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細小處(1 / 2)

國民法醫 志鳥村 1504 字 2023-05-07

重建現場這件事,其實就可以理解為,我來設想犯罪一次。

簡單來說,就是我從哪里進入現場,是從大門還是房頂,是從窗戶還是地板,又或者學中世紀刺客,從旱廁底部逆行突襲。

進入現場的方式也可以設想,在現場內的行動也可以模擬,離開現場的方式和位置,同樣如此。

如果有充分的血液,以做血跡分析的話,江遠可以將現場重建的非常漂亮,因為血液能夠同時展示了凶手和受害人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老實說,血跡分析這項技能,有時候,比給凶手身上裝幾個探測器都好用,甚至比攝像頭拍出來的都具體,都真實。

當然,這是最佳狀態。

一般的刑事勘查人員,只能完成兩頭就不錯了,中間的行凶部分,特別是具體的動作,殺人的步驟,基本不會涉及太多,那部分可以讓法醫來完成。恩,最後還是江遠的。

而就今次的現場而言,血跡不多,給出的線索其實就少。

但對江遠來說,僅有的血跡,也說明了很多問題,比如凶手的動線,他大概率是從門里進來,並在兩三步後,就開始加速,直接一bàng子打倒了出納,然後再次揮擊。

就從這兩次果斷的動作來看,凶手是非常果斷的,多半知道這里有錢,甚至可能就是蓄謀已久的。江遠再順著血濺出去的方向看,凶手應該是帶著凶器,將錢收攏起來,並繼續向前……

前方,正是窗戶的位置。

江遠站著沒動,偏頭問何國華:「你們是怎么判斷凶手的動線的,從哪里,往哪去?」何國華原本就等的有點寂寞了,這會兒聽到問題又這么基礎,只當江遠是隨意的問的,就道:「從這邊大門進來,打死了出納,裝走了錢,然後再跑出去?

「他的語氣是不太確定的。本來也就是這樣,房間內並沒有太多的跡象表明凶手的動線。

不管是犯罪現場的勘察能力,還是血跡分析的能力,大家都是明顯的差距的。

江遠也不賣關子了,直接道:「凶手是從窗口跳下去的。」

「啊」何國華呆了一下,往前走了兩步,突然停了下來轉身又去門口端了好幾個亞克力的透明小凳子過來,往靠窗的位置鋪了幾個,才站到窗口去看下面。

「這個足跡是凶手落地的足跡?」何國華有點小驚喜。

現在的問題不是沒足跡,是足跡太多,沒辦法辨認。若能確定哪個足跡是凶手的,就是一個大突破了。

曾經的高緯度生物王波,並沒有被師父的驚喜給掩蓋,他用獨立思考的jīng神發問:「師父,先要確定的,不應該是這個凶手的動線,為什么凶手是從窗口上跳下去的。」

「江爺都說了是從窗口跳下去的。」何國華瞪了徒弟一眼,又探頭道:「你看下面的那個腳印,像不像跳下去的腳印?正常人會從二樓往下跳嗎?」一樓的窗戶也有可能跳出人……

一樓的窗戶有鋼筋焊著呢,讓你平時注意觀察,你眼睛都看了些什么東西?

「何國華轉頭就將徒弟給罵了一波。

小波本來想質疑一下江遠的,但他的業務實力還沒訓練出來呢,在何國華這里就被降維打擊了。王波想掙扎一下,又道:「那江法醫剛才也沒有往樓下看……

「那不更說明江爺的牛嗎?」何國華徹底進入上網狀態了,看王波如看敵方鍵盤手。

王波縮起了脖子,只嘟嚷道:「好好的路不走,都沒人發現,他為什么不走門?」

這個問題就是難度所在了。何國華直接看向江遠。江遠攤手道:「我暫時也說不上來,但就現場的痕跡來分析,凶手就是這樣做了。

其實要猜測的話,理

由可以很多。比如凶手是跑酷選手,好好的路不走,就走這種地方;或者凶手興奮了,就直接跳下去了;又或者凶手就想用這種方式來混淆偵查;再或者凶手可能不止一個人,且有人臨時決定黑吃黑了……

江遠暫時沒有證據去推理這個,他暫時也不想為此而猜測。

他的目標是破案,並不是為了說服王波這樣的小年輕,後者太麻煩的話,他直接換掉就好了。何國華就乖巧多了,立即順著江遠的思路,道:「這么說來,凶手首先就可以假定是年輕人了。放寬一點,到三十大幾,四十歲的人,一般情況下,應該不會選跳窗這條路的。

「年齡大約就是三十歲。」江遠也走到了窗前,自上而下,看著地面上的腳印,做了一個判斷,就道:「先把下面的足跡采集了,再上來找對應的。」

樓下的足跡是跳下去造成的,印記頗為清晰,相對應的、樓上的地雖然看不到足跡,但只要采過了,還是會留有印記的,只是可能需要一些儀器的配合。

想到江遠的足跡鑒定能力,何國華的希望之火已經熊熊燃燒起來了,提起勘察箱就走。

足跡也是越快采集的越好,尤其這種室外的足跡,說不准一場風,一場雨的就給干掉了。

現在的命案都比較好破,其實也有一個原因,是凶手普遍喜歡在室內作案,從統計數據上來說,作案地點最多的,還是在自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