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祛歪風(1 / 2)

國民法醫 志鳥村 1229 字 11个月前

劉成在寧台縣待得頗為愉快。

作為刑警支隊的大隊長,劉成的日常工作繁忙,且壓力巨大,而且,這種壓力和繁忙還不是被動的,多少帶一些主動因素。畢竟,現發的桉子不偵破,變成了積桉依舊是自己的。考核的任務不完成,全隊都要受影響。

幾十個兄弟跟著自己出生入死的,到最後哪哪都不如人,他作為大隊長的,臉面上也掛不住。

但在寧台縣,劉成負責溝通,而溝通的工作又特別簡單,這個活就太輕松了。

要說現在回去,換別人來,那肯定也沒必要,往返的交通費都不少呢。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加一點點的工作量,以及時不時的美食供應,令劉成幾乎是樂不思蜀。

說到蜀,就不得不提火鍋了……寧台本地產的黃牛肉,薄薄的肉片那么一切,往火鍋里一丟,隨便燙幾秒,就是吃的燙嘴,停不住口。

還有同一個牧場產的毛肚、黃喉,鴨血,鴨腸,jī肉,jī胗,鵝腸,鵝掌,還有全套的五花肉片,大刀腰片,肥腸,豬肚,豬蹄……

劉成現在對渾身都是寶這個概念,認識的比在京城還清楚。

在京城,要明確是某個牧場產的食物,那得是什么價格?劉成也說不清楚,反正就是聽說過,沒吃過。

而且,大城市的食物有一個問題,嘗鮮是非常好的,總有各種各樣的口味來滿足大家,小到偏僻小鎮的某種口味,大到世界各地的名吃薈萃。但是,真正能夠做jīng做深的,卻非常少。

最終,這些食物或多或少的總是變成了某種妥協式的產品,能夠滿足一時,不能達到長久的滿足。

倒是寧台這樣的小城鎮,廚師們十年如一日的做著這份收入不錯的jī肋工作,然後日復一日的被迫增長著技能,不像是大城市的廚師和小店老板們,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機會,各種各樣的機遇和危險。如果這些都不能打敗它,房東也會。

江遠此時若是拿到劉成的遺澤的話,八成會有對寧台縣的懷念。

「以後,寧台縣就是我的第二故鄉了。」

再吃一碗白芸豆燉豬腳,劉成興奮的鼻涕都要冒出來了。

作為一名口味較重的刑警,劉成原本是不願意吃清燉豬蹄這種食物的。但是,這家川香小店的白芸豆燉豬蹄,將豬蹄燉到軟爛的可以用快子夾斷的程度,再放到紅彤彤的蘸水中滾一滾,那滋味,真的是刷新劉成的味蕾。

湯也不錯,雖然比不上前兩天的豬肚jī的湯,但也屬於水准以上了。

不過,有這么好吃的豬蹄,喝湯實在是浪費肚子。

劉成甩開腮幫子吃著,更因為今天已經沒什么事要做了。

屍骨收拾好了,隨時可以帶回去,隊里的審訊也是順利,還有長陽市局幫忙提取證據……

「劉大隊,晚上一起跨個篝火不?」吳軍也吃了兩只豬蹄,現在稀熘熘的喝著豬腳湯。

劉成晚上都沒事做,一口答應,再問:「是為了什么跨篝火?」

「主要就是搞搞儀式感吧,也沒有什么特別的事。最近江遠做的大桉不多,小桉子不少,也得防著小人作祟。」吳軍向對面的江遠呶呶嘴。

江遠乖巧的笑一笑,繼續低頭啃豬蹄。

要說起來,這家豬蹄店也是江村人養起來的。這是江村自古以來形成的好風氣,因為江村坐落在四寧山腳下,哪怕是道路不靖的年代,也有人會來游玩。

而只要有人的往來,就少不了食住的需求,任何地方來的廚師,只要飯菜做的好吃,就在四寧山腳下開個店,總能招攬到生意。村里的食材也可以賣給餐廳小店,賺些零花錢。同時,村民因為見到的外鄉人多,本身就有比較qiáng烈的消費欲望。

現如今,江村小區周邊的美食氛圍都漸漸起來了,同樣是商業街的門面房,江村附近的門面租金已經跟清河市的租金差不多了,還一鋪難求。江村人拆遷補償得到的住房,租的也是一日qiáng於一日。

與之相對的寧台縣南的房子和商業,許多都已經空置多年了。

這種模式,也是別處學不來的。就像是眼前這家豬蹄店,哪怕房東願意減房租,它也是做不下去的,非得是有日復一日的穩定的消費,才能撐著老板越做越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