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九章 大腿(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111 字 10个月前

次日,章越至三司使公廳時,但見不少官吏頻繁地進出。他將三司衙門以往的積年舊帳都堆放在呂公弼身旁的十幾張案幾上。

每張案幾後都坐著一名書生,拿著算籌在擺算對賬。

呂公弼坐在一張桌案後,神sè凝重地翻看著賬冊,見了章越道:「章太常先坐。」

章越與呂公弼見過幾次面,但沒有過深談。

呂公弼又看了一會旳帳,用手指揉了揉眼眶然後道:「忠彥常在本官面前談太常的名字,他說你是他朋友中最能干,也是最要好的。」

「這話師朴謬贊了,論人情練達我不如師朴多矣。」章越想到,韓忠彥對呂公弼這岳父的評價,那是見了他的面,能有多遠即跑多遠。

呂公弼道:「官家讓本使根窮陝西財用匱乏之事,故而本使如今審核陝西五路財務之申報與審核之結算上,官吏是否有隱瞞舞弊之所為。」

「但是從慶歷以來的籍冊便是汗牛充棟,要查三司省帳與地方州縣開支出入,是否有大額之虧空之嫌疑,所費之力甚巨。仔細查去僅解鹽一項,我下面十幾個人查了三日三夜也未查個究竟,其他數字更幾十倍於解鹽,要查到何年何月?」

章越道:「啟稟省主,下官聽過一句話,有些事不上秤沒有四兩,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若真不細查,怕是賬目確實說不清。」

呂公弼聞言失笑道:「章太常此話說得好。西邊就是這般,秦鳳永興兩路尤其是兵少,財用不足,官家懷疑地方監司於賬目上作手腳。如今西夏正在侵攻陝西,我們卻查當地文武官員的帳,怕是引得軍心不穩啊。我這里查實了一旦報上去,陝西一路有多少人要奪官罷職?會不會滋擾地方?」」

章越心道難道呂公弼要違背官家與中書的意思。

但章越轉念想來,三司本來就獨立性很qiáng,不需對任何人負責。

歷史上王安石先後推舉薛向與曾布出任三司使,但薛向與曾布出任三司使後卻都不約而同地與王安石翻臉,在政見上相左。

期間有王安石個人的原因,也是因為三司的獨立性。

這是為何三司能與中書與樞密並立的緣故。

難道呂公弼上任第一天就要反對官家給他的安排?需知呂公弼只是權三司公事。因為三司的權力太大,故而官家中書有意識地對三司進行削弱,除了蔡襄外,後來的三司使前面都要加個權字。

呂公弼道:「我面見官家時,聽他數度談及了交引監……」

章越心底一凜。

呂公弼道:「官家說交引監如今很有錢,本官之前心底沒數,但聽說去年交引監年末分紅了九十一萬貫可有?」

章越道:「確實有這么多,去年交引監歲入三百八十萬五千貫,盈余一百二十七萬兩千貫,分紅九十一萬貫,每股派息七貫,最後還剩三十六萬兩千貫!」

呂公弼問道:「為何交引監如此能盈利?」

章越道:「回稟省主,天下之生計分三等,一等食勞力,一等食利潤,還有一等食資本。好比開個酒肆,伙計出賣勞力,干得再賣力也不過是個溫飽,酒肆店家雖雇得那么多伙計,但即是經營便有賺有賠,一個不小心即關門大吉,但唯獨將地租給店家作酒肆的地主那是穩賺不賠。」

「天下最容易上手又最不容易折本的,便是這錢能生錢的營生。不恰巧這交引監便是這錢能生錢的營生。」

呂公弼道:「難怪汴京到處遍地是交引所與質庫了。」

呂公弼道:「西北如今有那么大的窟窿要堵,本使以為如今與其想著節流不如開源。交引監如今有這么多的錢財,本使以為資助西北軍費,三司責無旁貸啊。」

章越心想,難怪了,你呂公弼原來一早就打我交引監的主意。

章越道:「省主給是不難,但有句話說在前頭,本所十三萬股中,陝西運司是五萬股,本司是兩萬五千股。去年年底分紅,陝西運司便已拿走了三十五萬貫,本司也拿去了十七萬五千貫。」

「若是今年一旦將錢財挪作西北之用,那么年末的分紅便是大大縮水。陝西運司與本司的錢也是拿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