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學之大義(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569 字 2023-05-13

太學考試就在廳堂之內。

一共十人,五名進士科,五名諸位經義科如此。

章越拿到卷子一眼掃過去,但見出題范圍很廣,從九經皆有,包括論語,孝經兩經。

但是帖經,墨義上都沒有偏題怪題,可知這一次考試不難。

最後三道大義,其中最後一道,正是闡發《大學》一章。

章越吃了一驚,不會如此巧合吧,自己方才提了『正心誠意』四個字,作為讀書人的『明體』之學。

而如今大義上卻正好考了《大學》這一章。

要知道諸科的大義就似漢朝的章句之學,明清的八股之學。

到底什么是章句之學?比如說整本書,好似春秋左傳一經二十萬字,都可以算是章句。

讓你闡發整本春秋經,到底聖人講得是什么意思。

再下來,比如《禮記》的《大學》一章進行闡發,說出你的見解。

再下來比如一句話是什么意思,好比大學第一句。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這句話進行闡發。

前面這些都還算是比較正常,但到了明清八股文將章句之學,發揮到登峰造極。

比如考『子曰』是什么意思?

子曰直譯過來就是孔子說,其中哪有什么內涵與深意?考官說不行,就是有!

好比老師問魯迅先生說了晚安是什么意思?晚字點明了時間,令人聯想到天sè已黑,象征著當時社會的黑暗。安字代表了老百姓的麻木不仁。

子曰當然也難不倒考生,有人用蘇軾的話破題『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匹夫而為百世師,對應得是『子』,一言而為天下法,對應得是『曰』。

這答得很巧妙,但實際上並沒有意義。

甚至還有考官考了一個『o』,讓你闡發經義,你說聖賢寫這個到底有什么用意呢?

『 o』是什么意思,古人雖沒有標點符號,但每個段落間是用『 o』來分隔。你讓考生闡發這標點符號『 o』是什么意思?

就是這樣的題目,竟也有考生機智地答道『聖賢立言之先,得天象也』。

反正這樣的題目,與內容沒啥關系了,就是腦筋急轉彎,抖機靈的感覺。

不過闡發《大學》這一章,卻正好難倒了章越。要是剛才在胡瑗與眾考官面前沒有大言不慚說了那一番話,那么這題目倒是好答,他有足夠多的應試技巧來作這樣的題目。

但好巧不巧的,自己剛剛說過了。

這樣就犯了考場文章的大忌『說真話』。

章越不著急著回答,先把題目看一遍放在心底。這好比高考時考作文,老師都交待你拿到卷子先將作文題目看一眼,然後邊答題邊想。

前面的帖經,墨義對於章越而言,簡直一點不難,馬上就答完了。至於最後三道大義,章越也是飛快地答完了兩道。

寫到這里,章越發覺自己竟是諸科明經之中答得最快的。

不過明經的題目與自己不同,他們不考大義,故而帖經墨義的內容要多一些。

現在章越用了兩個多時辰答完了其他,只剩下闡發《大學》這一章。

怎么答?

他終於很好的詮釋了什么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不如這題就不答,反正其他題目已是十拿九穩,但轉念一想,不可如此,這樣就給胡瑗他們一個偽詐的印象。

這可使不得啊。

章越盯著卷子,思緒在飛速的運轉,突然他發覺以他目前的學識,要駕馭這樣一篇文章,實在是力有未逮。

也就是寫『真話』自己架構不出,這樣宏偉的文章來。

若寫『假話』也騙不了人。

此刻章越臉漲得通紅了,雙目感覺已是紅通通的,這是自己腦力使用到極處的體現。但是即便如此,筆下仍是只言片語都寫不出來。

章越感覺頭疼欲裂。

而此刻一旁監考的太學講師在窗外鍍步,看見章越這副樣子,也是有些奇怪。

進士科因詩詞文賦寫不出來,是常有的事,但是經生寫大義怎地犯了難處?這不是隨便編么?

講師搖了搖頭,回到了講室喝了茶又回來巡視。

這個年輕人竟是在考場上睡著了?

章越確實是累及,寫文章就是這樣,知識閱歷積累的不夠,你就是寫不出。就好比高考考場上的作文,寫一篇你自己的文章不難,但要寫一篇媲美魯迅的文章,那真的……

qiáng行拔高自己且負荷不住的結果,只能當堂暈過了(睡去)!

所幸講官還以為章越不過是打了個盹,若是知道章越是暈了過去,那也實在是太恥辱了。

章越雖說暈過去了,但心底還是清醒的。就在考場上眯一會算了,反正也剩最後道題了。

然章越不知不覺地進入睡夢中那片天地。

在這里章越可以逗留六個時辰。

章越心想,這不是意味著他又多了六個時辰來思考答最後一題?

還有這個用處?

但章越更怕自己直接睡了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