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六十章 底氣(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556 字 10个月前

渭源堡北上經臨州可至蘭州,這條路被稱為瓜沙路。

沿著這條路可聯通汴京,靈州,一共四千里。自吐蕃攻陷此地後,此路已絕數百年。

如今章越所在就是臨州,臨州古稱狄道,隋朝時設金城郡,下轄金城縣(蘭州)與狄道縣,後來金城郡校尉薛舉起兵反叛,據金城郡,後為李世民平定。

到了蘭州後,渡過黃河,即可至西夏腹地卓啰軍監司。

自知道董氈沒有出兵後,章越對進兵心懷忐忑。

另一個時空歷史上,韓絳出兵啰兀城時,董氈確實有出兵策應,還因此被宋朝封賞。

雖然當時董氈並沒有盡全力,但是如今這時空,是否因為董氈顧忌到王韶對渭源經營的擴大,招納的蕃部增多,因此打消了聯宋抗夏的決心,保持中立觀望。

這是不得而知的。

蕃漢十萬大軍進發,章越眼見王韶行軍途中,不時命人懸掛銀於樹上為靶,讓軍中擅射者於五十步外射之。

射中銀者,得銀!

經此一來,軍中士卒無不勤於騎射,即便在行軍途徑士氣也十分旺盛。

章越看王韶這等激勵士兵的辦法不由十分佩服。

王韶澹澹地道:「這有什么,我也只是抄種老太尉(種世衡)的故智,他昔日守清澗城便想出此法激烈士氣。種老太尉才是當世名將。」

但章越看向王韶更是欣賞,古往今來的名將都是善於學習,借鑒別人的智慧。

當初朝廷給古渭不過十個指揮的編制,差不多兩三千人的夠了。

但王韶硬生生招了五千人,即便是四百人的騎兵指揮,也被他擴招到五百人。

王韶不僅透支軍餉,還每日與士卒們同吃同住,真是有名將之資啊!

可惜……可惜章越還算略懂看人,王韶此人眼大眸小,這般人多是剛愎自用,翻臉無情之輩。

不過用人之際,還是要唯才是舉。

除了王韶,章越再看看呂廣,韓同,劉希奭,高遵裕,這前後左右都是監軍啊!

而此刻在綏德城中,種諤殺牛祭天,然後率兩萬宋軍誓師出征。

這一路兵馬多是蕃軍,漢軍為輔。因為西軍馬匹稀缺,韓絳為了補齊這一路軍馬匹,將沿邊漢軍的馬匹大多征tiáo充用,不少漢軍因飼養多年的馬匹被qiáng行征走,皆是灑淚而別,同時心底對韓絳充滿了怨懟。

除了隨著種諤出征的兩萬宋軍,還有從鄜延路各州征發來的近十萬民役。

他們拖著各種馬車騾車跟隨在大軍之後出發,除了運輸輜重,在韓絳的計劃中攻下啰兀城後,還要建立六座城寨,用來保障羅兀城糧道。

這近十萬人說是民役,但一多半都是沿邊的廂兵鄉勇,只有不到一半是真正的百姓。

同時為了攔截從銀州方向來的西夏援軍,河東軍也已經准備就緒。

這也是一次jīng心謀劃的戰役。

種諤左右也是名將聚集,如折繼世,高永能,燕達,趙璞等等,這些都是西軍中赫赫有名的人物。

韓絳親自至綏德城與種諤把盞,預賀他得勝歸來。

但見種諤十分謙遜地接過韓絳的酒盞一飲而盡。

韓絳道:「我已命河東名將張世矩,率軍直趨銀川,若如期不至,則斬張世矩人頭!」

「多謝宣帥謀劃!」

韓絳笑道:「還有一事老夫還未告之種將軍,老夫還令章越,王韶,高遵裕聯合董氈從河湟率青唐蕃部側擊西賊……」

聽到這里種諤一改正sè,卻是哈哈大笑。

折繼世等左右副將也是笑了,輕視之意溢滿言表。

種諤不以為然地道:」青唐西蕃素脆,不足用之,非西賊一合之敵也。何必指望他們呢?」

韓絳道:「王韶知軍事,章越善謀劃,高遵裕系名將之後,種將軍不可輕之啊!」

種諤道:「不過是三個臭皮匠而已,頂不過諸葛亮,用之恐怕是徒增笑柄爾,還是請宣帥看吾成功!」

韓絳看了一眼綏德城校場上殺氣沖天的兩萬宋軍,此刻不由對種諤充滿信心。

而崇政殿夏中。

官家匆匆從陛階走下。

樞密使文彥博給官家奉上韓絳從西北發來的軍情。

「種諤已是從綏德城出兵了?」

官家問道。

文彥博道:「是,陛下,種諤帶著兩萬正軍,以及十余萬民役前往啰兀城。」

「兩萬正軍多是朝廷多年來從橫山招攬的蕃部jīng銳,十分擅戰,至於十余萬民役多也是該路鄉勇,沿邊廂兵,所tiáo發的錢糧不計其數,此戰之後無論是勝是敗,河東陝西數年內不復有對西夏用兵的實力。」

樞密副使馮京道:「綏德據啰兀城有六十里,但權宣撫判官趙禼在出兵前卻上奏道,啰兀城孤絕水草,糧道阻絕,即便打下來又如何辦?」

文彥博,馮京都是堅持反對這一次奪取橫山。