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八章 價錢挺合適(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2554 字 2023-05-15

開封外城城南,分為左軍廂及右軍廂

右軍廂與左軍廂以一條御街相隔。

章越先去左軍廂看房子,這里章越可謂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這里是太學所在,章越在此讀書三年,故而最是了解。

本來這里地勢低窪,常為汴河所淹。

不過丁謂為宰相後,無比jī賊將宅子買在此處的敦教坊,他先為集禧觀鑿池,然後將棄土將附近地勢墊高,又奏請朝廷修建保康門大街這條通衢,於是本苦於汴河內澇的敦教坊,一下子成為了汴京的繁華之地。

丁謂為相,得罪了滿朝官員,但確實有才干。

後世人常道他此舉乃假公濟私,卻沒有看到為汴京百姓作得實實在在的好事,反對派只是一味攻訐他的人品。

不得不說另一件事,王安石知金陵時,因玄武湖淤塞,又為了推行農田水利法,給朝廷上湖田疏,請求將玄武湖排干,將湖池改為田地。說此有兩個好處,一個湖水排干了,里面的魚蝦可以給百姓享用,二就是可一舉得田數萬畝。

當時別人還稱贊王安石此舉,百姓得田確實得到了便利。

但玄武湖被填平後,金陵一直雨時內澇,旱時無處取水。後人道不可貪一時之利,而不辨形勢行事,行窺近利而失遠圖之事。

直到兩百年後,明朝建都金陵,朱元璋下令重挖玄武湖。

而蘇軾知杭州時,西湖也是同樣面臨淤塞的問題,但蘇軾與王安石不同。他反其道行之,僅用一百張度牒之費,采用以工代賑發動二十萬民工疏通西湖,後來的事看看蘇堤就知道了。

故而對丁謂造宅之事,章越是心存敬佩。可是看著敦教坊高昂的房價,對於丁謂,章越是很難說謝謝二字的。

除了丁謂,名將狄青宅子也在此。

不過章越看章實的神sè,知他是頗為中意此處,畢竟章丘在太學讀書,若是宅子買在此處,章丘以後就可以時常回家了。

但章實看見隨便一棟就要兩千多貫,甚至三千余貫,故而按捺住沒開口。

章越留心了一套獨院宅子,不過沒有道出,而是與房牙道再去城南右軍廂看看。

城南右軍廂位於開封的西南角,也是開封縣唯一一處在城西的廂坊。

這里據三蘇父子所在宜秋門南園不遠,章越去過三蘇的宅邸,居處有處花圃,每日有童子種菜,可謂十分佳趣,宅中還有不少高槐古柳,似山居一般,頗居野性。

章越看到這宅子,還是感嘆三蘇父子還是非常有錢的,能在外城置辦一處這樣的宅子著實不容易了。

章越章實來到此處,左近就是明福寺,延真觀及清風樓正店,與太學也僅隔著一條御街。

章越看一旁章實的神sè,知他是喜歡至極。

章越也覺得不錯,太學旁雖好,但卻給紅燈區環繞,不少來京舉子都借宿於此,故而人多也雜。

但隔著條御街卻是清靜多了。

這里為蔡水所環繞,蔡水自廣利門入城,再從普濟門出城,附近園林都從蔡河取水,故而不少汴京士大夫官員都住在此地。

當年李後主亦住太學旁,因李後主喜歡江南景sè,因此給他修宅時導蔡水入園,鑿大池,制度似宮室。

章越至蔡河旁看了幾處宅子,都覺不錯。

這時路邊行來一處長長的儀仗隊伍,章越沒穿官服與章實,房牙一並避道在旁。

章越聽同避道在旁百姓的議論。

原來這隊伍是曹皇後的兄長,國舅爺曹佾所有。

章越想起當初在歐陽修宅邸時,偶見曹佾一面。這位國舅爺聽說行事很有分寸,雖與官員結交,但在皇帝面前卻絲毫不提軍國大事。

沒料到曹佾也住在此處。

等曹佾儀仗過去了,章越到了宅子附近,卻覺得此地甚是清靜,而不遠處即是蔡河。沿河有不少官員的宅邸,河對岸則是邸店塌房。

房牙上前敲門道:「程郎中在家否?」

章越聽這稱呼心道,還是醫生宅邸么?

