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火把和燈籠(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642 字 2023-05-13

章衡走後,章越看著這厚厚一疊心道,終於有事做了。

郭林道:「你將此寫好了,他人再如何也挑不出錯來。我看看,若是你寫不完,我也替你寫些。」

「那如何省得,師兄你寫一頁三錢半,我一頁才一錢。」

郭林道:「你知道就好,不過你寫慢些無妨,最要緊是不許有錯字漏字,否則一日就白寫了。」

章越道:「果真師兄對我最好了,不過若是一頁錯漏一字扣一錢,那么一頁我就白抄了。若是錯兩字,我豈非要倒找錢給他們。」

郭林聞言拍腿笑了笑起來道:「師弟,你這時還會說笑。你這性子真不知說你什么好。」

章越微微一笑,當即往磨好的墨里倒水,tiáo勻墨sè後當即提筆抄起書來。

郭林站在章越身後看了一會,他有些擔心章越的字仍是不合意,或是求快而有所潦草。郭林但見章越一筆一劃勾畫清楚,寫得是正正規規的楷書,且還有些許的古雅之意。

郭林不由問道:「師弟近來臨得是《宣示表》?」

章越一聽很高興,郭林能看得出來,說明自己的字經過昨夜一番苦練,雖說沒有得意,但也有幾分得起形了。

「師兄果真好眼力啊,你看看可還行嗎?」

郭林道:「有些許長進吧,看來平日我讓你抄經終於見成效了。照著如此寫,功夫下久了,筆力自到,筋骨自成。」

「好的。」

於是章越繼續抄起書來,如郭林所言,抄書也是練字嘛。

宋朝是一個文化登峰造極的時代,士大夫們沉醉於文墨之道,而忽略了武功。宋朝皇帝也是如此,幾代皇帝都是書法大家。故而從上至下形成對書法一等追求,寫一筆好字是算是人的另一張臉面吧。

趁著抄書的機會練字,還有免費的筆墨用,盡管只有一錢,但何樂不為。

想到這里,章越不由心平氣和,繼續將抄書當作一項技藝來鍛煉。

章越與郭林二人抄的不同,郭林抄得是賦策,應該是由學堂上的學子所作,現在仍有唐時行卷的習氣。學生平日的得意之作都要抄錄下來,由本人或親朋師長請高官過目,代為延譽。

比如政壇上的大伯樂歐陽修,提攜了王安石,蘇軾,蘇家三夫子。

王安石就是曾鞏推薦給歐陽修的,王安石與曾鞏是同鄉,曾鞏之妹嫁給王安石的兄長王安國。而曾鞏又是歐陽修最得意的弟子。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曾鞏向歐陽修推薦時言『鞏之友有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稱其文。雖已得科名,然居今知王安石者上少也。彼誠自重,不願知於人。』

以王安石性子,若沒有歐陽修的提攜,曾鞏的舉薦會艱難許多。

郭林字寫得好,故而族學里學生行卷邀名用的。

而章越字寫得差,抄錄的都是些已經及第過讀書人的文章,然後給每個學生都抄錄一份如此。因為字丑所以不能外揚,只能內部消化。

章越所抄的是賦。

進士考試中有詩,賦,策,論等體裁,但分量最重的是詩賦,賦又在詩之上。

一篇賦的好壞,決定考生去留,其余則定上下。這篇賦都非名家所作,而每篇要抄錄三十六份,也就說族學里一共有三十六名學生。

章越算了算大約是一頁多些,不知是按一頁算,還是一頁半算。

章越認真寫來,這才抄了兩篇。

這時候職事已端著一案到來:「不可在書室吃飯,要吃去室外。」

「可有桌案?」郭林問道。

「沒有。」職事這小老頭甩下這句話即走了。

這是要他們蹲著吃。

章越倒是沒那么多講究,小時候飯廳沒有電視,為此端著飯跑到客廳吃飯也是經常。

但他見到郭林有些憤怒。他雖是家貧,但自小也是承詩書之教的。吃飯必用桌案,且必須『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

眼見擺在地上的飯食,郭林不由犯難。

章越想了想道:「師兄,我們初來乍到,應並非書院薄待你我之處。坤卦上不是有雲『直方大,不習無不利』。你我剛到族學,他們最多不搭理,彼此又無利害沖突,非逐我等之意。」

郭林點點頭道:「說的對。我們一並找職事商量。」

當即郭林走到職事那拱手言道:「食無案,不成禮。我們雖來佣書,但也是讀書人,請以讀書人之禮待之。」

職事不滿道:「又來生事?吃飯就吃飯,哪有那么多名堂,這急切之間又去哪里給你們找食案?」

郭林欲再言,章越出面道:「我方才路過射圃,旁有一方亭,還請職事允我們去此食用午食。」

「隨你們。」

「多謝職事。」

郭林,章越二人當即端著食案走到亭中。飯是稻米飯,壓得很實,湯是鹽豉湯。飯和湯都是雙份,還有一碟咸菜由章越和郭林共食。

在學究家里頓頓吃稀,這里好歹能吃一頓干的。

章越已是端起飯來飛快地扒了兩大口,然後閉上眼睛感受著飯粒充斥著嘴巴的感覺。這稻米飯是炊制的,既帶著木桶香味,咀嚼在嘴里又是格外的松軟香甜。

這是真木桶飯,不是快餐店里鐵盆外裹著個木桶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