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隨處有乘除(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538 字 10个月前

聽了章實這么說,章越不由一愣。

一旁的十七娘則沒有言語,她看了一眼自己的夫君在這件事上,她一貫以章越的意見為重,不會輕易發表看法。

章實說完看章越的表情,自己也有些後悔然後道:「三哥兒,我知你還未消這口氣,但是親兄弟之間哪有隔夜仇,事情也過了這么久多年過去了,不如看在哥哥的面上一切都放下吧。」

見章實言語後,章越想了想問道:「哥哥,是不是叔父與二姨那邊又與你言語了什么?」

這回lún到章實目光閃躲,章越一看便明白了。

章越問道:「是不是有什么事要我幫忙?開口的是叔父還是二姨?」

章實問道:「還不是一樣的事?」

章越道:「不一樣,若是二姨,她雖疼愛惇哥兒,但絕不會讓我為難,開口讓我為失分寸的事。若是她開口了,那必是千難萬難,我自也不會袖手旁觀。」

「但若是叔父開口那我從頭到尾唯有一句話,那便是愛莫能助!」

章實不由道:「三哥兒,你叔父他不過是為你吝嗇些,勢利些,倒也沒有什么,畢竟是自家親戚,親戚間哪有大錯?」

「親戚?還記得當初老都管的嘴臉么?」

章越可忘不了章俞家那老都管那狗眼看人低勢利勁。

章越對章俞感官也就那樣,但老都管一加入評價更是極低。章越聽聞是章俞意思,問都不想問便罷了。

後來一家人吃飯倒是悶悶。

十七娘從於氏那了解到,原來章惇至去年十月,因歐陽修所薦之故,被王陶彈劾品行不端,以至館職未授。

今日章俞又費了不少氣力讓學士院推舉章惇。這一次生怕再出了差池,聞得章越如今升任天章閣侍講後,可以參預大起居,故而章俞想讓章越出面說幾句話。

十七娘聽了索性就沒告訴章越而是心道,章俞這叔父也真不要臉說出這話。

自己夫君如今雖是天章閣侍講,但又不是待制,皇帝沒有過問他政事,夫君是不方便發表意見的。

章越如今剛履新,斷不會拿自己的前程冒險。

而此刻正在資政殿上。

但見官家的老師王陶正大聲向天子陳詞:「陛下,章越斷不可為天章閣侍講,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為何?朕之前不是與先生說了,這章越是朕要用得人嗎?」官家很是頭疼。

王陶道:「陛下,臣不是干涉陛下用人,但天章閣侍講是天子近臣,可以預聞機密,章越身在此地,難保泄露朝中機密。」

「機密?」

「陛下,當初漢宣帝即位時,拜謁太廟與霍光同乘時,深感霍光之目光如芒刺在背,不知陛下謁太廟時,見魏國公的目光如何?」

官家聞言默然,想起了韓琦的眼光。

不得不承認每次見到韓琦時,自己不自覺地氣勢便會弱他三分,不敢與他對視。

王陶正sè道:「陛下,忘了呂誨當初的奏疏?韓琦之才未必如霍光,李德裕,丁謂,曹利用,而驕恣之sè過之。」

「先帝在時,韓琦尚且敢如此,又何況於陛下。如今韓琦歷經三朝為相,陛下與先帝都是他所策立,這樣的臣子在側,陛下可以安枕嗎?」

「這」官家不知如何說,他想到王陶的話,不由牙齒微顫,他也是有些懼怕。

王陶目光咄咄bī人又近了一步言道:「陛下,韓琦不除,若是他日行霍光,伊尹之事當如何?」

官家被王陶一再bī問下,有些方寸大亂,

官家思量再三則道:「可是魏國公畢竟是顧命大臣,朕方登基便除顧命大臣,此舉不合適吧。我之前看魏國公辭山陵使之職便有離去之意,或許他無意於權位。」

「再說魏國公對朕父子實有大恩,朕不忍負之,這也不是祖宗以來規矩。王先生何不想個杯酒釋兵權的法子。」

王陶嚴聲道:「陛下太過有婦人之仁,韓琦這等老謀深算的人,他說欲退位便是能信的?再說權位之事,你若不bī他,他肯交嗎?臣活了一輩子還未見過將權位拱手讓人之輩。」

官家被王陶如此一斥不由面紅耳赤。

王陶見懾住了官家,聲音轉柔道:「陛下放心,臣省得一切。似魏國公這等三朝元老,當朝宰相,若是下野,自也有宰相的體面。只要陛下依臣的謀略,到時候自會bī得他請郡到地方,如此不傷了君臣情分,也不會寒了人心。」

「至於陛下要用章越,臣沒有異議,但章越畢竟是歐陽修所賞識的,歐陽修又是韓琦的左右手,這樣的臣子如何留在陛下身邊?等陛下真要重用他,便逐了韓琦,歐陽修出朝堂後,再用章越不遲。」

官家道:「如此便是了,那就依先生來辦。」

「唯獨章越是朕剛提拔的,聖旨方下,朕實不忍傷了他的意思,朝令夕改不好,過些日子再讓他為別職,可好?」

王陶聞言仍是不肯,老氣橫秋地道:「陛下是一國之君,自有進退用人之道,何嘗在意他人所言?至於臣子想什么更不是陛下當考量的。」

官家則急了道:「三司使韓絳也是韓琦一手提拔的,那么朕以後連韓先生的話以後也不要再聽了嗎?」

王陶吃了一驚,他沒料到官家會這么說,是啊,官家一直防著怕著韓琦,但難道就沒有防著自己嗎?平衡之道向來是帝王的馭下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