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五章 強干之法(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125 字 2023-05-13

面對王安石的不遜之詞,章越心道自己又不是來吵架的,反正我已是制舉,進士雙魁了,你覺得我的文章入不了你的眼就入不了。

不過見王安石這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爾等都是渣渣的神情,章越忍不住道:「王舍人說在下不知,那么敢問足下知否?」

王安石道:「老夫也不敢說深通。畢竟曾為政地方,略知一二。」

章越道:「王舍人我讀足下萬言書有雲,故古之人欲有所為,未嘗不先之以征誅而後得其意。真正欲治理天下,當陶冶人才而成之,昔周宣王用中山甫,周室得以興之,而非一欲行之征誅。」

王安道:「度之,這qiáng干為征誅之法,不算是良道。」

一旁王雱,王旁對視一眼。

王旁道:「為何狀元公前言不搭後語?他既說要qiáng干,但又說qiáng干為末道。」

王雱對王旁道:「這倒非無見地之談,而是爹爹上官家萬言書里所雲,當以選人為先,他這是以汝之矛攻汝之盾,巧言令sè,真是好**猾。」

章越道:「治理天下之道,應是堂堂正正,可以公布曉諭百姓的,至於王霸之術,可以治天下,亦可側身而談,但不可登台入室,宣於庭上。」

王安石微微點了點頭。

章越道:「本朝qiáng干之法,在於本朝懲於漢末唐末藩鎮軍閥之事,以削其事權。」

「本朝襲唐制,抑又甚也。如疊床架屋,事權重復。其中以三分,上下,內外,輕重,兩相分為相維,相制……,說來就是上下相維,內外相制,內重外輕……至於官者,位重則不用,用之則位輕…………」

「但上下內外相維相制,唯相權可維不可制也。本朝相權三分,中書主民,樞密主兵,三司主財,乃至多分,互不統屬,各行其事,勢如數車並馳,軌轍而行……」

王安石聽章越侃侃而談,再度點了點頭。

說到最後章越道:「王舍人當然高見,在下的文章確實不入足下之眼,但有一句肺腑之言,qiáng干之法可以行一時,卻不可行一世,王舍人切記要三思啊。」

王安石聽到這里,知道自己確實看輕了眼前這少年,但他口上卻絕對不會承認。

王安石言道:「老夫之言確實沒有別的意思,只是耿直所言罷了,你所言雖是有道理,但仍缺的是去地方實政的經驗,我只是不知你為何想留在京師。」

「政事堂堂除後,吏部必另有安排,汝不去地方為一任通判,難道真要在京中修書么?」

章越知王安石所指。

吏部不滿政事堂屢侵自己的人事之權,故而對經政事堂堂除後的官員,一般都會另行開出一個更優厚的條件。

如果官員肯放棄堂除,改歸吏部注授,吏部會允許你的差遣升壓同等次的其他官員,以資鼓勵。

換句話說,在大家都是同等職務下,你可自行安排。

吏部給章越開出的價錢是,章越如果放棄堂除,不接受政事堂的任命,那可以出任河南,淮東,兩浙路任意大州,就算是節度使州的通判也無妨。

章越道:「多謝王舍人掛懷。章某不願去地方。」

王安石搖頭道:「以策論通篇觀之,確實寫到了極致,卻未必,你之前所言惠民之語,確實是獨到之處,但吾卻不認同。」

「還請王舍人賜教?」

王安石嘆道:「度之,我當初治鄞縣,也是抱有造福蒼生之念。但至地方後,方覺粗陋也。」

「我告訴爾民是何?這些為民請命之詞,說來慷慨激昂,但這都是書中告訴你的,書中之民乃虛也。」

「何為實的?你到了地方看見的民,是為了一文錢可偷盜,為了百文錢敢殺人,你說這些是刁民。但普通之民呢?實也難稱得上淳朴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