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二十八章 商議(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549 字 10个月前

面對官家的咨詢。

侍從的官員們都露出認真傾聽之sè,心道章越絕對要塞私人了。

跟隨在官家身邊的曾公亮,如今是坐二望一,他一直有取代韓琦列位昭文相之意。如今若有官員越過自己向皇帝推薦人才,這可是令他十分不滿的。

曾公亮在心底已是暗暗盤算,若是章越推舉之人不合他的意,他能當面反對,則反對同時彰顯他的宰相的權威。若不能反對,他也可以學一學李林甫。

李林甫為宰相時,朝中大臣不敢越過他向唐玄宗推薦官員,若有人膽敢如此……口蜜腹劍的成語是怎么來的?

章越道:「臣舉之人乃是現任集賢殿校勘呂惠卿……」

聽了章越的言語,官家露出個十分意外的神sè,一旁曾公亮則是又驚又喜,此子果真是識時務啊,他知道呂惠卿是我剛提拔的人,如今推舉給官家……嗯,此子一定是通過此等手段主動向我示好。

誤會章越此舉是主動靠攏後,曾公亮可謂是大喜。

官家顯然沒聽過呂惠卿的名字,章越將對方的履歷大致說了一番。

章越看官家狐疑的樣子,解釋道:「此人與臣同為閩人,算是有些鄉誼,他的兄長呂夏卿與臣也曾在太常禮院中共過事,算是熟知甚詳,但臣薦他則是全然是因他的才干。」

但凡舉薦官員說一點關系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這年頭哪個官員能舉賢不避親啊,這都是公開的事。

章越可以不解釋,但仍主動與皇帝坦白了自己與呂惠卿的私交。

官家不知道呂惠卿,但提及呂夏卿就知道了,他爹英宗在仁宗皇帝大喪時一滴眼淚也沒有流,正是呂夏卿翻遍禮書給他爹找了一個『卒哭』的理由來挽尊。

官家略微心底有數,向曾公亮問道:「宰相覺得呂惠卿如何?」

官員的人事任命都要經過中書,故而官家向曾公亮征求意見。

曾公亮方才聽章越推薦呂惠卿時,一旁有個侍從官員頗為不屑地低聲道了句又是個『福建子』。

曾公亮道:「回稟陛下,這個呂惠卿也是臣的老鄉,如章侍講所言,確實以經術見長,在地方的政績頗為卓著。不過邊遠小地出來的官員,畢竟難以上台面,見不得天家威儀。」

官家倒是笑道:「宰相何必妄自菲薄,在朕眼底南人北人皆是大宋的子民。朕知道朝中不少大臣看不起南士。如今朕不過向侍從問了幾個南方的官員,便有謠言說朕要用南人為宰相行申商之法,說這樣話的人到底是何居心?」

眾官員們聞言都是不敢說話。

曾公亮知道這些謠言便是沖著自己來的,當即感激地道:「臣代南人謝過陛下。」

官家頓了頓道:「既是宰相舉其能,就讓呂惠卿為崇政殿說書吧。」

崇政殿說書正是章越昔日的差遣,如今呂惠卿也為經筵官了。

章越將此事告知呂惠卿後,對方別提有多高興了,一個勁地向章越表達感謝。

章越則說了免役法的推行之事,呂惠卿拍xiōng脯說此事包在他身上。

半個月後官家御邇英閣,呂惠卿進講。呂惠卿既能察言觀sè,又善迎合,數語之下果真大受皇帝賞識。

呂惠卿得到了賞識,次日便賜了銀魚袋,此事傳出後官場上轟動一時。

加上之前推舉了王安石,官家對章越甚喜,贊他有知人之明。

先前王陶,司馬光也推薦了一票官員上來,皇帝自己也讓內宦四處打聽哪個大臣能用的,但是推薦上來的官員官家怎么都不滿意,覺得不過爾爾或者是名過於實。

但是章越乍推的呂惠卿卻極得官家的贊許。

於是乎章越知人,伯樂之名在官場上不脛而走。

宋朝官場上頓時一片恍然,什么叫終南捷徑啊?這根本不用去終南山去找啊,眼前的章越便是一座散發著金燦燦光芒的終南山啊!

但對章越而言,另一個煩惱就來了。

伯樂,知人之名傳揚出去後,上門托關系,求引薦的人就多了。除了官員,不少還是隱士。

宋朝上下的風氣還是很崇尚隱士的,比如梅妻鶴子的林逋,人家那是真隱。至於上門求官能是真隱嗎?都是找個隱士的噓頭罷了。

章越也曾見過幾個,一見面tiáo門就起得很高『章正言,可知天下興亡否?』要么就是『吾有一策,可保天下百年之太平。』

反正一個個牛bī哄哄的,仿佛天下少了你,蒼生便活不下去了一般。

章越見了幾個便沒什么興趣了。

其實章越也沒什么知人眼光,他知道就算沒有自己推舉,王安石,呂惠卿也會受皇帝的重用而已。

他不推舉曾公亮也會推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