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二章 知人之難(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583 字 10个月前

欲尋富國qiáng兵之道,成了官家念念不忘之事。

自嵬名山兄弟投降之後,官家更是堅定了決心。

汴京又起大雨。

官員們不約而同都想到了治平二年時那場大雨,開封府,都水監各路人馬都被tiáo動起來,於各地查缺補漏。

不過對於朝堂而言,伴隨著大雨的隆隆雷鳴電閃,預示著一場變革正要展開。

因為官家越過中書樞密院指揮西夏戰局,為了讓種諤襲取綏州,官家撥錢六十萬以成其事。

司馬光上奏此例一開,本朝與西夏戰事再無休止。

果真如司馬光所言,種諤襲取綏州之後,西夏人迅速作了報復,李諒祚設計誘殺了宋朝知保安軍楊定。

楊定曾作為朝廷的使臣與西夏接洽,與李諒祚約定歸還被劫掠至西夏的熟戶。李諒祚還讓楊定向皇帝進貢了刀劍和金銀。楊定回朝後只獻給了皇帝刀劍,卻不見金銀。

楊定說可以用計刺殺李諒祚,皇帝大喜就讓他知保安軍。結果襲取綏州的事一出,李諒祚認為宋朝沒有議和的誠意,便以會議的名義召楊定前來,然後殺之。

官家聞之大怒欲興兵報復,為邵亢等大臣反對。眾大臣們言,天下財力匱乏,未宜輕言兵事,還請朝廷對四方以招撫為主。

官家不得已停止了對西夏用兵的打算,同時下詔求官員直言,英宗皇帝在水淹開封城後,曾下旨求直言過一次。

如今官家下詔求直言,是讓天下官員哪怕你是一名不入流的小官都可以上疏給皇帝,而且言者無忌,要說什么都行,哪怕你直指朝弊大罵也無妨。

這樣的詔書竟已經是官家登基半年多以來第三次下詔求直言了,這新郎官要入洞房都沒見過這么猴急的,但天下都知道官家急迫到什么程度。

除了下詔外,官家同時實行轉對之制,所謂轉對之制就是除了待制的官員外,每一名朝官都可以入起居與官家奏對。

還下召求身邊近臣各舉邊才一人。

確實官家如此心切,實令司馬光等大臣憂心不已,卻也讓不少官員看到了一條進身之階。

這日京師遭遇地震。

整個皇宮宮殿搖搖欲墜,兩宮太後皆受到了驚嚇。

數日後,官家於殿內召重臣議事。

官家問曾公亮道:「地震之事,可是上天要朕警惕什么?」

曾公亮奏道:「陛下,臣讀甘石星經其中有雲,天裂或地動,皆氣有余,陽不足也。地動yīn有余,天裂陽不足。」

「這地震想必是yīn氣有余之故。」

在旁的章越聽了不由拜服,曾公亮也太能扯了。

官家向曾公亮問道:「那何為yīn呢?」

曾公亮道:「臣為君之yīn,子為父之yīn,婦為夫之yīn,夷狄者中國之yīn,陛下皆當戒之。」

官家聽了思索半響,然後道:「不錯,夷狄者中國之yīn。」

眾大臣們面面相覷,曾公亮給了一個很空泛的回答,沒料到官家居然對號入座了,這腦補的水平。

不過章越想來也是沒錯,相比較漢唐或歷史上任何一個qiáng盛的政權,宋朝幾代君王的皇權交接都顯得無比平穩順暢絲滑。

大臣,皇子,皇後太後等歷朝歷代對於皇權構成的威脅,如今都處在一個可以控制的范圍內。

但對外部的威脅,還沒有太好的辦法。

正當這時一個冷測測的聲音道:「陛下,如今大臣中有小人,小人之黨盛也,此乃地動給陛下的預警。」

說話的人乃吳奎。

章越心道,娘得,什么叫小人黨,又是慶歷時,君子黨小人黨的一套嗎?整天搞黨爭有完沒完,現在國家的問題是這個嗎?

不僅章越,連官家也露出不高興的神sè。

吳奎說完,一旁王陶出班道:「臣附議,陛下求治心切,進人太速,以至於一些小人以聖寵眷顧,得以側近左右,蒙蔽聖聽。」

「陛下應聽取上天降下的警告,將左右的小人通通驅逐出朝堂去,流放至嶺南崖山這樣的地方過一輩子。」

章越聽了王陶的話心底反而不氣,習慣了,此人在天子面前講自己壞話不是一兩次了。

吳奎,王陶先後說完,肯定少不了科代表司馬光。

司馬光當然是支持吳奎,王陶的意見言道:「陛下,前些日子,富鄭公上疏言,君王本無職事,唯有辨別君子,小人而已。」

「朝廷那么多官員,那么多職位,陛下豈能一一安排分辯安排而去如今陛下欲求富國qiáng兵之道,下詔求言,開通言路頗具明君之風,然而廣采百官所言,所得既多,那么其中有哪里言語是真切,哪里言語是包藏禍心,實難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