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掃尾(1 / 2)

國民法醫 志鳥村 1549 字 11个月前

接下來幾日,陸陸續續又有三具屍體,從牆里和炕里刨出來,送到了法醫解剖室。陳萬家桉的屍體數量增加到了8具。

兩具屍體是熟悉的工頭,第三具屍體,是警察從陳萬家的舅母家舊宅的土炕里,刨出的一具干屍。

這具屍體,誰都沒想到,只因為陳萬家的舅母王麗華早年失蹤,有報桉的記錄,搜屍隊才派了兩個人,帶了便攜式的x光機過來掃了掃,結果牆里沒掃到,往土炕里一掃,出了人形。

陳家人在這具土炕上吃喝坐卧了好幾年的時間,卻沒有一個人發現其中的玄機,等土炕被刨開,一具高度疑似是陳萬家舅母王麗華的干屍出現的時候,當地所有人都震驚了。

陳萬家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舅母王麗華帶大的,在舅母家吃喝,由舅母照顧,後來舅母失蹤了,也沒有人懷疑到陳萬家。

當時正是陳萬家的舅舅蓋新房的時節,也是全家生活變好起來的征兆,陳萬家在其中出了大力,舅家對他只有贊許,沒有不滿的。

王麗華的失蹤,也只被當做了孤立的桉件去處理。

江遠見到陳萬家的舅母王麗華的屍體的屍體的時候,也是頗為驚訝,被常年烘烤的屍體,肌肉和皮膚組織已經異化成了一層焦褐sè的皮,骨頭也是酥的,一碰就碎。而從殘存的骨頭受到的創傷,以及殘存的組織來看,受害人的xiōng腔很可能被用斧頭噼開了。

這也大概率是其致死的原因。用評書里的話來說,這一斧頭噼下來,心肝肺就稀里嘩啦的流出來了,攏都攏不住。

手段極其殘忍一詞,用在這里就很合適。

「這個提取dna的話,應該是提不出來了吧。」今次陪著江遠的是長陽市的法醫唐峰,胳膊上貼著動態血糖檢測儀,做解剖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的樣子,吃東西的時候也是。

江遠默默點頭,這要是深埋地下十幾年的屍體的話,做個dna還是能做到的,但在土炕里熏烤著,dna還真的就服氣這種。

「咱們先做個基礎檢查吧。」江遠倒是無所謂。對法醫來說,dna是一件偉大的發明,解決了許多問題,降低了大家的工作量。但另一方面,dna技術的出現,也有點遮蓋法醫其他領域的發展。

就比如法醫人類學,原本在dna發明前的幾十年,就足以鑒定屍源了。

「死者年齡54歲,女性,身高應該在148到155公分之間。」江遠非常注意的觸碰和測量著這些骨頭,生怕一個不小心,就將骨頭給弄碎了。

唐峰瞥了江遠一眼,看有助手在做記錄,就默默的伸著脖子看。

他特佩服江遠說話的方式,什么「基礎檢查」,聽起來檢查的好像挺基礎的,實際上呢,是把「基礎」都給搞出來了還差不多。

「江隊,咱們這種燒成這樣的屍體,有什么注意和講究的地方嗎?」唐峰小心翼翼的問著,想要蹭一點技巧回來。

江遠正好做完了一lún判斷,想想道:「這個有兩方面吧,一方面就是選擇測試的部位,比如咱們最常用的骨盆,這時候翻看都困難,就不適合作為首選……」

江遠說著看向唐峰。

唐峰立即回應道:「首選牙齒?」

「恩,正常來說,用法醫牙科學來做最合適了。你看死者的牙齒,基本保持的還是比較完整的,磨痕也很清晰……」江遠之前就得到了lv4的法醫牙科學的技術。

唐峰明白的道:「demirjian或者竹井司哲的牙齒磨損分級標准評分?」

「對。」

「不過剛才沒看你怎么做牙齒的分級評分……」

「哦,我看的還是骨盆,就順便。因為信息多,方便幾個項目一起做判斷。」江遠回答完了以後,感覺解剖室里的冷氣變的更足了一些。

帶著一絲絲從小縣城到省會來的,似乎應有的情商,江遠咳咳兩聲,再介紹道:「這種燒灼後的屍體,我覺得可以參考一些火場的屍體,生前燒死的,或者死後焚屍的,也有屢次焚屍的,情況各有不同,但如果關注一些共性的話,還是能夠得出有用的結論的。」

江遠說著就地寫了幾個回歸方程出來。都是公開文獻可查的回歸方程,但唐峰還是立即將之拍照了下來。

趁此機會,唐峰又抓緊時間問了幾個平日里積存的問題。

法醫是一個特別講究實踐的專業,理論上,只要解剖的屍體多,都能形成一套自己的理解。

但是,法醫又是一個特別講天賦的專業,相同的解剖數,總有人的理解更深入,更准確。

比較困難的地方在於,許多法醫是難以得到糾正的機會的。這種情況一旦出現,那都是大麻煩的開始。正常情況下,法醫們寫的報告都會有較寬泛的余量,光看別人的報告,是很難有所悟的。

江遠倒不藏私,唐峰願意聽,他也是願意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