勸都沒用,加上有家里人寵著,她這種性格不可能受欺負。

「你會欺負我。」糖糖吃著雞蛋都不忘記懟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