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李學正(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532 字 2023-05-13

幾人繼續閑聊。

余書商從櫃台返回後笑著:「諸位聊得可好?」

余雲若見此起身道:「既是叔父來了,雲若就告辭了。」

當即對方退下。

余書商見這一幕,看了看三人的臉sè笑道:「幾位下榻的地方我已是收拾妥當,這邊請吧。」

「多謝。」

當即余書商帶著幾人來至後院房。

余書商的住處前面是店鋪,上面搭了一個閣樓,住的是店鋪伙計。

店鋪後面則是一個小院落,用一個垂花門隔著。院落里正屋是三開間朝南的大屋,東邊還有間廂房。

廂房收拾了出來給章越他們三人居住。

晚上余書商在屋里擺了一桌酒席款待眾人,何七言自己在建陽還有交游,卻沒有赴席。晚上余書商將自己渾家以及兩個兒子,一個尚在襁褓的女兒都帶出來見客。

除了男子外,女子都去另一間吃飯。

余書商對章越,郭林二人道:「我此地甚是局促,還請兩位多包涵。」

章越笑道:「余掌櫃能給我一處容身之地,已是很承你的情了。」

余書商略帶深意地道:「其實嘛,以往客人來的時候,是可均出廂房,後罩房的。但如今後罩房給了我侄女住,故而院子里就不甚寬敞了。」

「倒不是我刻薄侄女,我哥哥在世時對我是恩重如山的,只是我那渾家么就有些看不順眼,對我那侄女不好,弄得我如今是家宅不寧。」

「雲若眼下也到了適婚的年紀,我也不敢馬虎隨便給她找個夫婿。她說要找個秀才作夫婿,故而我是寧將這錢都折作些嫁妝,盼她早日找個好夫婿啊!」

章越看了一眼郭林,笑道:「這位郭兄人不錯,與令侄女定是良配。」

郭林聽了章越這話,差點被給飯給噎死,連忙急道:「使不得,使不得。」

余老板見此有些尷尬連道:「吃菜,吃菜。」

二人吃完飯,回到屋中,這時候何七也回來了。

卻說何七在建陽本有投靠的地方,但卻沒有去。他以為章越,郭林在建陽會有門路,自己也存了借一借光的打算,如今見了不過是借宿在一個商人家里,頓時沒了興趣。

何七方才去相熟的人那邊問前程,結果被告知此番送至汴京,南京國子監的進士科秀才已是定好了,何七他前途渺茫。

盡管何七再三請托,但對方仍是搖頭,他聞此不免一陣失落。

如今何七回來,看見章越,郭林二人在房里笑道:「方才那余掌櫃可有讓你們二人娶他的侄女啊?」

郭林一愣驚道:「何兄真是料事如神。」

何七微微一笑道:「果真被我料中,三郎方才我看那女子似有意於你,這正好是屏雀之選啊。」

章越笑道:「何兄莫要取笑,我方才還向余掌櫃薦你呢。」

「我?」何七冷笑一聲道,「那女子絕不會挑我。」

「為何?」郭林言道。

何七笑了笑,沒有言語。

次日,三人穿戴整齊雇了輛驢車前往州學。

來到州學。

但見除卻章越等數人,也站著不少州縣的學子。

如邵武軍,甌寧縣,建陽縣,崇武縣各縣,當然最多的還是建安縣的學子。州學本也建在建安縣,但治平二年州學失火,故改遷至建陽。

嘉祐二年進士榜,建安縣一共出了九個進士,整個建州也有近二十個進士。其中不少是以國子監監試或改籍開封府上榜的。

故而中進士難否?

難也不難。

宋朝進士南北比例到了仁宗朝已呈嚴重失衡。

失衡到何等的地步,每科考下來,南方籍進士占九成以上。但很有意思的是,在宰執的人選上,宋朝仍依據宋太祖祖訓,遵循著『南人不可為相』的故事,直到了章得象,王欽若方才破例,但大體上宰執還是北方人。

故而為何吳育,吳充積極與北方望族聯姻,也是可想而知了。

此刻眾學子分成各自的圈子,其中一半都是州學學生。去國子監的名額是由州學選拔的,故而州學的士子在這點上倒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而這一次九個建陽籍進士,就有三人是國子監監生。而每科三四百進士名額里,朝廷一貫會拿出八十個撥給國子監。

眾人各自聊天,章越可不想與郭林,何七再聊下去,轉頭閑逛一二,瞻仰下學霸的氣息,認識一點人,擴充下人脈。

「兄台是州學進士齋的吧!在下乃是浦城縣學經生章越。」

對方冷傲臉道:「經生?國子監有招經生么?」

章越……

「這位兄台氣質不凡,在下乃浦城縣學章越。」

「見過兄台,在下州學楊當峰。」

「當峰,好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