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九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550 字 2023-05-13

窗戶外是凜冽北風,汴京的歲末,實在是天寒地凍。

雖說室內仍生著暖和的薪炭,章越落筆的一刻時,又想起自己讀書的經歷,不由有些融入。

當年家貧自己只能去鄉塾讀書,因無從買書,郭學究需大老遠將書借來給他背熟後再還回去。

之後章越又入章氏族學與郭師兄一起在章望之的書樓抄書,章越是利用抄書之余時寫一篇默一遍,最後全部記在腦中。

那時候也是如此,書樓牆薄,室內又不許點爐火,以至於抄書抄得久了硯冰難化,手指凍僵。

身旁除了郭師兄外,自己孤身向學無人扶持。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章越活動了活動指節繼續寫下。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年稍長,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族之先達執經叩問……

……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sè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幸先達可憐余愚鈍非籍,不計束脩之微薄,傾囊所授……

先達自是老師章友直了,之後即是得他准許在族學旁聽的日子了,因他不是族學學生,故而都要等到他人問完了,自己最後一個方可請教。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

章越與郭林從烏溪,寒暑不綴地趕往族學抄書,有時路經山勢陡峭,又遇大風大雪之時,那等艱辛實是令人難以忘記。

……同舍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寫到這里,章越將筆一擱停頓半響,過去的事情仍是歷歷在目。隨即又怕斷了思路,重新將目光落於紙上。

上面都是說章越以往的難處,如今筆鋒一轉,他寫到如今的境遇。

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今年少,未有所成,猶幸預國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

今草民學於太學,朝廷日有廩稍之供,天子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

章越嘆我如今在太學求學,有衣食公給,之前天子還賜我一件冬衣,使我沒有凍餓之患,故而安心坐在太學里讀書。從此不必在跋山涉去請教別人,在太學里就有直講等為師,從不必擔心問了不告你,求了別人別人不答應你,要看什么書就有什么書,不必再向別人借書來抄了。

章越這說得就是范仲淹慶歷興學的德政了,給太學生提供衣食住宿,還提供老師教學。

章越如今能在太學中學習一切都要歸功於……仁宗皇帝!順帶還稱贊了咱們太學的老師,十分的敬職敬業。

官家給我們太學生提供如此好的讀書環境,否則寒門子弟哪有出頭的機會。但同三傳出身的賞賜太過於厚重,超過我如今應得的,所以不敢接受。

這一篇的辭疏可謂富含誠意,章越寫完後,天已是大亮,北風已停。

晨鼓雖響,但離吃早飯還有片刻,能睡個回籠覺。

章越看了一眼床榻,還是先將墨跡吹干,即將此文拿在手上前往講廬。

講廬里的劉直講剛剛睡醒已在坐定正在誦詩,見章越叩門入內言明來意。

劉直講點了點頭道:「甚好,這天子辭疏措辭必先慎重再三,你讓我先過目,也是應有之意……」

劉直講舉文讀了片刻……

劉直講初時神情尚是不經意,但讀之後卻略有動容,復看了章越一眼道:「未料到三郎有這番故事,非有切身之經歷不足以道此文也,吾實感同身受,想起當年讀書的日子來。」

劉直講微微閉目,似也想起了風雪天里埋頭苦讀的一幕,目泛淚光。

章越一愣心道,我這不就是辭疏么?我此疏重點不在於此,而是辭啊……

卻見劉直講又讀了一遍嘆道:「子曰,君子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三郎,你著實令我刮目相看啊!經歷如此艱辛,仍能從閩中至太學求學,一路走來……難怪在你身上我總看見那份勃勃之生氣。」

章越一愣即道:「此言不敢當,當年之經歷……學生當時也並覺得多苦,寒微之時,學生遇到了師長們與師兄們對我都極好,再說如此日子不到一年罷了,入了縣學就好了。」

章越想著過去的經歷,確實雖說苦過,累過,但也是自己最懷念的日子,故而真正艱難倒也談不上。只是是這樣一段難忘的日子,值得自己銘記下來。

就好像當初讀到《老山界》這篇文章一樣。

想到這里章越笑道:「不過直講,至至今日學生仍是相信一句話,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此話我真是第一次聽說,」劉直講欣然道:「吾聞此甚慰也,你回去吧,我替你直呈天子就是。」

章越躬身稱謝。

劉直講看著章越離去的背影道了句:「這也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