不久門打開,一名老仆打開了門,房牙道:「我是馬家巷的祝房牙,今日帶客官來看看宅子,不知程郎中在家否?」

老仆看了房牙身後的章越兄弟二人,然後道:「在家,你等著。」

說完老仆又掩了門,片刻後,聽得人罵罵咧咧地步出道:「又是你們這些房牙,整日帶人看來看去的,卻沒一人能定的,我早與你們說過,不是達官顯貴莫要帶到我這宅子來,至於普通小官也買不起,而那些商賈,渾身都是銅臭之氣,多少錢給我都不買,省得糟蹋了我這宅子。」

章越與章實一聽倒是樂了。

不久門打開,卻見一名大約五十余歲頭發胡子都是花白的男子從房里步出。

這男子先將章越,章實二人上下打量了一番。

房牙笑著道:「這位程郎中是汴京有名的郎中,杏林聖手,祖上三代都在醫官院里供職,給不少王公貴人都診過病呢。」

章越,章實皆道:「程郎中有禮了。」

程郎中看章越儀表軒昂問道:「你是作何?」

章越道:「一任小官罷了。」

程郎中道:「看汝如此年輕,應是蔭官得來的吧。」

章越笑了笑不置可否,程郎中平日也給官員們診過病,見過達官貴人也是不少,章越如此氣度,倒也是讀書人模樣。

程郎中也不細問,反正蔭官子弟只要不是紈絝那等,對自己的背景都是諱莫如深,在外人面前都是不肯輕易道出。

程郎中也不會多此一問,若對方真要買他這宅子,再細問不遲。

汴京城里官員滿地走,衙內多如狗,程郎中早就習以為常,即負手向府中走去。

房牙對章越,章實笑道:「兩位郎君,這程郎中的宅子著實好,就是價錢不菲,里面請吧!」

章越正欲走,一旁章實問道:「多少錢來?」

房牙道:「要三千八百五十貫。」

章實聞言不由咋舌,但到了此處沒有回頭的道理,唯有硬著頭皮跟著章越入內看房。

宅子首先是大門,大門後則是前庭,側旁還有門館。大門之後則中門,進入中門之後,是中庭與前堂。

這宅門與正堂之間必有中門,符合於儀制。

中庭後,則是正堂,堂前為左右各作兩級階,分別是賓階和主階。

客人來訪時,主人必須降階相迎,主人立於主階,客人立於客階。

程郎中立於主階,章越,章實在客階對程郎中對揖,這才一並登堂。

堂前兩楹相對,左右皆有壁相隔,這道牆被稱為序,正堂坐北朝南,面南而坐則為上位,不過待客事主人背對東序,客人背對西序,不得有錯,這也是次序一詞的由來。

左右序牆之後,則為東堂與西堂。

至於堂後則為室,所謂中堂之室為正寢,故而這里前堂後室,室的東西各有房。

章越看了感嘆,此屋看來有些年代了,莫非是建於唐朝么?因為宋朝的正堂與唐朝不同。

宋朝所建的屋子,雖仍保持著前堂後室的格局,但這室不是作為正寢,而是更衣或白天歇息處。

章越看了一陣,卻見一名妙齡女子居然也不避男子從堂側走出。

程郎中解釋道:「這是小女,如今是醫女,倒也是不避外人。」

章越恍然,原來是專給閨閣女子診病的醫女,經常出入人家倒是不避嫌。

章越向對方行禮,對方亦是回禮。

對方問道:「爹爹,看得如何了?」

程員外對章越道:「此為正堂,亦為正寢。」

章越點點頭問道:「此堂恪守古禮,難得,難得。」

程郎中見章越是識貨之人很是高興道:「總算遇到個方家,之前買宅子的都嫌此前堂後室,著實不便,但自春秋以降盛唐之時,官宦之宅都是如此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