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一章 翁婿聯手(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539 字 10个月前

吳家上下都看得出吳充與李太君對章越的看重。

吳安持他與章越平日尚交好,但令吳安詩卻有些不是滋味。

章越一口飲子喝下後,頓時覺得生津,唐宋的飲子就相當於王老吉,五谷雜糧,說是葯材其實就是一等飲料。

章越笑道:「家里的紫蘇飲子再好不過了,小婿每次來都要喝上一碗。」

吳充, 李太君臉上都是笑意。吳充對李太君道:「既是如此多包些紫蘇飲子,讓三郎帶回家去。」

李太君笑道:「老爺有所不知。這紫蘇飲子方子不難,只是熬八個時辰,還要三蒸三溫方可。」

吳充恍然。

李太君笑道:「如今老爺也回朝,我看你們翁婿同朝為官,以後多半又在同一個衙門公事, 三郎放衙後便來府上喝碗茶湯好了。」

章越笑道:「太好了,那小婿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看著翁婿和睦的樣子, 一旁的吳大娘子心底則想到, 為何說是榜下擇婿呢?以往每次放榜官員們為了爭個進士女婿幾乎都打破了頭。

甚至連堂堂宰相也不例外,為了爭個女婿,不顧臉面親自下場。

很多高官的兒子多不成器,難以栽培,或許不願吃讀書考進士的苦,為了免得富不過三代,故而高官們都著重培養女婿。

自己的夫君歐陽發,爹娘們其實也曾寄予厚望。不過歐陽發卻一直遲遲考不上進士,如今更不可能了。故而這一次回門十七娘風風光光的,倒是把自己這個作姐姐的比下去的。

吳大娘子心底不由有等怨氣,為何十七的命這么好,爹娘如此費心替他挑這般佳婿,而自己卻,當然當初歐陽發也不是不好, 只是和章越一比……十七娘是她妹妹, 吳大娘子也知怨氣不能朝她去,那這氣朝誰撒去?

「娘子吃個李子……」歐陽發笑著遞來給削好的李子。

「不吃……」吳大娘子給歐陽發甩了一個臉sè。

歐陽發一愣, 不免想到,不吃就不吃么,自家娘子無緣無故生什么氣么?真是莫名其妙!

一旁吳安詩對歐陽發投以同情的眼光。

之後一家人吃飯,飯吃完後,吳充讓章越隨自己至書房聊天。

吳安詩,吳安持,歐陽發看著這一幕不由感慨了一番,吳充找他們說話,除了說些家事還能說什么?

但吳充找章越卻可以說朝堂上的事。

大家有心要chā嘴也說不上話啊!

書房里,吳充讓章越坐下後道:「我在河東時聽過你直諫官家的事……」

章越道:「小婿當時一時沖動,不及細想,故而冒失而言……」

吳充道:「老夫不是指責你,為人臣者怎可無剛骨,當初先帝要封溫成皇後,我與歐陽公冒犯上諫,最後我出貶知高郵軍,數月之後,先帝又tiáo我回京為群牧使判官, 還賜五品服sè嘉獎之……」

章越明白,岳父也有年輕時, 硬剛皇帝之舉。

所以嘛,什么官家覺得岳父身子不好不願讓他在京都是假的,原因是你當眾頂撞過他。

不過仁宗皇帝也沒辦法拿官員如何。

岳父貶去高郵軍不過數月,仁宗即迫於輿論壓力,不得不將他召還回朝,還賞了一個五品服sè,過了一陣才被打發至地方磨練。

「若事事不敢拒之,那么官也不要當了。衙門之間的傾軋侵占,衙門內部爭權奪利都是數不勝數,若事事都要忍字了之,下一次再有人侵至頭上,又當如何?官場之上官聲最要緊,你如今犯顏直諫的名聲很好,固然一時失了官家的聖意,但是你是一個要事功的官員,有這個名聲在身,以後行走在官場上,旁人就要多掂量掂量了。」

章越道:「老泰山的話的小婿明白了,這就是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今日你不去爭,明日就有人欺至你頭上來!」

吳充點點頭道:「正是這個意思,但也不是這個意思。爭字不能放在面上,而是要放在里面,好比這靜字藏了一個爭字,作到這一點你方算是入門。」

「同樣既是為官,有一句話你要記在心底,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盈,則思江海下百川。」

章越問道:「小婿受教了,敢問老泰山,如今官家心底到底意欲如何?」

吳充道:「自古以來,君王登基之後,無不想有一番振作的。你不是善易經么?拿著乾卦看一遍,依卦辭而行是。」

「九一是潛龍勿用,君王登基後都要諒yīn三年,不敢輕易有所舉動,九二是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這時即是招攬黨羽,尋找支持,到了九三九四則是轉折之時,君王能否成事還是在看是否終日乾乾,夕惕若厲,九四或躍或淵,成則是九五飛龍在天,不成者就蟄伏於深淵。」

「讀了乾卦你便知道,古往今來的帝王都是如此。所以不用揣測皇帝在想什么,萬變不離其宗。」

章越恍然大悟,然後問道:「那么官家起濮王之議,是九二還是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