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詩(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568 字 2023-05-13

明月初升,遠遠望去好似沒柄的團扇。

范氏與幾名侍女提著燈籠前行。夜風之下,小徑左右暗香浮動,花影搖曳。范氏來到十七娘的閨閣內,示意左右服侍的婢女先不要作聲。她走入閨房里,但見十七娘正斜坐塌上,任由裙裾委地,正痴望著月sè。

范氏搖了搖頭,然後滿臉笑容地入內。

「嫂嫂!」十七見了范氏坐起身來。

范氏笑道:「知你沒用什么飯食,故來看看,身子可是不適?」

十七搖頭道:「沒什么,只是身子有些乏。」

范氏先看十七臉,但見她今日用丹脂在額心點了朵蓮花的花鈿,不由笑問:「以往你從未點鈿妝,今日為何有此興致?」

十七娘有些不好意思地問道:「那嫂嫂,你看如何?」

范氏笑道:「那我想想有首詩,漢皇重sè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sè。」

十七笑了笑道:「嫂嫂,莫要如此說,我又不想嫁入皇家。」

「那你想嫁誰嫁?」

十七娘想了想道:「我甚羨慕大娘子,當初為姑娘時,隨著外祖宦游天下,去過江洲,蘄州等等地方,到了後來連婚事都是自己拿得主意。如今嫁入咱們吳家二十載,倒也是一切順遂。」

范氏聞言面sè嚴峻道:「十七,不要亂說,從古至今子女的婚事哪有自己拿主意的道理。」

十七娘道:「我也知,大娘子當年是外祖的心尖尖,至於其他閨女,就算皇帝家的女兒又哪能如此。」

范氏道:「是啊,當今福康公主如何得官家喜愛,但嫁到駙馬家,也非自己拿得主意。」

范氏偷看十七娘的臉sè問道:「十七,你可是有了心上人?」

十七娘聽范氏如此之語笑了笑。

范氏道:「十七你笑什么?」

十七娘笑道:「想到了一個寇相公(寇准)的笑話。」

「何笑話?」

「寇相公與同僚做對子言道,水底日為天上日。無人可對出。恰好楊大年(楊億)奏事,楊億不假思索即道,眼中人是面前人。後人改之,眼前人是心上人,吾竊以為更工。」

范氏搖頭道:「你怎地說這個。」

十七娘正sè道:「嫂嫂,你還記得我們在浦城見得那位楊氏,他正是楊大年的侄孫女呢。你當初還責我不該數落她。」

范氏笑道:「怎了?後悔了?」

十七娘道:「當初著實顧慮不周全,如今嫂嫂可代我邀她過府,讓我好生給她賠個不是。」

范氏吃驚道:「你幾時給人賠過不是?莫非……」

十七娘失笑道:「嫂嫂,也沒可大驚小怪的。如今爹爹宦途不易,她的兒子如今得了府元,又似個心xiōng狹隘的,我總該為家里考量一二。」

范氏笑道:「聽你這話,我倒是從母親那學了個道理。」

「何道理?」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那就是咱們女子這一生里,疼愛的莫過於子女,最疼愛自己的莫過於父母,然最要緊的,則莫過於夫君。」

二人都是笑了。

二人遙望明月,但見月滿滿升起,獨照樓台之上,連樓台上燈火也因此一時暗淡。

如今樓台中的宴席上,自也有人文思敏捷,當下已是提筆揮就。

當即一首一首的詩詞,被奉上然後由吳安詩當著眾人的面前念出。

在座眾人都是汴京的才子,詩詞自是不差。眾人在台下聽了,自也是評頭論足了一番。

但見吳安詩拿起一詩向章衡問道:「子平兄,此詩如何?」

章衡取詩讀來失笑道:「我常與人言,學詩當學子美,如是有規矩可法。到時若是學不成杜詩,亦不失為工。」

「然而此詩卻學陶淵明。眾所周知,淵明不為詩,但書xiōng中之妙也!若無陶淵明之妙,學其詩,此為淺易田家語!終不過白樂天(白居易)也。」

章越聽了大吃一驚,章衡也真是敢說,白居易的詩詞也敢貶。

然後眾人在旁聽都是紛紛附和。不愧是狀元公,眼光就是了得。

「此言誤也!」

章越心道終於有人敢反對,一看出言反對卻是章惇,頓感覺不是什么好話。

果然章惇道:「唐人都不學杜詩,歐陽學士亦不好杜詩。然無杜詩,唐人,歐陽學士都寫不出好詩?吾以為老杜詩不可議論,亦不可贊嘆,苟有所得,亦不可不記,如此就好。」

章越不由嘆服,果真連杜甫都敢貶。

而見章惇反對,章衡卻是笑著聽了,並沒有立即出言辯駁。

章惇又道:「而淵明之詩,吾以為其詩質厚近古,愈讀愈見jīng妙,唐人韋蘇州,柳子厚就學陶詩,得見自在,如何不值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